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南洋崛起 > 第150章 密谈

第150章 密谈

满眼泪水的曾国荃带着一丝迷茫,盯着徐茂的眼睛问:“徐总统,同为炎黄子孙,兰芳建国短短一年,就拥有如此实力,为何几百年的大清王朝会落到如此地步?这个王朝真的没救了吗?”

曾国荃的话音一落,旁边的邵友濂惊慌失措,看着曾国荃的双眼充满了不可思议,他没有想到曾国荃贵为两江总督会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

坐在邵友濂身边的胡书达

将手轻轻的放在他的肩膀上,轻轻的拍打了两下,示意他稍安勿躁,别干扰到曾国荃。

“文正公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有着深远影响,清王朝的第一艘轮船、第一所兵工学堂、第一批西方书籍、第一批赴美留学生都是在文正公的倡议下才有的。但那位因子得贵的老太太在意的只是手中的权力,哪会管其他,哪怕是她爱新觉罗的子孙,也只是她手中的玩物而已。她不耗尽这个王朝最后一滴血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徐茂不动声色的为曾国藩打抱不平。

“我们的出路在哪里?百姓的出路在哪里?清王朝的出路在哪里?”曾国荃问。

徐茂摇头说:“没有出路。以那位老太太宁赠友邦,不予家奴的性格,欺软怕硬,对洋人畏之如虎,对子民狠毒如蛇蝎。王朝子民,特别是汉人,只能苟且残活而已。”

“我们之所以来大清,一方面是要为我汉民族多留点血脉,另一方面是为炎黄奠定一个工业基础,用开眼看世界和文化教育开启民智。即便未来清王朝灭亡,也不是亡在外地之手,而是内部变革而已。”

邵友濂忍不住插话:“徐总统,你们就这么有把握?不说别的,就您刚刚说的那位老太太会眼睁睁看着而不出来阻挡?”

徐茂回答说:“在那位老太太眼中,我们同样是洋人,而且是比那些黄毛高鼻绿眼睛洋人更加凶狠的洋人。老太太怕死啊,他不敢明目张胆的阻挡,何况我们会帮你们将所有洋人武装缴械驱赶。以后的炎黄大地上不会再出现洋人武装,哪怕是北边俄人从陆地而来,我们也会帮你们大清抵挡住。”

“我们非常清楚,那位老太太现在想要修建颐和园,那可是一笔大消耗,清王朝的国力会被消耗的一干二净。对于我们来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我只需要让普通老百姓能有机会活得好好的,其他的事情,我们不关心,也对清王朝的领土、政权没兴趣。”

邵友濂好奇的问:“徐总统,你们兰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为何有如此强大的实力?”

徐茂解释:“我们啊,不是历代从大陆逃难出去的弃民,就是躲避战乱而漂洋过海谋生的平民,乾隆四十一年建国,后来遭到荷兰殖民侵略军的猛烈进攻,一部分转移到棉兰,在苏门答腊岛厉兵秣马,改变本部以地域抱团的策略,广招所有汉人,另起炉灶,打出兰芳共和国的旗号,已经比婆罗洲本部的兰芳还要强大百倍。”

邵友濂问:“那你们和他们的关系是?”

徐茂说:“政权上没有关系,政治、军事、教育、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没有关系,我们是一个完全崭新的国家,目前已经占据大半个苏门答腊岛,要不是因为人手不够,早就彻底消灭各

岛上的荷兰殖民者了。”

“荷兰只是一只小小的臭虫而已,我们现在主要精力放在英法两国和移民身上,目前已经发起了对缅、对越的战争,两地的英法海上力量已经清楚,陆地上的占领不难,难就难在改造上面。”

“所以,我梦对大清的领土没兴趣,世界很大,为了遏制洋人坐大,我们需要占领更多的地方,压缩洋人的生存空间,因此,需要太多的移民。”

能在清王朝生存下来的官员,没有一个是笨蛋,徐茂来之前就和袁木商量好了,与那些可以争取的官员直话直说,没有必要隐瞒,以利益和美好的前景作诱惑,反而会事半功倍。

而,眼前的两个人,通过从尚飞那里收集来的资料,都不是对大清愚忠之人,而且是那种审时度势之辈,说服起来并不难。

邵友濂稍稍沉默了一会问:“对我们这些官员家属,你们愿意接受吗?”

徐茂和胡书达一喜,成了。徐茂回答说:“非常欢迎,像你们这样的家族,家族子弟都是饱读诗书,治家有方,真是我们需要的人才。不过,移民过去要遵纪守法,如果能虚心接受新的思想,积极参与到兰芳各种事务当中,必定能成就一番大业。”

胡书达补充说:“我们那里,一年三熟,粮食丰沛,只要努力,发家致富很简单,更重要的是,我们兰芳的控制区没有战乱,所有的战场都是在控制区之外。这叫御敌于国门之外,所以,生活在那里的百姓能真正的做到安居乐业。你们可以先排除几个家族成员跟随第一批移民过去看看,如果满意,可以举家迁徙过去,至少没有在大清这样胆战心惊,为家族存亡担惊受怕。”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