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南洋崛起 > 第175章 河内通论纸桥

第175章 河内通论纸桥

“我十八岁,刘大人率部进入北圻保胜2,以保胜为根据地,开辟山林,聚众耕牧,整顿关卡,发展商业。一时数千里闻风而来,愿隶刘大人麾下,中和团黑旗军迅速发展到2000余人。”

“我二十一岁那年,法国当局派安邺带兵180名和两艘炮舰突然轰击河内。刘永福带着中和团黑旗军2000多人,翻越宣光大岭,日夜兼程,南下支援友邦抗法,在河内郊外罗池纸桥附近与法军开战,击毙了法国主将安邺这个不可一

世的战争狂人。”

“安邺其部属一百二十六人全部被我黑旗军悉数斩杀,法军被迫退出河内,取得了罗池大捷,也叫纸桥大捷。越王升刘大人为三宣副督,又赐印信一颗,一颗山西、兴化、宣光副提督英勇将军印,扼守红河两岸。刘大人此举控制了法军企图沿红河入侵大清帝国境内的通道,使得法军不能轻易侵略大清帝国领土。”

“没有想到光绪八年,法军又卷土重来,海军舰队司令李维业率兵攻占河内,第二年北山,攻占南定,刘大人再次南下,在越南民众支持下,在同一个地方纸桥再次大败法军,击毙李维业,取得了世界有名的纸桥大捷。”

李敬先听得很入迷,突然插话问:“师长,您在这里都打赢了两仗,真厉害,难怪安师长要您来指挥河内的作战呢。”

“唉!”陶夫民叹息了一声,很是怀念的沉默着,面部露出一种难以名状的表情,有遗憾,有感慨,有惋惜,更有期待……

李敬先看不明白陶夫民的表情,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说错了什么,让陶夫民会有这么丰富的表情,与熟悉中的那个面无表情的副师长有着天壤之别。他不敢再插话,只是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沉浸在自己心理世界的上司。

“敬先,我只参加了第一次纸桥大捷,其规模是和第二次纸桥大捷不可同日而语的。”陶夫民满是遗憾的解释。

“那时候您在哪?”

“那个时候我已经在棉兰了。第二次纸桥大捷的消息是英荷联军到达勿拉湾的时候才知道的,那时候依旧没有办法赶回越南参加黑旗军了。”

“黑旗军固守山西、兴化、宣光一代,耕牧、经商,生活倒还很安逸,很多老兄弟都结婚生子,我也不外乎如此。但刘大人居安思危,与法国人那一仗虽然将安邺一部全部斩杀,有力的震慑了法国那帮西洋人,但也是胜之不武。”

“法国因为普法战争国力大损,没有精力顾及万里之外的越南,无法派兵支援,而安邺只有一百多人,还分布在河内、南定、宁平、海阳等地。黑旗军近两千人,只装备有落后的火绳枪和刀枪矛戟等冷兵器,加之黑旗军有事应敌,无事屯田经商,大清国内对黑旗军又防备敌视,刘大人为此也是忧心忡忡。”

“刘大人感觉黑旗军前途未卜,经常召集老兄弟们商量,光绪七年,黑旗军终于有了最后的决策,派出年轻力壮的骨干离开越南南下西洋人较多的地方谋生,寻求南洋天地会的帮助,学习西洋人,发展提高自己。”

“我被选中,那年,我二十九岁,两个孩子,一个四岁,一个两岁。避免南下的人后顾无忧,黑旗军帮派出的人将妻儿子女偷偷的送到归顺土州,交给留在归顺土州的天地会兄弟照顾,让南下的人不至于绝后。”

敬先感同身受,原来国内的兄弟比南洋的兄弟并不好过,生活同样是如此艰难,谁的未来都是如此迷茫。但还是有很多人为了让身边的人过得好一点,毫不动摇的抛家舍业、不辞辛苦的寻求未来。

“敬先,你看,这里是西湖,河内城的北面。在西湖与红河之间通道狭窄,部队很难展开,同样的,这里也很好封锁。我已经和海军商量过,一旦开战,海军会在红河上封锁这一代。这里,这里就是纸桥,在河内城西郊外。”

“纸桥,是法国人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痛,是他们的耻辱。李维业妄图建立包括越南和炎黄西南的东方帝国的美梦化为泡影,必定已经成为西方人的笑谈,因此,法国人会将这里当做自己的耻辱。”

“我们将战场选择这里,法国人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和我们打,妄图借此一雪前耻,这就是我们的机会。当火箭炮和迫击炮、重机枪等部署完毕,法国人来多少都是送菜。”

“因此,我的想法是这样,等登陆部队稍作休息,然后在你们四团侦察连和各营侦察排的左右警戒下,悄悄的绕道,在天黑前赶到纸桥以西,在纸桥以西一两公里的位置宿营,天一亮,立即部署炮兵阵地,三团前移纸桥,在纸桥修建简易战壕,制造出一副占领纸桥的姿态让法国人知道。”

李敬先焕然大悟说:“师长,我明白了,我们守株待兔,以逸待劳。法国人看到我们占领了纸桥,必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攻击,与我军进行第三次纸桥大战,并借此向世界宣告,纸桥之耻被远征军洗刷干净,不复存在。”

“对,就是这个意思,与其追赶法国人,不如将法国人吸引过来,毕竟河内的法国人实在是太多了,哪怕是一群猪,你想要抓住都会忙中出错,导致不必要的伤亡。”陶夫民点头笑了笑肯定李敬先的想法。

ps:1归顺土州:广西的靖西县。2保胜现今老街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