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咿,唐司令,李开富这是要将火力连调上去啊,是你前指安排的?”远处一直在盯着战场情况的安富国放下手中的望远镜问唐喜亮。
“没有,我没有安排他们怎么打,我只将任务分配到营,三团李开富的二营负责左侧高地,陈北河的三营负责右侧高地,二团一营的李浩楠负责鬼门关关隘,至于该怎么打由他们自己决定。
”唐喜亮也放下望远镜转头回答师长的询问。
“嗯,不错,李开富肯动脑筋,不错,不错。
”安富国欣喜的点头称赞道。
确实,李开富上去之后,虽然还没有听到部队伤亡得汇报,但进入壕沟之后,他并没有发现有国防军的伤员和尸体,这说明第一道壕沟打得不错,应该是零伤亡,但他对第二道壕沟没有信心,这源自于敌军的l型壕沟部署。
第一道壕沟的攻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突袭,利用敌人对天险的麻痹完成了占领任务。
第一道壕沟的战斗必然会惊动第二道壕沟的远征军,即便迫击炮对壕沟进行了连续火力覆盖,远征军绝对会严防死守得,南北向壕沟对迫击炮的火力覆盖效果是有一定影响的。
加上第三道壕沟距离第二道壕沟直线距离有百多米,可以居高临下对前面两道壕沟进行火力覆盖,这对二营在壕沟外面的推进有着很大威胁,何况刚刚观察过,即便迫击炮已经延伸过去,但上面的重武器并没有彻底瘫痪。
迫击炮能上来,但距离太近,佯攻,不好进行步炮协同,最好的武器是重机枪进行火力压制,掩护步兵在不受第三道壕沟威胁的情况下清理壕沟,甚至可以掩护步兵进入第三道壕沟。
一千五百米的有效射程,可长短点射交替射击,即便是仰射,也完全可以
将敌军得火力压制住。
原本这款重机枪就可以当做高射机枪来用,对付低空飞行的航空器也没有问题,在没有先进飞机和坦克装甲车的年代,大口径重机枪可是机枪中的王者。
李开富并没有被机枪小组无法参加登崖突击任务的困难所局限,反而是想办法将重机枪弄上去,提高作战部队的火力配置,本身就说明李开富对战场情况预判能力很不错。
刚刚安富国看完李开富的安排之后,也将视线转到陈北河的三营看了一会。
陈北河比李开富先行登上第一道壕沟,也和李开富一样观察了敌情,但他所做的第一决定不是将重机枪弄上山,而是将随同自己登上来的二连派上第二道壕沟增援。
安富国丝毫没有向唐喜亮下达命令的意思,继续拿起望远镜观察鬼门关关隘两侧高地的战斗。
唐喜亮对陈北河有些恼怒,李开富能想到,干嘛他就想不到呢?人与人之间真的有这么大的差别吗?唐喜亮很想接通陈北河的通话器,狠狠的训斥一顿,并命令他将三营的火力排弄上去。
不过,唐喜亮见师长不声不响的继续观察战场,他犹豫了,到底该不该向陈北河下命令?
没有火力排的重机枪火力压制,三营能不能对敌军第三道壕沟进行火力压制呢?答案是肯定的,三营是有能力进行火力压制的,毕竟三营还有24挺56式班用机枪,有效射程800米,无论是在那道壕沟都能够得着第三道壕沟。
而且56式班用轻机枪是100发弹链供弹,比重机枪的50发弹箱多一倍的子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效果并不会比火力排差,甚至火力强度还会要好。
但唐喜亮清楚,火力排上去之后,战斗效果绝对会比56式班用机枪好,一方面是需要仰功,另一方面12.7毫米口径的杀伤力大,在同等距离情况下,12.7毫米大口径重机枪弹可以直接摧毁敌军的重火力武器,打在敌军士兵的身上,甚至可以将人变成两截,杀伤效果是很恐怖的。
最后,唐喜亮收起纠结的心情,拿起望远镜和安富国一样继续观察两个高地的战斗。
安富国一直在用眼角的余光观察唐喜亮,从他犹豫的表情到纠结难受的表情,一切都没有逃过安富国的视线,当看到唐喜亮脸上的表情变得若无其事的时候,安富国不由在心中对唐喜亮加分。
“连长,二营的火力连上去了,我们上不上?”二营的火力连以人枪分离的方式登崖瞒不过三营的火力连,连长苗善强和指导员张炳文商量。
“没有接到营长的命令,不好吧?”张炳文有点犹豫。
“二营肯定是接到了命令,不然不会擅自行动,而且还有步兵连协助配合,绝对是他们
李营长下了命令。
你看,我们火力连只能对远征军第一道壕沟进行火力压制,现在几乎派不上用场,不上去,呆在下面看热闹?”苗善强分析着自己连队的处境。
“是,原本想着我们火力连装备重,这样的悬崖是很难上去的,但二营人枪分离的办法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火力连也能上得去。
问题是,营长没下命令,我们就是擅自行动,不出问题还好,要是出了问题,就老陈那破脾气,你受得了?”张炳文别看是指导员,平时不温不火的,这个时候也动心了。
“那管得了这么多,二营的上去肯定是有上去的理由,我估摸着老陈可能一时没想到而已,你要想李开富那家伙鬼得很,要不是有充足的理由,绝对不会随随便便调动部队。
”苗善强双眉一扬呵呵的笑着。
“那就上,到时候老陈责怪下来,我俩一起承担。
二连现在已经上去了,我去和三连的王宝洲商量一下,让他们三连协助我们上去。
”张炳文立即会心一笑,转身就去找王宝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