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他们如何知道,慕容复所歌的并非汉语,而是他慕容鲜卑族中,代代相传的一支歌谣。
《晋书》有载,前燕明帝慕容之父慕容,有庶长兄名吐谷浑。二人部下马斗,慕容因怒其兄,兄曰:“当去汝于万里之外。”遂离部西行。悔之,令长史楼冯追还,吐谷浑曰:“今因马而别,殆天启乎?诸君试驱马而东,马若还东,我当随去矣。”驱之,马不肯行,东行数百步,辄悲鸣而西。如是者十余辈,楼冯曰:“此非人事也。”乃止。吐谷浑遂至白兰以西千里之地。慕容思念长兄,作了此歌。岁暮穷时,常常歌之。
其歌曰:“阿干西,我心悲,阿干欲归马不归。”
鲜卑谓兄为阿干,这二字,便是汉人唤的“兄长”之意了。
“阿干身苦寒,辞我土棘住白兰。我见落日不见阿干。
“嗟嗟!人生能有几阿干!”
一声歌罢,慕容复横刀不发。其时残阳将尽,余晖如血洒得满身,照见两行泪水,自他脸颊上慢慢地滑落了下来。
五杂俎,侯门戟。
往复还,道上檄。
不得已,天涯客。
五杂俎,非烟云。
往复还,胡马尘。
不得已,撄龙鳞。
唐雍裕之《五杂俎诗》
第十回终
第十一回听四面边声楚歌频作1
大理国中那镇南王夫妇薨于道路,世子扶灵归国之事,迅即传遍了京城。镇南王甚得民心,众官百姓迎出十余里外,城内城外,处处悲声不绝。
段誉便入宫去拜见段正明,伯侄二人一见,四目通红,各自张臂抱在一处。段誉一面流泪,一面将父母如何自尽,自己身世种种尽都说了,泣道:“孩儿原是孽种,这便遁迹山林,再也……再也不踏进大理城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