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婉就不同韩妈妈笑道:“丁香这回可算是发了一笔小财了。”
韩妈妈小心翼翼的整着这些东西,可也不忘同姜婉道:“那也是因为她主子跟得好,想当初伺候五小姐的珍珠和翡翠,出嫁时不过一人十两银子的就被太太给打发了。”
姜婉也就笑了笑,没有去接这个话题,而是细声的询问韩妈妈道:“最近又添了这么些东西,那给丁香准备的箱笼还够不够?要不再给她添几口箱子?”
“我正准备跟您说这事呢,之前府里陆续有婆子媳妇来给丁香添箱,虽然送的都是些小物件,可也装了大半个箱子,这箱子确实就有些不够用了。”韩妈妈有些喜气洋洋的道,“可这成亲,添置箱子什么至少得要成双结对,若送了个单数过去,未让人觉得兆头不好,所以我就想着要不再给丁香添两口樟木箱子。”
姜婉听着,点了点头,道:“韩妈妈您看着办吧,若是少了银钱再去晓月那支取便是。”
“不会少,不会少的!”不想韩妈妈连连挥手道,“我每一笔花销都记了账的,夫人给了一百两银子,还足有富余。”
说着,她就从衣襟里掏出了个有些卷了边的蓝皮线装小本。
姜婉就在心下暗自奇怪,韩妈妈还会记账?
她怎么记得韩妈妈是个目不识丁的人呢?
“还是我自己看吧。”姜婉笑道。
不料那韩妈妈脸上就出现了一丝尴尬的神色,却还是将小本递给了姜婉。
姜婉接过那蓝皮线装小本翻了起来,本上的字写得不算好,大的大,小的小,偶尔还能瞧见几个错字,与其说是个账本,还不如说像是个刚启蒙孩子的涂鸦之作。
看见姜婉一脸奇怪的神色,韩妈妈就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这是我让韩淇写的,这些年他替外院的管事们跑腿,些许认得几个字。”
韩淇是韩妈妈的儿子,只比自己大一个月。
当年韩妈妈迫于生计进了姜府给姜婉当奶妈,自己的儿子却寄养在亲戚家,每天喝米汤。
到后来,韩淇长大了点,韩妈妈打点了秦氏身边的杜妈妈,托关系让韩淇在外院当了个跑腿的小厮。
“胞兄他还是在外院当跑腿小厮么?”因为韩妈妈平常很少提及自己的儿子,姜婉对他并不是太熟悉。
“嗯,他跟着我一起过来了。”一说起自己的儿子,韩妈妈就显得有些拘促,“在采买上给人跑腿。”
姜婉听后却是微微的皱眉。
按理说韩淇的年纪也不小了,怎么这么多年了还是个跑腿的小厮?
采买虽然是个好地方,可如果只是个小厮,恐怕平日里也难有提升。
“韩妈妈,我.日前听世子爷说,他名下的有个米铺要招学徒,”姜婉就想了想道,“您看要不要让胞兄也去试试?平日里还可学学写字记账,干得好的话,还有可能升为米铺的管事,不比他现在光给人跑腿强?”
韩妈妈一听,就在心里喊了一声阿弥陀佛。
她的儿子,是她的一块心头病。
之前她就想跟姜婉说来着,看能不能帮儿子某个好前程,可一想到姜婉新嫁过来,在府中都好似还未站稳的脚跟,她又将话给咽了回去。
现在既然是姜婉主动提及的,韩妈妈自然是喜上眉梢。
“如果真有这样的机会,我们自然是巴不连得的。”韩妈妈连忙应道。
“那行,今晚我就找个机会同世子爷提一下,也好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