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昨日武堂学子聚众闹事,冒犯了陛下,请陛下惩处。”楚昭很快沐浴换上朝服上朝,没想到竟然有人揪昨天的事来说。
楚昭反问了一句道:“你说武堂的学子聚众闹事,冒犯了朕。那你知道昨日朕去了武堂吗?哦,对了,朕早说过昨日会去武堂,朕亲眼看到武堂的学子切磋比试,还是朕让他们做的。听朕的话,也算是冒犯朕?”
竟然还有这事,事情是楚昭挑起来的,怎么没有告诉他?状告的御史懵了,回过头看向同僚们,个个要么抬头望天,要么看地,就是当作没看到他。
如此表现,实在是气人呐!楚昭开口道:“御史有监察百官之职,朕很希望你们能做好自己的本份,凡事不要人云亦云。”
“臣失职!”楚昭的话音刚落,求救无门的御史只能拜下称知其罪,楚昭道:“朕不避于人言,不怕人说实话,只怕人说是非。朕只有一双眼,看到多少有限,但是如果大昭上下一心,帮朕看,帮朕听,帮朕想,难道不比朕一个人好?”
楚昭并没有问罪御史,而是趁机教育,那人越听越是羞愧,“臣失职,请陛下降罪。”
“降罪就不必了。昨日的事,说起来也是朕的不是,朕不该挑起武堂学子的切磋,原想看看他们在武堂学得如何,倒是朕忽略了昨日的情形。”楚昭竟然自我检讨,满朝上下皆是一脸惊叹地看向楚昭,无声地询问他们没有听错吧。
楚昭……
“知错而能改,萧卿和鲁相已经谏过朕了,朕往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朕希望你也能记住今天的教训,同样的事不可再发生。”
“谢陛下!”楚昭没有怪罪,实在让御史大松了一口气,不怪就好,不怪就好啊!
“昭华元年就要过完了,今年的粮产如何?”小事说完,楚昭问起民生大事。
户部尚书孟于出列道:“回陛下,各侍郎已分赴各州,三日后就会回京,五日后,臣领户部上呈相关的统计。”
“好!”楚昭亦知此事不易,只是想起问问进展罢了,五日后,五日的时间楚昭还是等得起的。
其实楚昭心里大概有个底,毕竟新稻种的推广,虽然只是区区不到大昭一半的国土,两季的稻种一年的获下来,产量要增了一倍。
虽然楚昭税三年,如今才是第二年,不过百姓大丰,衣食无忧,证明她这皇帝还是做得可以,她心里只有高兴。但是,孟于盯着楚昭,无不提醒着楚昭他掌的是一个空国库。
楚昭接到孟于的目光,“若不税,朕要为了国库苦了百姓?”
孟于绝对没有这样的意思,而是隐晦地提到,“陛下的私库很充盈。”
一干人齐齐点头,楚昭道:“朕有钱都是朕光明正大的挣来的,朕有钱就错了?”
“盐利,陛下是不是应该分些出来。”之前没人敢提楚昭的私库,如今孟于提开了头,立刻就有人跟着提了,楚昭冷冷一笑,“你想让朕怎么分?”
那么不怀好意的询问,叫下面的人都一个激灵。只有那神经大条的人道:“陛下之盐利,当分享士大夫。”
“昔日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