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见完了各商号后,武平之立刻闭门写折子。
都知道楚昭发话,让武平之见完了各商号后要呈折子的,也不意外武平之闭门。
然而,第二日,武平之上的折子叫朝廷都为之一震,“请陛下下令修法。”
修法,法是什么,法是国之根本。
无论是君是臣,皆要依法而行,大昭建朝至今,用的都多是前朝之法,虽然里面也有楚昭让人修改添加进去的内容,然而并非大昭真正的法。
楚昭听到武平之的话,立刻赞赏地看了他一眼,真是不枉她把赵括弄进来。
获楚昭那赞赏目光的武平之,自是明白他是猜对了,楚昭确有修法之心。但是她一个皇帝提出修法,怎么会有他这礼部尚书合理。
“臣附议!”姜参早就有修法之意,无奈朝中诸事纷扰,想修也不是可以随便修的!
“陛下,如今所用之法,并无不妥,依臣所见,不必修之。”
同意的人有,反对的人也不少,武平之道:“此言差矣,大昭已立,何以用旧朝之法,步旧朝之局。”
一句步旧朝之局,立刻让一众人人都傻了,虽然,哪怕世家们暗戳戳的盼着再有旧朝时的辉煌,当着楚昭和朝臣的面,也绝对不能说。
楚昭点头,“如今已经是昭华二年了,大昭建立至今,算也有五年了,一朝无法,叫后世所知,怕是要笑话,既如此,由姜卿,韦卿等人主持,为大昭修一部属于大昭的律法。”
“陛下,还有盐商,陛下要选盐商,自来盐以私营,如今归于官营了,臣请陛下待盐法修成之后,再依盐而择商。”武平之没忘此事的起因,盐啊!
“也是,大昭修法,开盐以官营的先例,理当修以盐法而管之。”楚昭嘴角挂着一抹笑意,非常的同意武平之的提议。
不少人都瞄了武平之一眼,这位是楚昭的旧臣了,先时在冀州就是楚昭的得力干将,如今提起了修法,法若修成,于楚昭稳定江山实有大益。
“不过,对于修法,朕只有一个要求,简!不必长篇大论,要简言意洁,不仅让朝臣看得明白,就是百姓也明白。”楚昭提出要求,下面的人皆是一拜,诺。
“陛下,姜相与韦相为主,那参与修法的人都是何人?”楚昭说了让姜参和韦尚任主持,这两位是主角,那其他参与修法的人都要是谁?
“朕的意思是要修一部令后世引以为鉴的律法,想要达到这个目的,诸位觉得应该怎么样?”楚昭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之。
“顺应民意。”萧其陈出例回答,楚昭点了点头,“说得对,大昭之所以能建,朕能当上皇帝,都离不开民意。民为国之本,应民之意,方可令江山太平。”
楚昭站了起来,“说起来,从去岁开始,就有人跟朕提过修陵之事。即修律法,由朕开始。历朝皇帝修建皇陵,均以国库半数修建,由朕之始,废此令,为帝王者,生而为民,死亦为民。”
“陛下!”听说楚昭竟然废了以国库半数修建皇陵的规矩,一众人都吓到了,楚茂已经出声道:“陛下万万不可。”
楚昭居高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