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我在古代有工厂 > 第254章 去开发钻石矿(求订阅!求月票!)

第254章 去开发钻石矿(求订阅!求月票!)

?

垂拱殿。

无数官员愕然地看着王琛。

谁都不敢说的话,王琛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主动说出来?

是的,五十万贯对于在座的官员来说,并非没有人拿不出来,毕竟北宋初年官场腐败现象十分严重,有些官员出于私利或者侵吞朝廷财产、压榨地方百姓不在少数。

比如说开宝七年的时候,兖州通判胡德冲偷偷侵吞官府财产一千八百贯钱,后来被拉到闹市区斩首,再往前几年,左领军卫将军石延祚监守自盗国库钱财,同样被斩首示众,还有开宝六年的时候,供备库使李守信到盛产木材的秦岭为朝堂购置造房子的木材,可是他也顺手给自己买了点,嗯,用的是国家的钱,最后也挂了。

各种案例都说明朝廷对贪赃枉法惩罚非常严重。

当然,这些都是贪赃枉法,另外,在宋朝是不准官员经商的,比如说北宋开国功臣、前宰相赵普,他也私自砍伐秦岭木材,让自己家人拿出去卖,气得赵匡胤也差点弄死他,幸好一众副宰相联合众官为赵普求情,才侥幸逃过一马。

种种事迹表明,宋朝的官员收入只准一个来路——俸禄和职田。

像王琛是从三品大员,每年俸钱大概六百六十贯钱,再加上差遣、贴职等等,还能从其他方面收获一千三百二十贯,加一起大概两千贯钱吧,折合现代社会购买力约莫两百七十七万。

不算少了。

可是五十万贯呢?

那需要王琛两百五十年的俸禄才能凑齐啊!

不准经商、不贪赃枉法,你凭什么拿这么多钱出来?

所以当王琛信誓旦旦说若是投资失败后这笔钱他出,在场所有的人都露出古怪的神色。

薛居正老谋深算,更是故意坑王琛,“王大夫,你的俸禄都被陛下罚没了,若是发展静海失败,用什么填补五十万贯钱的空缺?”

只要王琛说经商啊之类的话,马上会落入薛居正的圈套里。

和王琛关系比较好的曹彬扭过头来连连使眼色。

但是王琛好像没看见,他目光炯炯看向薛居正,朗声道:“薛相,我为朝廷效命之前经商相信你等都有所耳闻,当然,如今我已经经商,这些产业都会盘给别人,你觉得我那些产业盘让出去不值五十万贯吗?”

薛居正哑然失笑道:“什么产业能值五十万贯?老夫当真闻所未闻。”

沈义伦符合道:“不错,开封去年的税收也不过才四十万贯而已,王大夫,你什么产业值五十万贯?”

是啊。

不是你说值五十万贯就值五十万贯。

众人都朝着王琛看过去,想听听他怎么说。

就连赵匡胤都在暗暗心急,要是王琛一个回答不妥当落入薛居正、沈义伦圈套里,这五十万贯钱基本上不用想了。

王琛不是傻子,其他人能够想到的事情,他自然也能够想到。五十万贯钱不是小数目,折合成现代购买力差不多六亿样子,这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如果自己拿着这些钱去研发电能,一旦有了点眉目,稍微做出点成绩,朝廷方面势必会追加投资,到时五百万贯、一千万贯都有可能。

就像后来国家级超级大项目一样,南水北调投资了五千亿,西部大开发前前后后投资了八千五百亿,京沪高速铁路总投资两千两百亿样子。

在北宋鼓捣电能,绝对是比现代南水北调、西部大开发还要来得大的项目,砸进去一两千万贯跟玩似得。

要是这笔钱王琛自己拿出来,现实吗?

肯定不现实啊,首先,他肯定没这么多钱,其次,要是自己鼓捣电能,各种各样的少了??

众人错愕不已,“难道……两万八千贯?”

到了这个数字,他们已经不敢像刚才那样五千贯五千贯往上加着猜测了,没办法,他们的思想认知和以往的经验告诉他们,别说一个铺子,换一个穷一点的州,每年赋税都未必有这么多钱呢,所以他们的认知被固定在一个范围之内,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就不是他们能想象的领域了,他们已经不敢再猜,也根本猜不到了!

王琛看着所有官员的表情,心里十分满意。

沈义伦口干舌燥道:“王大夫,你快说啊!”

魏王赵延美追问道:“是啊王大夫,你就别卖关子了,到底一间王记每个月营收多少钱?”

王琛微笑道:“既然魏王都开口了,我也不和你们兜圈子,我一间王记每个月卖一千套生活用品营收是……三万一千五百贯!”

这个数字从王琛嘴里蹦出来,只见整个垂拱殿都一下子鸦雀无声了!

就连坐在龙椅上的赵匡胤都露出惊愕的神色!

三万一千五百贯?

还只是一间铺子每个月的营收!?

“啊?”

“哈?”

“哎哟!”

“这,这是真的啊?”

“多少?三万一千五百贯??”

薛居正几乎要晕倒过去了!

沈义伦和其他在场的两三百名官员也都一脸懵逼看着王琛,他们谁都没想到,这是一间铺子每个月的营收,所有人都被王琛的主动爆料给砸蒙了!

霎时间,整个垂拱殿所有的官员都哗然起来!

王记赚钱能力恐怖如斯!

每个月营收足足三万一千五百贯的天文数字啊!

所有人听后的第一反应是不相信,第二反应还是不相信,第三反应是……肯定不相信啊!

“我的天!”

“王记这是要逆天吗?”

“王大夫莫不是在和我们开玩笑吧?打死我也不信啊!”

“是啊,王大夫弄来的东西是新奇,我承认,你要说他每个月只卖一千套的商品营收有一两万贯,我也勉强相信了,毕竟那什么生活用品却是挺招人喜欢,卖得好很正常,可是才一千套就卖三万一千五百贯?你这是在说笑么!当真以为铜钱是泥巴烧制的啊?”

“应该在说大话!”

“对,不太可能。”

“呵呵,怎么可能这么高啊。”

“你们还真信啊?绝对是骗人的,王大夫估计想要说服沈相和薛相,故意编造出来的数字,夸大其词嘛,谁都会,我从未听说过天底下哪个铺子能这样赚钱的,别说三万一千五百贯,月营收一万贯的都少之又少!”

“哪怕私盐贩子都没这么赚钱啊。”

众人都表示不相信。

不止是他们,晋王赵光义、皇帝赵匡胤和曹彬等人,他们全都不相信。

赵匡胤急忙问道:“王大夫,你可说笑?”

王琛笑道:“陛下,我为何要说笑?”

赵光义立即道:“当真三万一千五百贯?”

王琛嗯了一声,“当真。”

赵匡胤道:“你切勿因为薛相和沈相不同意五十万贯钱的事情说大话,朝堂之上谈论的都是国家大事,这种事不能开玩笑。”

赵光义追问,“真实数目到底多少?”

王琛乐道:“就是三万一千五百贯啊!”

薛居正:“……”

赵匡胤瞪眼道:“你跟我实话实说,刚才哪怕妄言,我不怪罪于你。”他还是不信。

这时,人群中忽然站出来一个人,他行了一礼道:“陛下,王大夫所言不虚,通州在臣的管辖范围里,关于王记的商品每月营收臣曾经查探过,确实三万多贯只多不少。”

众人一看,居然是淮南东路转运使范旻勾,作为转运使,他每年都会进京汇报管辖范围内的大小事务,算是年度总结吧,范旻勾把他知晓的情况说了出来,什么一把牙刷卖三百九十九文,一条牙膏卖六百九十九文等等,他记忆力还挺好,或者早有准备,什么沐浴露、洗面奶、抽纸等多少钱都说了出来。

牙膏牙刷合在一起便宜点都要卖差不多一贯钱?

众人按照范旻勾说出来的数字一一计算,只是加法,大家还是计算的过来的。

计算完毕后,薛居正倒抽了一口凉气,不可思议地看着王琛,“三万一千五百贯是真的啊?你不是在说大话啊?”

王琛笑道:“我为什么要说大话,货真价实的月营收三万一千五百贯!”

沈义伦震惊不已!

其他官员们更是惊得下巴都要掉了!

赵匡胤高兴地竖起大拇指,哈哈大笑道:“好!好!王大夫果然是商界奇才!”

薛居正苦笑道:“一间王记月营收三万一千五百贯,四间王记岂不是得十二万六千贯?一年下来……”他“嘶”了一嗓子,“足足一百五十一万零两千贯!”

王琛笑眯眯地看过去,“薛相、沈相,我试问一句,若是我四间王记盘让给别人,想要换取五十万贯钱能否?”

卖五十万贯?

卖五百万贯都有人要啊!

你王琛赚钱的能力简直通天彻地啊!

薛居正等人简直不敢想象,再看向王琛的眼神已经发生了变化,有的人当官是为了丰厚的俸禄,想过上好日子,有的人或许是为了扬名立万执掌大权,但不管怎么说,最终肯定是想过上好日子,但偏偏,王琛不一样,人家当官前已经能过上连皇帝都羡慕的好日子!

四间王记每年营收一百五十多万贯啊,如今为了当官却要盘出去,这王大夫是有多大的气魄,想要为黎民百姓做点事情?薛居正、沈义伦以及在场每个官员扪心自问,要他们是王琛,有这么大的气魄把赚钱能力那么庞大的产业转让出去吗?

答案是否!

王琛适时道:“薛相、沈相,既然我有能力赔偿这五十万贯钱,那么,陛下答应给静海发展的五十万贯钱财,你们能否答应下来?”

薛居正认真地看看他,“这五十万贯你要用来做什么?”

王琛回答道:“做什么恕我不能告诉你,但是,有一点我可以在朝堂之中明说,若是这件事我能够做成,对咱们大宋朝江山社稷有巨大的帮助,乃至陛下、你等都会被史书记载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功在千秋啊!”

大家听了,也都有点抽凉气!

尤其是薛居正和沈义伦两个老头,听到会青史留名浑身都在发抖啊!

这是要干什么样的大事,才能够说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样的话啊?你该不会想要改变整个世界吧?只凭这五十万贯钱?能功在千秋?你到底要干嘛呀你!

薛居正和沈义伦已经有点犹豫了,三司那边资金确实挺紧张,拿五十万贯出来,会让财政吃紧不少,可是一想到王琛刚才说的话和老赵鼎力支持,他们觉得王琛要做的事情,还真有可能是功在千秋,薛居正和沈义伦都年纪老了,他们位极人臣对于生活享受已经没那么贪恋,更多的是想青史留名。

沉默了片刻,薛居正咬咬牙道:“既然王大夫许诺若是失败自己填补五十万贯损失,我无话可说,只能支持。”

王琛笑了,“谢谢薛相。”

沈义伦也苦笑着道:“连薛相都同意了,整个朝堂都向着你,我自然也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王琛再次道:“谢谢沈相。”

话音刚落,赵匡胤高兴地哈哈大笑道:“五十万贯钱的事情已解决,王大夫,你要是还有什么要求尽管说,朕相信薛相、沈相都会全力支持!”

王琛见杆就上,“光有钱肯定不行,我手头上没有人手,陛下,你再给我派点人去静海吧。”

薛居正和沈义伦非常无语,他们看得出来,老赵和王琛这是在唱双簧呢,肯定是早就商量好的。

果不其然,赵匡胤二话不说道:“你要多少人?”

“府衙那边的人手朝廷会派遣,我就不多说了,只要点工匠就行。”王琛说起来很简单,却狮子大开口道:“铁匠、木匠、窑工、石匠、泥水匠、裁缝……”他一连串报了十几个工匠种类的名称,“给我各来一百人吧,我只要最好的,当然,要是臣能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弄出点成绩,还望陛下再批个几十上百万贯钱。”

我靠!

你还要钱?

都五十万贯答应你了还不够?

作为三司最高执行长官的沈义伦吓了一跳,立刻道:“你要的人手我们替你凑齐,钱方面你暂时不用再想了。”

王琛没理会他,看向赵匡胤,道:“陛下,要是我要做的事情有些成绩了,没钱继续怎么办?”

沈义伦和薛居正都要喷人了,你这个王扒皮啊,难不成想要把国库的钱都卷走不成?

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赵匡胤支持力度非常大,直接回答道:“要是有了成果,后续朕让三司方面继续给钱,要多少有多少!”

沈义伦站不住了,急忙道:“陛下,连年征战,三司哪来这么多钱?五十万贯还要咬咬牙想办法凑出来。”

王琛穷追猛打道:“沈相,照你这么说,要是我干出了成绩,没钱,是不是就停工?”

沈义伦义正言辞道:“要是有钱,三司肯定会给,但是没钱,王大夫,对不住,我不能给你变出来。”

“是啊,三司没钱也没辙。”赵匡胤跟着说了一句。

沈义伦和薛居正松了一口气,还好,皇帝没有铁了心要塞钱给王琛,事情还说的下去。

可是,接下来赵匡胤一句话让他们都怀疑自己耳朵坏了!

“要不这样吧,王大夫,你自己想办法弄钱。”赵匡胤说到这里的时候,沈义伦和薛居正等人都要拍手叫好了,未曾想,老赵接下去道:“要弄钱肯定要给你最大的权利,以后静海不需要向淮南东路汇报任何事情,静海只需要向朕定时汇报就行,其他方面都由王大夫一言所定!”

沃日,赵匡胤的意思岂不是静海属于“直辖市”了,不止是直辖市那么简单,完全等于把静海变成了一个小小的“王国”,王琛拥有最高执行权,做任何事情都不需要经过朝廷允许,只需要向赵匡胤汇报就行。

错愕!

震惊!

无处不在!

垂拱殿的所有官员都傻眼了!

“陛下!”

“您什么意思啊?”

“难道想复古给王大夫封诸侯国?”

他们都急了啊,你妹的王琛该不是是赵匡胤的私生子吧?直接把静海的所有权利都交出去了?到底想干什么啊?

疯了!皇帝疯了!

所有官员脑袋里都冒出这个念头,他们满脸难以置信地看着赵匡胤和王琛,始终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在这么一瞬间,他们甚至怀疑自己在做噩梦,特么的王琛给皇帝灌了什么迷魂药,就差没给封诸侯国?

哪怕没有明封,实际上刚才说的就是啊!

大家都是当官的,这些事情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王琛没理会众人怎么想,二话不说道:“谢陛下。”

赵匡胤也不给众人说话的机会,“这件事就这么说定了,传朕命令,静海只需向朕负责就行,其他时候一切生杀大权全都交给王大夫!”

事情尘埃落定。

金口玉言,众人想反对都来不及了!

王琛笑了笑,他知道赵匡胤为什么这么做,因为如果静海还是由淮南东路负责的话,电能在没研发出来之前,迟早会走漏风声,所以赵匡胤给了自己最高执行权,目的就是在电能完全鼓捣出来之前便于保密。

甚至王琛心里隐隐约约有种预感,接下来,静海会成为大宋朝重地,外松内紧,表面上不禁止什么,但是暗地里会派遣很多官兵、特务等等维护安全。

但不论怎么样,今天收获了五十万贯钱、大量工匠,还有最最重要的静海执掌权,王琛觉得一切辛苦都值得了。

如今大权在握。

接下来他可以大展拳脚。

不止是鼓捣电能,反正静海的所有权都在自己手里,民生、农业、商业乃至社会体系,王琛觉得都可以开始改革起来。

前期用工业带动农业,等到农业变成少部分人能养活大部分人的时候,那么,静海就将变成古代举世瞩目的世界工业中心!

————

下午的时候。

任命全都下来了。

刚刚吃过午饭,还在院子里调戏自己妾室的王琛,被徐江喊了出去,说三司有人送来公文。

大厅里。

王琛再一次见到了沈义伦和皇帝身边的老太监。

沈义伦脸色不是太好,不过见到王琛进来,还是放下茶杯,站起身道:“王大夫,陛下让我亲自把公文送来,你且看一下,和朝会时候有没有什么出入。”说着,他从袖子里掏出一叠公文递了过来。

“好的,谢谢沈相。”王琛接过公文看了起来。

第一封公文是批的钱财,上面写的清清楚楚,三司即日起会送五十万贯去静海府衙。

第二封公文是会在全国各地召集一千五百名,允许你招募一万乡兵随同禁军一起操练。”

王琛不着痕迹眯了眯眼,随即笑道:“募兵这种事我哪里懂,替我禀报陛下,一万乡兵的事情就算了,有四千禁军和一千戍兵已经足以维护静海的安全。”

老太监哈哈大笑道:“王大夫啊王大夫,你果然和陛下猜测的一样,他就说你会这么回答。”其实老太监心里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要是王琛一口答应下来,回头想要真正号令禁军就没戏了。

皇帝给你军权你就要?

想干什么?想要造反啊?

赵匡胤这一招无非是在试探王琛有没有不臣之心。

要是心怀不轨的人,听到有军权,肯定会要啊,但是王琛不是傻子,在现代社会各种古装电视剧、历史看了不少,多多少少知道点帝王心术,他知道老赵这是在测试自己,当然得拒绝。

“公公说笑了,陛下英明神武,自然知道我不是统兵的料子。”王琛谦虚了一句,“再则,我要鼓捣电能,哪有空去募兵啊。”

老太监正色道:“这是陛下下的命令,一万乡兵必须招募。”说着,他从袖子里掏出一封信函,“这封密函是陛下亲笔书写,你切看看。”

王琛接过,拆开看了一眼,当先入眼的是密函里面玉玺红印,也就是说,这封密函是有效的,里面内容写的很清楚,赵匡胤告诉他,电能之事事关重大,光四千禁军和一千戍兵不放心,所以让王琛再招募一万乡兵用于防止机密大事走漏。

或者说,用于有人从海上打过来窃取机密。

其实这种事发生的可能性非常低,但是赵匡胤稳重起见,给了王琛招募一万乡兵的权利。

乡兵嘛,不是正规军队,说句不好听的话,要是王琛真的想靠一万乡兵造反,估计都不用四千禁军全部出动,一千禁军就能完全剿灭了。

禁军对乡兵以一敌十一点都不夸张。

不过王琛却觉得赵匡胤失算了,要是自己真的想造反,给乡兵们每人配上一把步枪,嘿,别说四千禁军,就是四十万禁军,他都有信心全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