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的学生们觉得皇帝做事太不人道,不就是去青楼逛一逛,喝一喝小酒吗?至于吗?甚至有文人写文内涵他,还被一堆毛头小子说是高义也。
赵绍牧笑得到露出八颗牙齿,直接宣他进殿,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礼贤下士,领着他进入御书房,给足了他面子。
当然,进了御书房又是另一番光景了,阿三直接动手定住他的穴位,一句话就是抽!就你会bb的吧?
阿三是习武之人,他打人用得是巧劲,打得是经脉,一点皮外伤都没有,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被人暴打一顿,你说出去还没有人信,人人还得夸你好福气啊,得到皇帝的垂青。
文人:“……”
城里套路深,我要回农村。
赵绍牧一掌握实权就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墓,怎么宽敞怎么来,怎么豪华怎么来,生怕委屈着自己。
他最讨厌文人满嘴的火车炮,太傅走了之后,他对文人越发的敷衍,所幸,阿三是文采不错,便成为他的带刀侍卫,亲自在跟前伺候着。
赵某人懒,一边啃着苹果,一边跟阿三说着奏折。
对的,他就负责说,阿三负责写,他的脾气又臭又硬,跟茅坑里的屎一样。
作为一名“文秘”,阿三不仅得帮他写奏疏,还得帮他润色一番,将他的话美化再美化,才传旨下去。
后世书写道:“赵高宗文采极佳,每逢佳节便会作诗几首,写得一手好书法,字如游龙,矫健有力。”
实际上,高宗的字就跟狗扒一样,怎么丑怎么来,世人之所以会说他的字迹好看,全是因为有代笔!
至于作诗这种事,就更不用考虑了,几乎都是某人在背地暗箱操作,高宗才会有如此的美名。
大伙都看得出来,小皇帝不好惹,老虎屁股摸不得,琢磨来琢磨去,便想了一个办法,通过给陈氏吹枕旁风,让她给皇帝选妃。
皇帝生活性福,估计在一些事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如今,太后天天在慈宁宫里闭门不出,陈氏是皇上的生母,让她料理皇上的婚事,于情于理都是应当的。
成婚?不存在的!
自打他知道亲爹是被便宜娘下药害死的,他便对女人有了阴影,可以说是日常恐婚,谁知道他会不会跟老爹一个结局。
朝臣一言不合就diss他无后,他一气之下便把便宜哥哥的儿子赵承远召入宫中。
当年林贵妃与儿子棋差一招,在夺嫡战中惜败,正所谓成王败寇,一旦输了就失去了一切。
曹氏可不是心慈手软的主,大肆打压林家的同时,在林氏一去世,马上就把她的儿子秦王贬到鸟不拉屎的山沟里,那儿的民风彪悍,可不是什么好地方。
秦王是先皇最宠爱的儿子,平日里娇身冠养的,哪里受得了这种苦,去了没多久就一命呜呼了,剩下承爵的世子。
他这次召世子回宫,就是为了堵住朝臣们的悠悠之口,你们说我没有孩子,反正我哥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
赵承远一路上听了很多关于皇叔的传闻,御驾亲征是何等的威武,是有多么大的容人之量,他是何等的勤政爱民。
直到他在皇宫里跟皇叔处上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皇叔跟传闻里有哪里不一样。
国子监的学生不是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