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秦的母亲不忍他难做,主动提出把自己交出来。
方秦说什么都不肯,趁着天黑,偷偷的背着母亲离开,他不敢再靠近大部队,生怕被对方逮着。
兜兜转转一圈下来,他决定带着母亲回到家乡,哪怕那里有万恶的侵略军,他也毫不畏惧。
老人的身子弱,经过这一番长途跋涉已是奄奄一息,强撑着神,想要再看一看,故乡的风景。
方秦带着母亲回到了村子里,发现村子里空空荡荡的,他们回到了家中,发现里面的陈设依旧,喜上眉梢。
就在一家其乐融融的时候,大门被人一脚踹开,子弹猛的打入他的胸口,方秦的笑容,永远的定格在了脸上。
这部作品极具反讽意味,是一部小众的文艺片。
按理来说,像这样深刻本子,是轮不到他来饰演的。
《饥荒》的导演名叫李浩初,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他家祖辈清贵,是个书香门第。
当年闹饥荒,他们家不得不放弃世世代代居住的故居,跟着大部队迁移。
他的爷爷是个文人,把路上所见所闻,写了下来。
这些笔记是他整理老物件发现的,经过他自己的艺术加工,把这本笔记塑造成了一个故事。
剧本写实,确实不错。
但是,李浩初不是科班出身,又不允许投资商选用其他的投资商,不许投资商改动剧本,不许投资商往剧组里塞人,一副事事亲力亲为的模样。
他对工作认真负责,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坏就坏在这个资本的市场。
投资商不会跟你谈什么情怀,更不会想着陪导演十年磨一剑,不存在的!他们要的是赚钱!
这样的剧,你说有什么好看的?没有小花与鲜肉的互动,没有什么煽情的桥段,这样一来,观众怎么会买账?
而且,酬金那么低,工作又辛苦,哪个鲜肉小花会这么想不开啊?明星吃得是青春饭,老了就叫过气。
你想一想每年电影学院有多少人毕业,有多少人前仆后继的进入这个行业,在圈子里立足?首先靠得是什么?首先靠得是脸啊,哪怕业务实力再差,还能勉为其难说自己卖的是偶像人设。
无论是小花也好,鲜肉也罢,他们会在自己年轻的时候,多接几部剧,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多接几场商演。
他们会把赚来的钱,投入其他方面,进行有效的投资,或是请专业人员对自己的资产进行管理。
按照偶像剧的拍摄,一般两个月到半年就能够完成一部剧。
李浩初呢?他会要求演员先去培训三个月,备好功课,还得让演员节食减肥,把自己饿成人干样。
光光是三个月的培训,就能够让不少知名的小花、鲜肉望而却步,这培训的时间都够他们拍完一部新剧了。
温尘能够接下这部作品,纯粹巧合。
李浩初的剧本虽好,但是,找不到投资商注资,一直无法开机。
相中这个剧本的是林云洛,在他看来,像这样有深度有内涵的文艺片,是非常符合文艺片拿奖的风格。
放眼国内外知名的奖项,评选人员并不喜欢卖座的商业片,而是喜欢含蓄的文艺片,里面包含的东西更具内涵性,艺术价值更高。
林云洛的眼睛毒辣,一看上眼,就让人去联系李浩初,知道他的境遇之后,跟秦淮沟通了一番,这部剧由他们公司进行注资。
至于李浩初提出的三个月培训,他跟温尘谈了一下,温尘欣然的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