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承紫掩面笑了一阵,便又将今日在老夫人那边的所见所闻都与李恪说了一番。李恪听完后,仔仔细细地看着江承紫,一言不发。
“怎了?”江承紫看他神情颇为疑惑,连忙询问。
“多谢。”李恪忽然郑重地说。
“多谢什么?”江承紫一头雾水。
“我母亲不问世事,吃斋念佛,这么多年,就是想祈求我母子平安,祈求外祖母平平安安。如今,若你对你大伯父这一番指点,足以为大唐解决又一大祸患,还能接回我祖母。”李恪说到后来,声音略哽咽,瞧着她的眸光越发炽热。
“你,你也知道根据历史来看,义成公主本来就是罪魁祸首,你的外祖母本来就是会被接回来的。”江承紫有点不好意思,垂眸瞧着梨花木案几好看的花纹。
“阿紫,此一世彼一世。这一世,与前世以及你熟知的历史都有太大的出入。”李恪很严肃地说。
江承紫对历史并不太了解,对于大唐也只是因为李恪才了解了一些。而对于前世里的事,她只是记得梦境里支离破碎的片段。因此,她并不知道这段历史到底有没有偏差。
不过,连红薯与马铃薯都弄出来了,制盐也提前了一大截。这大唐应该不是历史上记载的那个大唐了吧。自己或者就是蝴蝶效应里那煽动翅膀影响了整个历史进程的一只?
“真的,相差很大么?”江承紫低声问。
李恪“嗯”一声,顿了顿,说:“很多事件已改变。前世里,你与柴将军什么的都没有交集。前世里,你不曾痴傻,一直是养在杨氏祖宅的。前世里,这一场弹劾是没有的。”
江承紫一听到“弹劾”,心里骤然“咯噔”,一颗心悬起来。
“阿念,你,你说实话,到底多少把握?对这一场弹劾,你是适才知晓,还是早就洞察,亦或者就是你安排的?”她急忙问。
李恪看着她眼里满满的担忧,轻轻笑了,说:“不管如何,你都要相信我。”
江承紫听他这样回答,便知晓答案其实是他也不曾预料到这一场弹劾。他这一路走来,都在心竭力地护着她,护着杨氏六房,想着拨乱反正。因此,在这一路上,所考虑所思虑的就不够周全,让人钻了空子有了这一场弹劾。
“是我拖累了你。”江承紫叹息着低头,咬着嘴唇。
“不许胡说。”他一本正经地说,“你在我身边,是我最大的福分。从不曾有拖累一说。再说,这一次处理得当,就是塞翁失马。”
“你,你有把握么?”江承紫低声问。
李恪顿了顿,说:“应该没有什么意外。”
他也不确定,江承紫一颗心悬起来,一颗心焦躁得很,恨不得现在就上长安,灭了那一帮坏家伙。
“稍安勿躁,我定然没事的。”李恪瞧出他的焦躁,便握住她的手,轻声安慰。
“我们立刻动身回长安吧。”江承紫蹙了眉,她真是等不及了。
“我正有此意,本来就计划今晚动身。”他低声说。
“呀?你却与舒敏说明日动身。”江承紫住了嘴,顿时明白李恪是要秘密回长安。
“这边自是要迷惑一番。方才长安急信,仿若有变故。”李恪蹙眉。
江承紫看他模样,知晓事情恐怕十万火急,便也点点头,说:“我先回去准备一二。”
“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