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名门天姿 > 分卷阅读734

分卷阅读734

巡逻守将大惊失色,匆忙报告梁师都。梁师都亲自登上塔楼观察敌情,只见大军井然有序,屯兵边境,迎风招展的两面旗帜,一面是大唐的军旗,另一面上面只有一个字“柴”。

“是柴绍。”梁师都叹息一声,心与眉都蹙了起来。

他心里一阵慌乱。纵观他征战一生,虽身为隋朝的鹰扬中郎将,但实际上并没有跟柴绍这种级别的将领对垒过。大唐对他仅有的几次征伐,也是不太有名气的地方守将。而那时,他的身后还有突厥人,因此没有败。他单独出击的几次,都是败了。

“李世民竟然派了柴绍来。”身旁的人是梁师都的第二子。

“不止。”梁师都语气落寞地说,“前日里,探子来报,还有侯君集带领的五万人马距朔方城东南五十里外的山坳驻扎。”

梁师都第二子惊得说不出话来,好半晌才对一直看着远处的父亲,问:“那,那我们是否向突厥求救?算算日子,三叔他们也该回来了。”

梁师都叹息一声,说:“走一步算一步,回去吧。”

第六百零七章已注定

初夏的北地,还带着微微的凉意。在朔方经营日久的梁师都则感觉这个初夏是人生中最严寒的冬季。

他年少得志,又是贵族之后,一路升迁,顺风顺水。在群雄逐鹿的当年,他也是满怀理想,起兵倒戈。在无数个寒冬夏夜,他也曾做过登上龙椅,手握天下的梦。

然而,李渊脱颖而出,各方势力相继败给李世民。他就知道自己离这个梦越来越远了。

但是,怎么能甘心啊?

于是,他曾多次出兵挑衅初初建立的大唐,谁知还没见到那些赫赫有名的战将,只与一些小虾米对垒,就已感觉异常吃力。他便知晓贸然出兵,绝对没有半分儿好处,要灭掉李氏一族,那就要削弱他们的实力,同时还要联合强大的外力。

所以,他兀自把自己关在书房三日。三日后,他启用了最心腹的谍者,开启“斩唐”计划。这些从未执行任务的高级间者们开始积极运作,让本就罅隙颇深的李世民集团和李建成集团矛盾越发尖锐,直到不得不决战的地步。

长安城风起云涌,好消息接连传来,终于,在公元626年,李世民于玄武门设伏灭了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李渊心痛不已,朝廷动荡。

梁师都明了这是自己这一生最好的机会,若是错过这一次机会,待李唐喘息过来,自己迟早会被对方吃掉。于是,他联合了义成公主,撺掇突厥新主颉利挥军南下。

挥军南下的结果令梁师都很失望,李唐并没有覆灭。颉利还与李世民渭水之盟,而他苦于没有绝对的实力,只能吃这哑巴亏。

从颉利撤军开始,梁师都再也没有睡过一个安稳的觉,查阅各种典籍,最终想着再撺掇颉利大干一番,为自己再创造一次机会。因为他明白,待李世民羽翼丰满,必定不会容下他。因此,他的间者开始活跃于突厥,撺掇颉利寻找那条只有只言片语的山中小道。他信誓旦旦地对颉利说:“那是一条比陇山小道更便捷,更能直取长安的路。”

颉利考虑日久,也有些忌惮李世民。终于在八个月后给予他答复,进行探路。

而今,探路的人还没回返,李世民的大唐在一个接一个的天灾里挣扎,但他怎么就忽然调兵来袭。

“莫不是探路出现什么问题了?”梁师都想到这个可能,顿时觉得无比绝望。

“父皇,我看柴绍与侯君集来势汹汹。我们得准备准备。”次子走到他身边,为他披上披风。

梁师都轻轻点头。

“父皇,是不是派人去突厥说一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