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开之前,她已经让陈勇先行离去。可陈勇奉了陆瑛的命,怎么都不肯先走,还是采薇说了让他去给陆瑛报信,他这才派了两个兄弟上路,自己依然带着其余七个人跟着采薇。
李汝舟那儿事先也得了知会,她为了不拖累李家,自然也不会前去跟李老太太相认。
就这样,她在门口上了成王派来的马车,去往桃山集的码头上,在那里坐船走水路,沿着大运河一路北上,不出一个月,就能到京都。
也不知道谁走漏了消息,还没出村口,马车就被赶出来送行的村民给拦下了。
他们一个个冒雨出来,携儿带女,眼含热泪,虽然什么都不说,那无声的眼神都表达出了浓浓的不舍。
大魁媳妇抱着孩子,同几个年轻的妇人,手里捧着鸡蛋、山枣还有一些干粮饼子,直往她车里塞。
大魁媳妇哭得稀里哗啦,语不成调儿,“采薇,你这一走,还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这是我们一点儿心意,路上带着吃吧。”
邻居张大爷和王大娘老夫妻两个也追上来,手里挎着篮子,递给采薇,“孩子,这是我们晒得一点儿干肉,你路上别缺着自己。”
采薇想笑,一路上,跟着成王还能缺了她吃的?
只是她怎么也笑不出来,喉咙跟梗着一块骨头一样,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不经意间,她的泪已经流了满面。
不知不觉,在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里,她住了四五个月。
虽然条件很苦,日子很难,可到头来,这一群朴实村民的相送,让她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什么是质朴,什么是真情!
她伸出手,把这些东西都还回去,“大家日子都不容易,这些吃的还是留给你们吧。我跟着王爷,短不了吃的。你们的心意,我领了。若是我还能活着,有朝一日一定会回来的。”
说到这儿,她哽咽着再也说不出话来,忙别过脸,撂下帘子,喝命车夫赶车。
“采薇,采薇,好人有好报,你一定要回来。”
“成王若是加害于你,我们全村的人砸锅卖铁也要告御状去。”
采薇倚在车厢壁上,脸上的泪水肆意地往下流。
不管如何,有他们这些话,也不枉她来这里走上一遭。
马车徐徐前行,后面的声音都被雨声给淹没了。
再回首,身后只是一个一个小小的黑点,很快,连那黑点也看不见了。
一路上,她心情都有些低落,靠在车厢壁上,脑子里漫过一张一张鲜活的面容。
没想到,这几个月以来,那些村民们,已经刻在她心上了。
就这么一路恍惚着,到了桃山集镇上。
眼前还是那熟悉的街道,只是雨天,少了摆摊的贩子和来往的行人。因为蝗灾过后又是漫长的雨期,一街两行的商铺也都上了门板关门打烊了,鲜有行人出行。
她也没在起死阁停留,毕竟这一去不知前途漫漫,她还是别连累好不容易在这镇上安身立命的李家了。
到了码头,刚下得车来,忽闻得身后有脚步声急慌慌地赶来,还伴随着气喘如牛的声响。
采薇回头一看,却见一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