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厨艺世家的王大厨深知,但凡有些名气的厨子,谁不把自己拿手招牌菜藏着捂着,深怕被人学去。眼前这小姑娘却眼睛不带眨的,把秘方传授出去。他不好意思地搓搓手,道:“余小姑娘,要不……你回家问问家里的大人,再做决定?”
“不用问了,这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家里人还不知道呢!不信,你问我哥!”余小草摆摆手,没当回事。
周三少在余航那里得到肯定的答案后,想了想,道:“好!那我就收下你这份大礼了。以后你若是遇到什么事,尽管到镇上周家老宅找我!”
余小草咧嘴一笑,心道:小子儿,就等你这句话呢!
“对了!现在天气比较热,这蚝油最好放冰窖里储藏,而且不能超过一个月!”余小草摸摸怀里的银子,叮嘱一番,准备告辞。
“放心啦!这些蚝油看着多,以珍馐楼的客流量,能用上十天八天算不错了!”王大厨把蚝油装进罐中,仿佛抱着绝世珍宝似的抚摸着,久久舍不得放下。
此时,珍馐楼客人逐渐多了起来,后厨也开始忙碌起来。周子旭吩咐把蚝油青菜加入吴县令寿宴菜谱中。
王大厨取出鲍鱼,斟酌着如何把这品相什么,余小草跳着脚打断他:“上交!上交!!奶奶都是你们惯的!!你算算,爹上交的钱,有多少用在我们身上?这些银子你可不许告诉别人,否则你就不是我哥!!”
见小草态度坚决,余舸不再说什么,只是再三嘱咐道:“那你可千万收好了,别让奶奶和大房的人知道……”
“我办事,你放心!!”余小草拍着胸脯打包票。只要银子在手,小草万事大足,开开心心地拉着哥哥展开古代第一次逛街之旅。
余小草一边逛,一边就物价做了调查,就拿粮食店来说,黍面、薯粉等粗粮,要两文一斤;精面粉要五文一斤,大米北方种得少,要7文一斤呢。
上等的猪肉,要二十文一斤;活的肥鸡,要四十文一只……
尽管有朝廷在平抑物价,刚过了几年安生日子的老百姓,大都跟东山村的渔民差不多,过着紧紧巴巴地日子。
余小草越逛心中越感慨:还是新社会好啊!小时候再苦,也苦不过现在的日子啊!当惯了长姐,习惯把事都扛在身上的她,开始默默盘算如何闷声发大财,让家人过上吃穿不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