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对文官心里的弯弯道道都知之甚详,本以他们今次这么隆重又不便在早朝禀报的事情,是想要弹劾武英殿大学士高拱,怎料自己十中八.九,弹劾的确是弹劾,但弹劾的对象居然是李敛。
看着殿上头发斑白却又铁骨铮铮的康禾泰,皇上心里又是气愤又是憋屈。
朕的好老师啊!这个时候你又在闹什么啊!?
尽管皇上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会胡思乱想,疑心李敛的忠诚,忌讳他的功高盖主。但是刚才殿上文武大臣所说的话,他是一个字都不会相信。不好说李敛本人不是这样的人,大周将士都不是这样目无军纪的将士,单说有性情谨直,恪守军规,驭下甚严的贺齐在,他绝不会允许有烧杀抢掠、骚扰百姓的事情发生。
似乎察觉到皇上的目光,康禾泰顿首再拜,嘴上重复道:「请皇上下旨罢去冠军侯李敛天策统领一职,为国家消未萌之患!」
「请皇上下旨罢去冠军侯李敛天策统领一职,为国家消未萌之患!」其他人紧随其后。
皇上勉强按捺住内心升腾的怒火,飞速转动大脑,思索这群臣子究竟是想要玩什么的把戏。
皇上虽然有点心慈手软,多疑,好名的小毛病外,他绝对算得上是个聪明人,一个皇家少有的聪明人。
越想,他的心就越冷,大脑就越是清明,前所未有的清明。
武官的意图很明显,不外乎是干掉李敛后,趁军方一系群龙无首之时,自己能够乘机在军方一系里晋身。
而文官……
表面看起来,李敛的倒台对文官不会有什么影响,也不会有什么益处,但是从他们刚才的一字一句听起上来,皇上大概也就知道他们的想法了。
不得不说,虽然在李敛即将携不世之功率大军回京的时候弹劾他,看起来完全是一个愚蠢、以卵击石的举动,但实际上在皇上看来却是高明至极。
其一,李敛立下不世之功,复大半个草原,把死对头匈奴干得一乾二净,大快人心。但这已经是两年多前的事情了,皇帝心里再高兴,再欣慰都该冷静下来,开始会担心、猜忌李敛的功高盖主。这时候,皇上想要搞死李敛的心思应该已经到达了顶峰;
其二,李敛立下的功劳太大了,待他回朝,难保皇上除了加封爵位外,还会把他塞进内阁或者放在什么兵部尚书之类的位置!有功劳有爵位还有两皇的看重,届时满朝清贵的文官都得看这「粗人」的脸色行事!这可不就是平白呕心人吧!所以,此时出手更易激起满朝文官同仇敌忾的心思;
其三,挟大胜之势,满大周上下将士都欢欣鼓舞,士气爆棚,恐怕他们绝对不会想到这个时候居然有人敢去摸老虎屁股。这一下子定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继而一步错,步步错,全面落入文官的掌控之中;
其四,匈奴、突厥两族都已经被狠狠被打垮了,柔然和鲜卑根本不足为惧,西南夷人已经归顺大周,南方倭寇都被大周打怕了,这时候四海升平,除了必要的陈兵之外,武将的地位实际上已经大不如以前。若能够在这个军方势力看似如日中天,实则外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