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巧这时陈甘柠来叫秦海鸥吃饭,见谭硕还没走,便招呼谭硕一起去吃。谭硕正急得七窍冒烟,哪顾得了那么多,当即一声断喝:“不行!想不起来就不准吃饭!”吓得陈甘柠顿时不敢说话。
秦海鸥忙安抚道:“没事的甘柠,你和于姐先吃吧,不用等我们。”
陈甘柠犹豫了一下,掩上门离开了。这时谭硕也已经冷静了不少,凝神回忆片刻,伸手在琴上试着弹了几个和弦:“你大概是从这里开始的,然后这样,再这样,然后一路下行到这……”
秦海鸥边看他弹边努力回忆,谭硕说的虽然不全正确,却给了他很好的提示,让他渐渐回想起来。他循着自己的印象边想边弹,其实这些音乐暂时还没有从他的记忆中消失,只不过他刚才弹得太过兴奋,又突然被谭硕问到,一时短路才想不起来。现在两人冷静下来从头梳理,互相补充和纠正,回忆起来的部分就越来越多,渐渐地,这段音乐的面貌终于得以恢复完整。
尽管秦海鸥记了起来,谭硕还是不敢掉以轻心,又守着他翻来覆去地弹了许多遍,直到自己也听熟了,这才拿来笔和谱纸,打算把这段音乐记录成乐谱。
秦海鸥负责弹,谭硕负责记,但与秦海鸥弹奏的速度相比,谭硕书写的速度可谓龟速,秦海鸥一眨眼从高音区弹到低音区,回头一看,谭硕才写了五个音。
“慢点慢点!”谭硕边写边嚷嚷。
秦海鸥便又从头开始,一点一点慢慢地弹。他耐心地边弹边等,直到谭硕终于记下了最后一个音符。这时两人都已经饿得眼冒金星了,谭硕见华有了着落,心里得到极大满足,写完之后把笔一扔:“走,吃饭去!”
第八十三章
谭硕把记录着华的乐谱带回米粉店,趁热打铁地对其进行修改、润色和补充。秦海鸥的即兴演奏固然,但由于他演奏时毫无顾忌,在这种状态下创作出的华不能被直接使用。谭硕需要先对其中一些不够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和修改,再对一些细节进行润色,最后将这段华的首尾补全,使其与自己的第一乐章顺畅地衔接在一起。
完成这些工作后,第一乐章的钢琴部分就算是全部完成了。
谭硕将完整的华交给秦海鸥练习,而后又回到对第三乐章的创作之中,同时和秦海鸥一起对华部分进行反复的修改和打磨。开春后不久,第三乐章终于完成,秦海鸥也照例对其进行了试奏。这是一个热烈的快板乐章,为了表现丰节日的当晚,寨民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的情景,谭硕在这个乐章中使用了由那一晚的鼓点演变而来的独特的节奏。当初在采风时,他就已经构思好了这种节奏的雏形,现在经过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他在保留其民间风格特点的基础上,又通过作曲技术的创新,赋予了它丰富的层次和变化,使其成为第三乐章中最大的亮点。这是谭硕经过深思熟虑才选定的最佳表现方式,因此在写完之后,他对这个部分的音乐效果也充满了期待。然而,就在第一次的试奏进行到这个部分的时候,秦海鸥竟突然停了下来。他先是缓慢地将这个段落仔细练习了几遍,随后才逐渐提起了速度。这是秦海鸥的历次试奏中从未出现过的情况,与他相识以来,谭硕也从未见过他由于技术上的难度而产生停顿。秦海鸥的技术水平无疑是世界顶级的,谭硕对此也有绝对的信心,可正因如此,秦海鸥的反常举动才让谭硕猛然意识到,自己似乎把这个部分写得太难了。
连秦海鸥都明显感觉到困难的片段,对一般的钢琴演奏者来说更是无法完成的。谭硕意识到这一点后,立刻从技术的角度重新审视了这个段落。他在创作时一心只想着音乐效果,直到这时才发现演奏者在弹奏这个部分的时候,既要保持稳定鲜明的节奏,又要完成高难度的炫技,将来还要考虑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