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第二钢琴协奏曲 > 分卷阅读154

分卷阅读154

于是,当秦海鸥和谭硕走上讲台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副景象:演奏厅的观众席上座无虚席,所有的过道从前往后挤满了整整齐齐席地而坐的学生,连个下脚之处都没留下,从观众席的最后一排到后墙之间也站满了人,导致入口处的两扇门无法合上,还有许多进不了门的学生,就在门外垫着脚尖往里张望。

这个多功能的演奏厅只有约四百个座位,平日里主要供在校师生教学、排练或是进行小型的内部演出时使用,有时也会安排大师课。这时,演奏厅里满满当当全是人,越发显得空间局促、观众热情高涨。负责安排讲座的老师一见这阵仗,顿时后悔选错了场地,他们料到了这场讲座会很受欢迎,却没料到会来这么多的人,连外校的师生也来了,早知如此,就该在学校的大礼堂里来办。

不过这时后悔已经晚了,秦海鸥刚一露面,台下的掌声和叫声就炸成了一片,放眼望去到处是拿起相机或手机拍照的学生。音乐会上的观众再怎样兴奋,也会顾及当时的场合和相应的礼仪,但这是学校组织的校内活动,秦海鸥又在这些学生们的心中拥有绝对的偶像地位,因此大家只顾尽情表达见到他时的激动之情,沸腾的局面过了好一会儿才被主持讲座的老师平息下来。

谭硕跟在秦海鸥后面上了台,见到这场面就本能地想往后缩。但在这小小的演奏厅里,讲台和观众席之间几乎没有距离,谭硕一上台就看见了坐在观众席第一排正中的王一夫和杨其声,其余的每一张脸也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站在讲台上的只有他、秦海鸥和客串主持的老师,根本没有可以让他暂且躲一躲的地方。

主持讲座的是作曲系的系主任,好容易让大家安静下来后,就先讲了一段简短的开场白,并介绍了台上的两位主讲人。介绍时台下又响起热烈的掌声,待掌声终于停歇,按照事先商定的顺序,接下来就该由谭硕开讲。

谭硕拿起手中的话筒,望着台下,干巴巴地打了个招呼:“大家好。”然后顿了顿,接着就道,“下面我先讲讲这个作品。”

此言一出,正准备转身的秦海鸥不由也停顿了一下。他知道谭硕其实已经事先准备好了几句开场白,内容大致是感谢校方的邀请之类,因为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为此还特意征求过他的意见。可刚才谭硕竟直接把这段话跳过了,可见此人颇为紧张。秦海鸥有点想笑,只好忍住,他倒不担心谭硕的紧张会引发任何尴尬自己的手中还有一个话筒,即使出现意外,他也能立刻帮谭硕将局面兜回来他只是觉得谭硕这样子实在罕见,风水轮流转,如今总算也轮到这家伙紧张一回。

谭硕说完后就看看秦海鸥,后者会意,转身向一旁的钢琴走去。这个所谓的讲台就是演奏厅里的舞台,平常演出时偶尔会显得拥挤,可对于一个讲座来说却是绰绰有余,尽管台上安放着电脑、音响、投影、座椅和一台演奏用的三角钢琴,但眼下却是整个演奏厅中最宽敞的地方。根据两人事先商量好的,谭硕讲解时,秦海鸥会在钢琴上对他所讲的段落进行演示,以达到更为直观的效果。

那边秦海鸥在钢琴前坐好,这边谭硕便开始了。身为过来人,谭硕很清楚学生们想听什么,关于作品的创作,一般不外乎主题是如何写就的、作品的特色与创新,以及对一些重要段落的分析等等。谭硕不多废话,就从主题的创作讲起,先播放了一些采风时集的典型民歌素材,将其投影出来,然后逐步讲解这些民间音乐的特点,如何提取其关键要素运用到主题的创作中,主题又是怎样生成和发展变化的,每个环节都讲到了。台下的学生起初是抱着对这位神秘作曲家的好奇在听他说话,但很快,他们就被谭硕所讲的内容吸引住了,好奇心化作了求知欲,不少人都掏出本子来记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