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袁绍的表章,荀彧程昱等找到曹操说,曹操的实力不如袁绍,且东有徐州刘备吕布、西有南阳张绣、南有淮南袁术,皆虎视眈眈,曹操惧怕,只能采取克制忍耐的策略。曹操笑呵呵的看着手下的谋士,然后哈哈大笑。荀彧程昱等听了感到有点发毛,问曹操为何发笑。
曹操好不容易止住笑声,抬手指向北方:“我一直担心袁绍有什么企图,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袁本初技只此耳。我奉天子以讨不臣,还在乎什么职位,凭天子诏,天下我都可讨之。袁绍要虚名,我就让给他。”
于是,曹操派孔融出使邺城,拜袁绍为大将军,改封邺侯,曹操改任太尉,朝三暮四的袁绍立即高兴起来,将诏书遍示手下,自矜的说道:“我就知道曹操不过如此,还是要唯我马首是瞻。”袁绍此举吸引了一些人来投奔,但也有一些人偷偷的离开。离开的人当中有一人,颍川郭氏旁系,姓郭名嘉,字奉孝,郭嘉来到兖州见曹操,交谈之后曹操欣喜若狂以为天下奇才,当即拜为司空祭酒。
傻二袁术可不像他的大哥那样没有定性,袁术始终坚决的、坚定不移的认为汉室已经穷途末路,只有曹操那样的傻子还认为汉室有利用价值,只有袁绍那种家奴所生的才屁颠颠的跟在后面,哪里比得上自己雄才伟略、胸怀大志。
袁术占据淮南鱼米之乡,就是不缺粮,不缺粮就能招得起兵,袁术看着手下兵多粮广,足以傲视群雄。手下不断前来报送淮南各处的各种祥瑞,反季的花果已经不稀奇,据说还有不少瑞兽。手下心腹谋士张炯整理书房的旧书籍,竟然发现一个古老的竹简,上有谶文云:代汉者,当涂高也。袁术敢发誓,这绝对不是张炯自己放进去的,绝对很久之前就在袁氏的书房里面,传到自己不知道已经过了多少代。自己字公路洽好对应涂高,正对天意。张炯略微用了些手段,就从孙氏那里把传国玉玺得到,那就不仅仅是天意,天赐不取,袁术觉得那才是对不起上天和列祖列宗。
袁术很忙,真的很忙,没时间见天子的使臣,也没时间接见诸侯的信使,他亲自带领手下研究登基大典的每一个细节,从礼仪、服装、人员等等。另外请一帮专家、学者研究论证自己的国号、年号,以及对文武大臣、太子的册封问题。
尽管有人提出来袁术不应该称帝,还说什么周文王天下四有其三仍然尊崇商天子,不用等袁术开口,这些人就被其拥护称帝的人一顿痛殴,然后扔到大街上。开玩笑,袁术不称帝,我们怎么成为开国功臣?怎么封侯拜相?不识相的家伙。还有人提出来登基大典太过奢靡,几乎要用去淮南三年的收入,这种人也立马扑街,什么叫奢靡?天子登基,万众瞩目,彰显的就是武力和财力,见识浅薄的家伙。
专家、学者的研究论证结果出来了,袁术先不称帝而称天子,都城设在寿春,取国号为“成”,年号“仲家”,据说这里面学问很深,一般人都听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