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曹公之能,新书定会在十三篇之上。不知新书可曾有名?”
“哪有什么名字,闲暇之时断断续续写了一些,还未整理。”
“那就叫孟德新书,如何?”
“哈哈哈,卫国真能开玩笑。我曹操哪能与先贤相论。卫国送我的爪黄飞电,数次救我于危难,我很喜欢。可惜此马已经上了年龄,我轻易不乘。夏侯妙才去长安从寻得几匹上等大宛马,名唤绝影,卫国走的时候带走一匹。”曹操越说越开心,两个人开始无目标的闲聊。
“遍览史书,我一直在思索,为何会发生商代夏、周代商、秦代周、汉代秦?固然有天子无道、朝廷失政、佞臣当权的原因,却为何总会周而复始?卫国家学可有此论?”曹操很随意的问道。
“曹公宽宥,周仓说句大逆不道之言,其中恐怕与世袭脱不了干系。子承父业,无论后代肖与不肖,已成定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诸侯士族,重权势、轻国运,无不如此。即使是痴儿,生在帝王家,也是世子。”周仓很惬意得也往后一靠,“陈胜吴广振臂高呼,帝王将相宁有种乎?高祖训,非刘姓不得封王,武帝颁布推恩令,呵呵呵。”
曹操凝视周仓:“卫国这是要鼓吹尧舜之典故吗?”
周仓使劲的摇晃脑袋,“绝无可能。若无恩典,士卒谁肯征战,若不是为子孙谋个出身,哪个轻易赴死。舍生取义,说得轻巧。”
“卫国之意,此局不可破?”
“不可破,迫不得。或许千百年后能解也未必可知。”
“我立训条、布告诫,如何?”
“制为人定,亦为人破。祖训虽然有效果,但是不能当做依仗。高祖训,非刘姓不得封王,高祖故,吕氏称王。并且天下在变,祖训一成不变也不好。更何况,传袭还有立嫡、立长还是立贤之争,凭一人、一言治天下,难于上青天。”
“原来卫国的家学是真正的屠龙术。”
“国家,国家,究竟是家天下还是国天下?”周仓眼珠一转,“这也就是敢跟曹公说,那是被别人知道,我恐怕死无葬身之地。”
“何为国天下?”
“君主立宪,民选官,官治国。议郎分流,半为民选,半为士族。”
“卫国说的想当然耳,百姓驽钝,岂知天下事?国事众议岂不议而不决?”
“所以才是千百年功业。提高民众素质,人人皆思国事,有国才有家。”
“你呀,说不通你!”曹操指画周仓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