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求生三国 > 第374章 对答

第374章 对答

本次大考虽然参与人数比去年多,但效率要比去年快。八月十二,成绩就统计出来,之所以这么快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学院学生的访查在学习期间就已完成无须再查,而徐州之外的考生无法访查,因此实际需要进行访查的不过二三百人。

拿着成绩单,孙乾与刘政来向周仓汇报。本次大考出现两个特别优秀的考生,一是工程类的葛均,另一个是经学的赵治。虽然科目不同,但总要选一个头魁,到底选哪一个,两人犯了愁。

“若论学问,两人不相伯仲,难得葛均虽是工科也有好文采。但经学为百家之长,按理应选赵治。”孙乾说道,“只是……”

“只是什么?”周仓奇怪道,难道说是孙乾认为自己对经学有成见?如果赵治真的很出众,取他头名未尝不可。不对啊,赵治不是赵昱之侄吗?

孙乾说道:“只是赵治是赵别驾之侄,若取赵治难免引人非议。虽说举才不避亲,赵昱新任别驾就取其侄,不免落人口实。还请主公定夺。”

“两人当真不分伯仲吗?”

“正是!”孙乾斩钉截铁的说道。

周仓这下犯了难,这怎么办?“按理说量才取士,可两人才学相当,实在难以取舍。若是因赵别驾之故,不选赵治未免委屈了他。若取葛均,则是有利于吸引外地学子入徐州,可这又有失公允。”

“要不等赵别驾回来以后再议?”刘政说道。

周仓与孙乾齐摇头,“这不是给赵昱出难题吗,让他怎么办?赵别驾若是不推让,岂不是显得他不大度?”

“要不再给他们加试一场?”孙乾谨慎的问道。

这个主意倒是可取,加试必然要同一道命题,但是两人学科不一,如何出题?

周仓计上心头,“个人之才学固然紧要,但识人认人,选贤任能,提携后辈方显大才。给他们每人十日时间,谁推荐的贤能更优秀则为头名!”

孙乾与刘政面面相觑,这个主意都能想出来,这不是搂草打兔子吗?刘政心中暗喜:葛均是外地人,如何会在十日中找出贤能。

孙乾则拍手称赞说道:“这个人不能是考生和学院之人,方为妥当。”

“正是,正是。”周仓与刘政齐声说道,“全凭其个人之力,外人不得帮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