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求生三国 > 第606章 益州的隐患

第606章 益州的隐患

曹操兵退,益州日渐平稳。刘备原有左将军的名头,再次自表为大司马。刘备赐予诸葛亮、法正、张飞及关羽四人黄金各五百斤,白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

为了平衡益州与荆州士族的关系,弱化当地士族地位,刘备封南郡人董和为章军中郎将,与诸葛亮共主持府中事物;襄阳人向宠为中领军,向宠即向郎之弟,南郡人冯习、张南,新野人邓芝为将军;新野人来敏为典学校尉,来敏是桓帝司空来艳的儿子,五官中郎将黄琬的小舅子,独诸葛亮不看好来敏,称“来敏乱群,过于孔文举”。

董和之子董允,江夏人费祎,零陵人蒋琬相交友善,号称“三俊”,三人各有所长,被诸葛亮所看重。最看重的是马良之弟马谡,时常带在身边,刘备却不看好马谡。

益州本地人法正被任命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吴懿、吴班兄弟为领军,巴西人黄权为偏将军,梓潼人吴兰、雷同为将军;建宁人李恢为功曹、主簿;绵竹人秦宓为祭酒从事。故蜀郡太守许靖,不被刘备所喜,法正劝道:“许靖虽然有名无实,但名声四海皆知,若是不用,天下就会认为主公不用贤臣。”刘备只好面上对许靖很尊重,并命为左将军府长史。许靖,汝南人,好评品人物,与堂弟许劭创月旦评。许劭,即当年说曹操: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的许子将。

刘备对法正格外其中,又命法正与军师诸葛亮、昭文将军伊籍、左将军西曹掾刘巴、兴业将军李严五人一起制定《蜀科》,改变刘璋治下益州法纪松弛,德政不举,威刑不肃的局面。

《蜀科》制定后,由于严法治蜀,打击了地方豪强势力,豪强十分不满,消极抵抗。法正提出用当年汉高祖入关与民约法三章之事向诸葛亮进言:成都初定,宜缓刑弛禁,放宽约束。但诸葛亮认为不能盲目沿用汉初的法度,应当因时制宜,懂得变通。

法正虽然擅长军事谋略,但在政治谋略上因循守旧少变通,性格恩怨分明、睚眦必报,掌握大权后,对他有过小恩惠的人就会受到他的照顾,他有过矛盾的人,就要加以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有人向诸葛亮告发,请诸葛亮禀报刘备,不要让法正作威作福。而诸葛亮以为法正是深得宠信的肱股之臣,劳苦功高,不加过问。

一连串的组合,除了川南与蛮族结合部以及巴西等地,刘备终于稳住益州局势,但是益州士族与荆州士族始终不能融合,只因刘备与诸葛亮在,相互井水不犯河水。最先跟随刘备起家的简雍与糜竺虽然地位超然,但被有意无意的疏远,成为两地士族相争的牺牲品,两个人挣老大,为何最终吃亏的是老三?

牺牲品不仅他们两个,还有刘封与孟达,刘封作为刘备的养子仅被封为副军中郎将,自从有了儿子刘禅,刘封的地位就渐渐淡化,入川多有战功,却是与一般武将再无差别,原本还有关平相伴,关平回荆州之后,刘封的地位更加尴尬,无人敢与他深交。孟达本被刘备任命宜都太守,出兵房陵,诸葛亮的大姐夫蒯祺被孟达手下所害,许多人碍于诸葛亮的面子,自发疏远孟达。

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称益州东三郡,因其地势闭塞,远离中原繁华地带,一直以来,就是流放犯人的蛮荒之地。奉刘备之命攻打上庸,逼降上庸太守申耽之后,两人便驻扎在上庸,两个失意人偏偏又各持身份,相互并不和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