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求生三国 > 第687章 周仓称王(1)

第687章 周仓称王(1)

徐庶已经习惯于周仓的奇思妙想,特别是有些做法经过多年以后才得到验证,但他依旧提出了自己的疑虑。

历史已经发生转变,作为后来者,周仓逐渐的感觉到自己正在失去对事件的预知,汉中之战与水淹七军发生时间的颠倒就是最好的例证,而陆逊离开孙权阵营,投入到北方征战,则将进一步改变历史进程。

周仓自然不会说是自己在为防止出现五胡乱华给中原和汉人带来巨大灾难而未雨绸缪。只能给徐庶解释,趁你病要你命,趁北方各族之间的混乱和势力的衰落,解决后顾之忧。至于给了曹操和孙权喘息之机更好解释,失去荆州和关羽,刘备无论是为了面子还是对属下都要有个交代,孙刘之间不久就会发生大战,曹操垂涎于荆州,又不敢招惹自己,因此必会谋求在孙刘之战中获得利益。那时候再决定是先伐曹操还是孙权。说白了,还是实力决定一切。自己现在的底盘够大,因此不急于扩张,当务之急是发展,充实人口再扩充兵力。

周仓原计划在三至五年时间,将陆上五军和水军都扩充至十万人,总兵力达到六十万。这么多的人马,来自经济和兵源上的压力很大,正常来说三十百姓可养一兵,那就需要一千八百万的人口,自己连一半还不够,想要扩军就是穷兵黩武,缺少足够支持的军队就是纸老虎。

对这种说法,徐庶还是极其认同,于是他又转到称王的问题上,徐庶建议既然周仓不设封地,那也就无所谓辽王、燕王、齐王,不如干脆叫摄政王。

所谓的摄政就是协助暂时不能处理国家事务的君主,西周时期周公摄政,本朝的王莽。周仓摇摇头,名称虽好,不合时宜。

徐庶又建议称议政王。呃~~~周仓一阵恶寒,真难为徐庶想出这两个名字,不知道的还以为徐庶是从大清来的,摄政王不是多尔衮吗,议政王不就是鬼子六吗?

也罢,议政王要比摄政王好的多,摄政王往往会有篡位之嫌,而且代君王摄政早晚是要还给君王的,议政则可一直延续,并且这个称谓明显要柔和、靠谱许多。

商量好了爵位,就该确定官位。朝廷给周仓正式的任命是征东将军、徐州牧,后来孙权表奏为骠骑将军,曹操未与理睬,周仓自命骠骑将军。既然称王,官位也要升。曹操现在是魏王、丞相、冀州牧,徐庶建议周仓任大将军。鉴于现在混乱的官职体系,尤其是天子还在曹操手中,周仓也只得采纳徐庶的建议。

送走徐庶之后,周仓又开始陷入思考。按照历史记载,曹操大约还能再活三五年,曹丕继任后就会逼迫献帝禅位称帝,不知道是否会照此发展。如果将来发展到这一步,自己必须要想办法把刘协救出来,那组建新的中央政权就会顺理成章,而且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建立新的政治体系和社会秩序。

想到这里,周仓密令周冲速来济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