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各院名称不变,各司改称部,行政院九司变为九部,在部之下再设司。各院首领大臣,称为辅相,各部主事改称尚书,各司主事称侍郎。换牌匾、刻印绶、下公文,交给蒋干和杨锐。
周仓的大将军号被保留,仍为最高军事统帅,既然各院称辅相,那周仓的官职就是首相。周信没有了世子身份,保留枢密院行走,周仓计划在刘协登基后把周信外放,到徐州出任别驾,在基层锻炼几年。次子周挺,向周仓提出要去军中,再去黎阳时,周仓将周挺送到张颌麾下任别部司马。
八月初六,刘协在历水陂复位登基,祭拜天地、告祭宗庙、领受印玺、昭告天下。册立荀氏为皇后、刘康为皇储。刘协本与周仓等人商议要大赦,被劝阻。以法定罪何来赦免?
迎立天子复位,周仓名气暴涨,人人都在夸周仓忠君爱国。只是有很多人惋惜周仓失去王位只换来辅国公,尤其是裴元绍、周冲等人颇有些不平,私下依旧希望周仓能够称帝。
一下子获得前所未有自由的刘协渴望着放飞自我,但他又不知该如何把握分寸,君臣之间再生间隙,韩豹给他出主意,可以去徐州看看,至于名义吗,去英烈祠追悼有功之人最是恰当不过。刘协刚一提出,就受到周仓等人的赞同,并由周信和蒋干陪同,周信本是要去徐州挂职,蒋干则是要发挥口才。
半个月后,刘协起驾前往徐州,所过之处百姓夹道欢迎,献上自己特产。只经历过流亡的刘协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同时他还注意到周仓治下,不,应该是自己的百姓们真可称的上是安居乐业,每个人脸上发自内心的笑做不得假。
沿途经过田地,虽然五谷不分,刘协还是认识一些农作物,但红彤彤的一片高粱地引起他浓厚的兴趣,蒋干告诉他这是从辽东引进的粮种,产量很高,既可做梁也可酿酒,秸秆也有大用,类似的东西还有很多;临县种植的棉是从遥远的大食引进,棉花可织成布,也可絮入衣裳和被褥里面保暖。
典农校尉糜贞主抓农业,还有一批学院的师生专门研究培育粮种、提高产量,另外还有一批人研究农具、水利,这些人的待遇不次于官吏和学士,并且很受人尊重。不务正业、好吃懒做、只知道摇唇鼓舌搬弄是非的人,不论他是何出身会受人唾弃。
感叹一番后,本来就聪慧的刘协忽然想到,是不是就该把政务交给臣子,做皇帝的只要按时四处巡视一番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