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不住理,诸葛瑾只能低头向周仓求和,愿意称臣纳贡,并愿意割让合肥,恳请周仓撤军,周仓拒绝。不过周仓没有一口咬死,条件可以慢慢谈。
徐庶与荀谌早就想到孙权会有此举,现在还需要留着孙权。周仓也想到自己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对外扩张,需要借力,匈奴人已经远走欧洲,孙权也要发挥他的作用。看似在江东周仓已经取得主动权,须知那是孙权的主力不在,只剩下一些老弱之卒,要给孙权留一条退路,否则孙权一旦拼命,损失巨大,在他手下还有近二十万人马呢。
和谈交给了徐庶和荀谌。荀谌很直接的告诉诸葛瑾,今后在大汉不允许再有诸侯的存在,天下只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大汉的江山,二是大汉藩属,三是番邦。
基于这个原则,荀谌给孙权两条出路:要么孙权投降,成为臣子;要么成为藩属,只能拥有大汉以外的领土。投降好解释,交出土地、军权,由朝廷重新委任官职,何为藩属,荀谌给出答案。
其一,孙权可在交趾建国称王,作为大汉的附属国,不得再对大汉之外的人称臣。要把扬州全部交还朝廷,军队撤走,百姓最多迁走两成,可以暂时保留荆南四郡,待其国事稳定,需将四郡交还朝廷。
其二,作为属国有自治权和军队,对大汉进贡,他的后代可袭王位,受天子敕封,大汉不干涉其内政。可与大汉铜丝、通商、通婚,遇到灾害大汉给与必要的援助。可对外征伐,征伐所得土地归其所有,大汉不问;受大汉保护,遇到外侵或内部叛乱,可向大汉寻求兵援。
其三,除非有侵犯大汉之举,否则大汉永不讨伐。大汉如果需要出兵援助时,可根据情况而定,即使拒绝出兵,大汉绝不怪罪。
其四,可从大汉招募人才,大汉不加禁止,但若有违背大汉律例范奸作科者,不得包庇,需协助大汉抓捕并交给大汉处置;若有违背其律法逃亡大汉者,大汉亦需照此执行。
诸葛瑾与张咨听罢面面相觑,不住咂舌,周仓好大的胃口,这是要把我们驱逐出去吗?即便是暂时保留四郡,有了缓冲的余地,主公会答应吗?这么多的文武会答应吗?
徐庶不留情面的告知两人,在没有结果之前,汉军不会停止进攻,请孙权尽早拿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