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越话音刚落,脱欢察儿顿时便倒抽一口冷气
蒙古自成吉思汗以来,诸事简明,一直遵循大札撒。窝阔台灭金后,金朝旧地依旧遵循金朝的泰和律,为方便管辖,蒙古便没有废除泰和律,而是将它与大札撒并行于世,但以大札撒为优先。
元朝建立后,两套法律都被运用,遇到矛盾的地方就由断事官裁决。可以说,蒙古的法律建立得很不完善。而程越所抓住的一点,就是大札撒与泰和律不一样的地方。
泰和律源于唐律,对诬告大臣的处罚相对较轻,而大札撒则不然,十分严厉直接。按道理说,大元应该优先遵从大札撒,但因为大札撒不够完备,所以近年来大元断事,基本上都遵从泰和律。
程越却不管那一套,非要忽必烈按照大札撒来杀脱欢察儿,这其中的拿捏,的确是件很棘手的事情。
忽必烈顿感头疼,这个程越,好生不讲道理
倘若都按大札撒来治国,朝政岂不要乱套了么偏偏程越又说得义正辞严,忽必烈还真不好反驳他。
一句话,谁让蒙古的法律乱糟糟的呢被程越有机可乘也是活该
忽必烈刚要讲话,又觉不妥,担心自己被程越批驳得体无完肤,别人不敢,程越可不会客气只好再次以目示意察必,让她出面应付程越。
察必暗叹一声,开口道:“程越,你说的固然有些道理,但你也是知道的,朝中事务繁杂,那么多事情上若是尽数遵照大札撒,朝臣又有多少敢上书弹劾的呢此例一开,后患无穷,你也要体谅朝廷。”
程越马上抗声道:“大皇后,臣在高丽查金方庆案,一干诬告的大臣被臣尽数杀死,高丽朝野大悦,大汗也曾因此对臣多有夸奖,那时候,为何就说臣做得对”
察必立时为之语塞,苦笑一声,为难地看了一眼忽必烈。
金方庆不过高丽一名大将而已,而程越可是大元的镇南王和两位公主的驸马诬告金方庆的人被斩首,污蔑程越的反倒没事,这不是荒唐是什么
忽必烈在心里暗叫庆幸,幸好自己见机得快,没有与程越争辩
程越再用手一指抄儿赤,道:“抄儿赤方才有违大臣的礼节,对大汗不敬,臣也立主用律法制裁他,为何当时不见有人替他辩解”
群臣顿时一片哗然,原来如此
镇南王故意当众惩治抄儿赤,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堵大汗的嘴
镇南王好高明的手段
抄儿赤心中大乐,残存的一点不满也随之烟消云散,嘴角悄悄露出微笑,小声嘀咕道:“打得好”
站在抄儿赤身旁的宋都木达忍俊不禁,轻轻拍了拍抄儿赤的后背,小声笑道:“王爷不会亏待你的。”
抄儿赤嘿嘿一笑,再不言语。
察必想了想,道:“可是,之前也有大臣被弹劾,之后证明为不实之词,难道要一一追究么”
察必的考虑是对的,此例一开,牵连甚大,朝中非大乱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