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宁寿宫内慈禧的怒气不仅吓倒了前来报告的世铎,连全部都出去在宫门外的太监宫女们都被吓到不敢出声。慈禧那个怒呀,你光绪不想当皇帝那就让贤。人家都要把你这个皇帝给革命掉,你不去砍了他的头反而去跟反贼辩论?
宁寿宫内就只有慈禧和世铎两人,而世铎跪在地上一时也不敢说话。良久过后,世铎见慈禧脸色好些后小心的说道:“虽说此次将谋逆辩的无话可说,但知道此事的官员人人愤慨。对于皇上此举皆道皇上有失朝廷威严,皇上之举实为儿戏。”说完,世铎深深拜下。
“哦?”慈禧若有深意的看了眼世铎,慢慢坐回椅中:“皇上这么做是有些乱来了,以哀家看皇上是不是另有深意。皇上这是要干什么呢?”
“皇上深意,奴才不知。”世铎小心翼翼的看了眼慈社的神:“只是,凡是参于辩论的学子均是经过皇上仔细筛选。筛选后的学子都是忠心于皇上,并有志于报效朝廷的。”
“那是好事呀。”慈禧不温不火的说着话:“皇上乃天下之主,学子们效忠皇上报效朝廷此乃天下大义。并无不妥呀。”
“太后可知最近两江与东北正在打口水仗。京师大学堂 第 187 章 合完毕就等着入营了。甲午之后太后不得已还政于皇上,奴才忍辱负重苦心展布,终于等来如此大好机会。太后,五日后等第一师调离京城,京城周边就再无皇上亲军。若此次错过恐再无机会,奴才代朝中老臣叩请太后训政。”说罢,世铎再次跪下,并中怀中掏出众大臣的折子双手举向太后。
听到世铎代众大臣劝谏她训政还拿出劝谏的折子时。慈禧猛的站了起来,脸色一瞬三变。良久,原本死死盯着世铎的慈禧突然摇了摇头,长叹了一声后缓缓又坐了下来:“礼亲王,你可知你说了什么?驻军调动本就平常之事,何必牵扯到朝局之上。据哀家所知,这第一师原本是要调往东北,是何故改调江南?”
“那是因为江南仅有一个独立师而东北多有皇上亲军。故改调第一师至江南演练。奴才兼管兵部,又是军机领班大臣。虽然手中并无军权,但此次城防务变动却再也清楚不过。”这时候的世铎已经想不了太多了。他来颐和园的时间有些长了。他也不知道慈惠太后什么时候会回来,所以他顾不得许多:“太后,皇上亲政以来,一味仿效洋人,若干新政早已触动根本,朝中大臣也是敢怒不敢。举国上下对新政早已是怨声载道。已经到了一触即的地步。此次山东义和拳所提之扶清灭洋就是佐证。眼下京城防务空虚,内有朝臣们的期盼,外有荣禄的九门兵卫、丰台大营和西山锐键营。只要以匡扶皇上新政弊端为名,兵谏皇上还政于太后。届时天下大局就在太后掌握之中,皇上有天大的本事也无从施展。还请太后为大清国万年社稷为念,以训政拨正朝纲。”说罢,再次重重的磕了几个响头。
慈禧还是不紧不慢的翻了翻折子,折子到是如世铎所说都是她一手提拔的大臣们具名而奏,请太后训政。慈禧幽幽叹道:“说什么义和拳扶清灭洋,百姓能懂什么,不过是不甘心被洋人欺凌罢了。天下大势不过利益二字。就因为皇上新政触动百官利益,改科举断了士子们通向官场之路。你们呀,说是要让哀家训政其实就是想通过哀家的手废了皇上。你们这是在逼哀家呀。”
世铎心中大惊,太后一句话就道出了他们心中所想。兵谏皇上还政太后,说起来轻巧。可谁都知道这里面的凶险,一个不慎就是万劫不复,这里面得有多少人头鲜血。太后口中虽说是大臣们在逼她,但那语气却是轻柔,世铎明白,太后心动了。世铎哭谏道:“请太后明鉴,臣等决无废帝之心。举国上下朝野离心,若太后再不出面则大清恐真要陷入变乱纷争当中了。请太后以祖宗万世基业为念。”
“要是你们真没有废帝的心思哀家也就放心了,此时皇上是万万不能废的。且不说废了皇上找谁来当这个皇上,一但废帝,就给了那些个皇上的心腹大将起兵的口实。就凭你们手中的那些个兵丁又岂是这些虎狼之师的对手。只有皇上立于朝中,这些皇上的重将们才能听朝廷的旨意。朝局之关键就在一个稳字,要以大局为念。你回去告诉他们,还是训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