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明末求生记 > 第五十三章 华夷之辨

第五十三章 华夷之辨

第五十五章华夷之辨

张轩第一时间,有一个直觉,他感觉,高斗枢镇守襄阳的最佳人选。

首先,高斗枢自己的能力,这就不多说了,而且,高斗枢对襄阳也很熟悉,长期活动在这一带。故而根本不用多做熟悉,就能坐镇襄阳。

一想到这里,张轩立即召见了王光恩。

张轩与王光恩没有什么话说。

张轩在罗汝才军中的时候,王光恩已经投诚当官军了。两人只是听过彼此的名声而已,从来没有见过。双方也没有什么话可说的,不过是一些客套话而已。王光恩表示之前,做了种种错事,深感歉疚。

而张轩则代表罗汝才,说前事一首辅。

这样的情况之下,曹营上上下下的情况与之前不同了。

必须确定新的政治纲领。

这种东西,看起来没有用。但是喊对了有什么很有用的。

清军以为明报仇之名,安抚了不少前明官员,让他们没有负担的投降清廷,为清廷安定北方,帮了大忙。

而张轩华夷之变口号,也不是张轩乱想的。

似乎是大明朝的政治正确就落在驱逐鞑虏,这四个字上面,所以有明一代,对外非常强硬,不妥协,士大夫之中高度的道德化,也就是动则爱唱高调。崇祯与清议和,就是引起了上上下下的强烈反对。

这固然有党争的因素,但不得不说,也显示出民间舆论,而民间舆论其实也就是士大夫的舆论。

或许是张轩口中的华夷之辨说服了高斗枢,又或者说,高斗枢本来就有倾向,顺着张轩给的台阶下来了。说道:“郑国公如此盛情,在下却之不恭了。”

张轩听了大喜过望了,立即将他准备好的襄阳防御计划拿了出来。

高斗枢看了之后,微微皱眉,说道:“昔日宋与金元相争,战于三处,四川,京湖,两淮。襄阳本就是京湖要地。国公所谋划,固然称善,然一地之成败,不仅仅看一地,也要看总体战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