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郭离点点头:“在江边扎营。恰好可以方便我们沿江输送补给物资,但这样一来。楚国的都城就少了监控人员,我们扎下的这座大营不免要废弃了,不如,下军佐将军队分做两支,以小部队驻扎在那都城下,大部队则退往江边。才是稳妥的处置办法。”
中行吴点点头:“东郭离,你虽然是个商人,但对军事也很在行啊”你的建议很好,不过,与其在郓都城下只驻扎一支小部队,不如将兵力平均分配,以便彼此呼应一范鞍,你和列国联军分别立营于那都城下,我带领大部队驻扎江边。如果你们这里受到攻击,可以点燃烽火,以便我随时救援。”
所谓联军,就是各国派来的杂牌部队。他们将与晋国部队联手监控楚国都城,直到双方正式饰约完成这也是“城下之盟”应该走的仪式。
范鞍立刻响应:“没错,这座大营现在对我们来说太空旷了,不如我与联军分别在这座大营左右扎下两个稍小的营盘,而这座营房干脆就出售给商人吧咱今后的愕重物资全靠商人们承运,此时讨好他们一下,至少能让我们过的舒服一点。”
“就这么定了!”中行吴击掌响应。
太阳落山了,赵武因为被楚国的横生枝节耽搁了行程,以至于,此时离第一天的宿营地还很遥远,暮色中,赵武不得不命令士兵点起火把。连夜赶路。
这条大路是由商人们承包新建的战备大道。碎石硬化的路面很平坦。车马粼粼,行进在道路上,既轻快又方便。队伍没有在路上停顿,等整个队伍全部亮起火把的时候。行进在路上,仿佛在银河中徜翔,向前望,一片灯海看不到尽头,向后望,灯海一片无边无际。
游动的星河奔流不息,赵武在自己的战车上摇晃着,欣赏着前后左右的灯光。稍倾,渺渺的歌声响起,初时细不可闻,渐渐全军轰然响应。
士卒们齐声欢唱的是《诗经小雅出车》一“我出我车,
于彼牧矣。
自天子所,
谓我来矣。
召彼仆夫,
谓之载矣。
王事多难,
维其棘矣
这是《诗经》中少见的一首凯旋歌。歌词大意是:“我履行义务出兵兵车,
待命在那牧地。
出自天王所居,
让我来到此地。
召集驾车武士,
为我驾车前驱。
国家多事多难,
战事十万火急。
我履行义务出兵
集合誓师外郊。
插下龟蛇大旗,
树立干施大蟊。
鹰旗龟旗交错,
何不招展挥摇?
心忧能否歼敌,
士兵行军辛劳。
周王传令南仲,
前往朔方筑城。
兵车战马众多,
旗帜鲜明缤纷。
周王传令给我,
前往朔方筑城。
威仪不凡南仲,
扫荡獭犹异族胡人获胜。
先前我去之时,
麦苗青青夏初。
今日凯旋归来,
大雪落满路途。
国家多灾多难,
闲居那有功夫。
难道我不想家?
恐有紧急军书。
草虫咕咕鸣叫,
非烦蹦蹦跳跳。
没见想念的人未见君子。
内心忧思萦绕忧心仲仲。
见到想念的人既见君子。
心中郁闷全消我心则降。
威风凛凛南仲,
将那西戎打跑。
着日缓行大宇,
花木丰茂葱郁。
黄鹏唧唧歌唱,
女子采蒿群聚。押着俘虏审讯,
高高兴兴回去。
威风凛凛南仲,
猛犹全被驱除。”
诗中,“昔我往矣,秦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途”与《采薇》诗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柔雷”几乎意境相同,但表达的情绪截然相反。两首诗同样说的是为对抗异族侵略而出战,《采薇》表达的情绪是厌战、不战。及思归,深受后世儒家所倡导。《出车》表达的是以战为荣。
前者是儒家。后者则是典型军国主适合霸主国晋国士卒来欢唱。
正文 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给面子的宋国执政
” 阵阵的歌声中,坠在队伍末尾的宋国左师向戎与郑国大夫良霄彼此面面相觑,停了许久,向戎感慨说:“就这样一个轻声细语说话的人。却让整个世界屏住呼吸,侧耳倾听”良霄,之前你能想到这点小吗?”
良霄毫不犹豫的回答:“之前,任我如何大胆预测,我也想不到这样一位“弱不胜衣,的人、这样一位语气柔和的人,却让百年霸主楚国不得不低下横蛮百年的头颅,这大概就是所谓“有理不在声高,的寓意吧。”
向戎叹息:“这是个乱世啊!人人都说这是一个末世,在这样一咋。末世里,武子的行为却像一缕阳光刺穿了无尽的黑暗。
原本这世界以力服人,力大者、嗓门嘹亮者,别人不得不倾听他的话,但武子却用他的行为告诉我们:如果所行所为依据规则礼仪,即使轻声细语,别人也得服从他的话语,因为他的话语是代表规则礼一所以,那不是他在说话。是规则在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