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春秋小领主 > 第 212 部分阅读

第 212 部分阅读

“嗯,齐军携带了不少斧手。这条道路经过了精心的拓展,齐军因此砍伐的树木肯定不少,他们走得急。那些树木带不走,会堆积在什么地方呢?”赵武马上又贪婪的补充:“如此巨大的森林古树树木,经过十多年的堆放,应该已经干透了,正适合造船。”

赵武他们之所以断定是齐庄公所做的偷袭事件,是因为阳国的几介。老人都说自己亲身经历过齐军的入侵。他们虽然说不出具体的年岁但既然他们亲身经历过,也就只能是近十来年的事情近十来年,齐**队的动向,除了在齐庄公时代,由于晋国与齐国处于交战状态,所以不太清楚对方军队调动外,平常年代,齐军稍有移动,晋国人马上能够知道。

齐策微笑着插话:“主上刚才说“早生二十年,当称霸天下。”我看,用这句话夸齐庄公,过份了。齐庄公即使早生二十年,他也不可能称霸。因为如果他早生二十年,那么正是先元帅杂书存在的年代,那个时代我晋国名将辈出,当初欲缺、邵克存在的邵氏家族,敢以自己的领主武装兵车三百乘讨伐齐国。齐庄公要凑巧生在那个年代,他可只有被我们欺负的份儿。”

赵武微笑着补充:“没错。政帅当初以领主武装报复齐国,就是因为他出使齐国时,因为身体残疾小受到了齐国国君的侮辱与嘲笑,这么论起来,齐国几代国君都是喜欢玩闹的主儿,齐庄公不比齐国的先君强多少,当然,也没有差多少

齐策出身齐国人,虽然竭力为赵氏谋划,但赵武说话太损齐国他不得不维护一下自己的家乡。他摇着头说:“主上这就说错了,齐庄公虽然顽劣不堪,但他毕竟做到了齐国先君连想都不敢想象的事情:万里偷袭就晋国。并在我晋国孟门、修城门前附近堆砌武军尸首山。齐军的兵锋攻击到了曾经的国都绎城城下,这份功绩,齐国人以前做梦也不敢想象

赵武哈哈一笑,甩着马鞭回答:“哈,这位齐庄公真是一个傻大胆,如果让我带领军队,我是不敢如此大胆的中途要穿越几个国家。还要渡过汹涌的黄河,然后进入太行山隐藏行迹,在突然冒出,连续攻击平国本土的城市,”这种进军方式,简直令人不寒而栗,尤其难以想象的是,齐庄公带领的还是齐**队

晋齐交锋中,齐**队的表现虽然英勇,但最后却让人失望,齐国人在战争之初表现的非常有气节,也非常勇猛,但随后晋国人发现,原来齐国最勇猛的勇士全是纸老虎。只要表情凶恶点,他们国中数一树二的勇士,会立即举双手投降。

与之对应的是,楚国是大国,楚国将领以及猛士很少有投降的。他们战斗的时候,虽然也与齐国人一样韧性不足,不善于坚持与苦斗,但他们确实很难投降,很难低下自己傲慢的头颅。

赵武出言嘲笑齐军,他有这个资格。作为目前唯一击败了齐国与楚国的统帅,齐策有心想辩解,却发觉自己找不见论据支持:郭最、殖绰。这些齐国勇爵获得者,“勇士”的名称因他们而诞生,他们可谓是中华第一批“勇士”但在战争中。这些人不说是“争先恐后”却也“络绎不绝”的投降做了俘虏。

齐策抓耳挠腮想找点话题反驳赵武,旁边的潘党乐了。这次出巡的御戎潘党,此前一直表现的很低调。这时听到两人煞有介事谈论军事,潘党呲的一声:“人都说你是“天下第一将”说你取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胜利,无愧“天下第一将,的称号,但现在看来,你对军事还是一个棒槌。”

潘党说这话是评论赵武的,赵武有点不服气:“我知道你想说的是行么,但

潘党仿佛没听见赵武的辩驳。他自顾自的说:“楚人、齐人,甚至包括郑人,他们常说你的战斗方式变化多端,从没有一次重样的,与你对阵时总感到你用兵不可琢磨,但在我看来,你的所有战斗技巧总是一个路子:你就是一

圳冯龟的。每次战斗总是携带大量的辐重兵与辅助兵,把悔七…;械物资准备的非常充足,充足到足够同时应付两三场大战,然后,你会非常小心的保护着自己的物资补充线路,依仗自己足够的实力,欺负小国寡民。

齐庄公找上你,算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他在齐鲁大平原上被你的骑兵堵截,在这种占尽优势的情况下还能逃脱,只能说明你战术笨拙”其实,跟你战斗,想要击败你很容易,只要断了你的补给线,你立马会缩进乌龟壳里,再也不肯出动分毫。而反观齐庄公,万里奔袭,看起来仿佛灵性十足的人,这样一个奇思妙想的人,怎么笨到被你在平原上堵住?你真是狗屎运啊。

其实,当时如果齐庄公不急着回国。而是分兵威胁你的补给线,也许你明知道他的行军路线,也不得不放他走”我只奇怪,当时齐庄公的灵性到哪里去了,前后所运用的战略,仿佛判若两人!”

赵武还没有辩驳,齐策插话了:“可是,谁能够切断赵氏的补给线路?”

对于这个问题,潘党沉思了一会儿,承认说;“没错,你这厮就是属乌龟的,每次上战场,你携带的物资充足的让友军嫉妒,想要消耗你的战争物资。那需要付出足够的代价。

你运送物资的补充部队都是骑兵,以及车辆运输队,要想抓住来去如风的骑兵,以及快速移动的车队。需要大量的兵力组成包围圈在赵氏的富裕面前,列国诸侯都要羞愧。所以,当今天下间,没有人能令你将随军的物资,消耗到只依仗补给的地步;即使到了那一步,也没有人能追上你的快速补给部队,更何况,你这厮耍阴谋诡计,并不在齐庄公之下。”

说完,潘党叹了口气:“天下无人,竟使一异乌龟成为“天下第”

赵武哈哈大笑,得意洋洋:“战争。不光拼人力,还要拼财力,我就喜欢拿钱砸人,就喜欢用大量的金钱武装我的士兵、练他们屠杀技巧。以及体能,然后用数不清的物资跟人拼消耗战争的本质就是这样,谁敢不服?”

齐策微笑着解释:“昆潘党。你也就是身在赵氏,才看得清赵氏进行做战的基本技法”细论起来,赵氏对军事调动的保密程度远远超过同时代,齐庄公身在局外,怎能知道我赵氏的秘密?所以,若以结果论英雄的话,齐庄公依然是我主的手下败将。这“天下第一将。的名声,别人是拿不去的!”

潘党低头了:“没错,我耍是赵氏的敌人,恐怕也不会发现赵氏作战的规律恐怕也会像其它国家的人一样,觉得我们的战斗手法变化多端。齐庄公身在局外。感觉到赵氏移动速度奇快。他万里奔袭之后。当然想保住胜利果实,眼见得晋**队开始回援,他当然要以疾奔回国为主,他的应对正确啊。”潘党低下头了,赵武倒是想起一件事来:“昆。你说,你今后叫阳党如何?阳县这个地方孤零零的悬在森林里,仅仅派一个官吏去管理。恐怕这官吏不会费心经营阳氏,且官吏有任职期限,任期到了他会把职务交给平一任官员,所以让官吏管理城市,他们制定的发展规划就没有长远性,多数只顾眼前。

阳县原理赵氏本土,如果派军驻守,花费过大;不派军队的话。鉴于齐庄公曾进驻过阳国,我怕今后会有人有样学样”我有意把阳氏封出去,让领主自己去经营、守卫,现在齐策已经获得了黄河南岸的土地,似乎唯独你还没有一块合适的封地,你曾是楚国大贵族,到我这里多年还没一块封地,我现在把阳氏分给你,依仗你的勇力守卫这片土地,如何?”

潘党斜了一眼赵武:“刚才你谈论的阳氏开发策略很好,若阳氏这么发展,兴旺是可以预期的,但我担心一旦阳氏成为我的封地,你会不会让我负担修路的款项?”

赵武脸不红心不跳的回答:“依据领主法则,阳氏既然成了你的封地。你当然要承担修路的费用,怎么,你不想要阳氏?没关系,我回头问一问东郭离。”

“要,凭什么不要!”潘党斩钉截铁。

阳国在后来还有一咋。名字,称之为玉田其含义是:农田里生长的不是粮食,而是玉。

阳国的事儿有了着落,赵武倒是联想到另一件事,他马上问:“奇怪了,中行氏的大军怎么没有通过阳国北上?”

不要怪赵兴现在才想起询问中行氏大军的动向,作为一个现代宅男。其典型的特色是只关心与自己相关的事情,用句俗话说,就是注意力狭宪

这也是春秋贵族的通病。在这个时代,贵族们大多数只关心自己的领地,对三里之外,鸡犬之声相闻的邻居并不在意。所以赵武的话并没有引起家臣们的责怪,连一向喜欢与赵武对着干的潘党,也没有表示过多的诧异。弈旬书晒细凹曰甩姗不一样的体蛤

正文 第二百八十四章 我居然成了诱饵

伯州平是负责甲氏日常政务的,他听到询问上前回答:“第二军在邯郸补充了军械,他们直接奔东山皋落氏去了皋落氏有一条大路通向我们甲氏,大军沿着这条路行进,补给方便。龙腾小说网提供”

东山皋落氏垣曲县,商周为亘方,春秋为东山皋落氏部族。战国魏地称垣,西汉称垣县为赤秋强部,春秋早期,赤秋因受晋国压迫,曾东下太行而“伐邪、灭卫”;为此齐狂公率领郑、宋等华夏国抵御秋人“救邢安卫此后,赤秋还攻打过郑、东周、齐等国。在晋献公时代,一场宫廷阴谋使献公令晋太子申生攻打皋落氏,“尽敌而返。”

随后发生的事件就是晋文公重耳出奔到了白秋金发碧眼的白人部落,白秋人把美女叔魄嫁给重耳,季院则嫁给赵衰。而赤秋此后受晋国压迫不断北过,,再后来,赤秋部落被称之为“匈奴”。

然而,赤秋强部皋落氏,并不是炎黄之外的部族,上古传说认为尧帝时,皋落氏部族首领爷陶读音作五据”不可读作6北。乃黄帝之子少昊之后,又名咎辣,他曾是尧甫选定的继承人,乍是因为早死而未得到继位,所以皋陶与尧、舜、禹并列为“古代四圣”一皋陶的主要功绩,是制定了刑法和教育制度,帮助尧推行“五刑五教皋陶是在中国建立司法制度的第一人,被后人尊为“狱神中国的司法之所以叫“法”得名于皋陶的一头宠物,那宠物是头独角兽,名字就叫“法”。

东山皋落氏被晋国兼并之后,起初这块领地被赐给先元帅里克,但因为这块土地在晋献公、晋文公时代属于飞地,隔着甲氏有无数秋人部落生存,所以里克家族也没有对这片领地进行经营,等到了后来,里克家族在晋国的家族争斗中衰落下去,皋落氏更是处于被遗忘的地步一直到赵武开始开发甲氏。

无论是真实的历史还是现在的历史上,当赵武开始着手开发长治盆地的时候,已经被边缘化的里克家族遗脉开始找上赵武,他们本打算依附赵氏做附庸,但没想到国君对这片土地也非常的有兴趣此时,里克家族遗脉已经分化成“皋氏洛氏

而国君对这片土地感兴趣,是因为这片土地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一它本是后弊的故乡。更确切的说,它是后弊妻子的故乡。而后弊这位妻子有两种身份,其一是民间传说中的洛神宿妃,其二则是另一位神灵。即那位偷吃了后鼻仙药,奔向月亮的婶娥,”

因为有了国君的关注,皋落氏开始缓慢的发展,其中之一就是赵氏不得不修建一条大路,连同东山皋落氏部族。再后来,有了霸主国封地的身份,皋落氏逐渐吸引周围的赤秋部族定居,然后发展成一个较大的部落,兴建起自己的城市。等到了战国之后,皋落氏终于实现了他们最初的愿望,即:依附于赵氏旗下当作附庸。

中行氏带领大军不走阳氏,反而走了偏西的道路,也是时代的必然一好乒中行氏带领了一个整编军,约两万余人,这两万余人一天吃一斗粮,每天消耗的粮草就是两万多斗。而阳氏毕竟交通不便,粮草储存不多,选择阳氏这条道路,也无法提供足够的粮草,方便大军前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