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武幻轮回 > 第 42 部分阅读

第 42 部分阅读

“唉”

秦梦瑶亦知道楚离所言不假,闻言也只得悄然一叹,却是再无言语反对

将被本人打晕了的云流苏交给季姿暄安置好,楚离取出那道从贾似道府中取来的龙纹烫金卷轴,打开一看,这卷轴正是一道盖有理宗皇帝印玺的圣旨,其内容正是理宗废立太子的遗诏

赵禥看得神色连连变化,心中不由暗道幸运,这份诏明日早朝时若是出如今野堂,权且不论这诏的真假,单是它的出现,必将在野中掀起滔天巨,很能够会影响到朝中那些左右摇晃不定的大臣们最后的决议

赵禥沉声道:“徒弟,我们如今该怎样办?”

楚离淡淡道:“这诏虽然是理宗赵昀亲笔所,且盖有玉玺为证,恐怕贾似道得之不正,既是如此,我们何不将计就计?”

“将计就计?”

赵禥闻言不由沉吟起来,忽而惊呼道:“徒弟,您”

“九子夺嫡——”

对于熟知那段历史的楚离、赵禥二人来,很快便想到了一处

楚离悄然颔首,道:“若是将这废立诏改换内容,改为传位诏,那时贾似道纵是知道这其中有假,也只能默许了”

赵禥闻言大喜,只是片刻后却是担心的道:“徒弟,这圣旨白绢黑字,更有玉玺为证,恐怕不易作假呢”

楚离摇头笑道:“的确不易,不过亦不算难,且去倒一碗清水来,让为师变个魔术给们瞧瞧”

“魔术?”

赵禥、秦梦瑶闻言不由得一怔,旋即,赵禥转身一路跑了出去,片刻即回,手中端了一碗清水,心翼翼的放在楚离面前

“徒弟,这魔术与诏有关?”

赵禥望着楚离,心中却有些忐忑,半晌忍不住问道。

“看好了”

楚离悄然一笑,着将诏摊开铺在桌面,随行将那一碗清水平均洒在诏,随后,楚离右手捏出一道印诀,悄然拂过诏,登时,只见那诏的字迹居然歪曲变化,片刻后,有恢复了正常,但是其却是完全改变了,不过字迹却是半丝不差

赵禥、秦梦瑶二人看着这诏出现的诡异变化,两人神色都是不断变化,这怪力乱神之事却是深深震撼着两人的心神。

“真的变了”

半晌,赵禥不由失神的自言自语,忽而道:“徒弟,莫非会仙术不成?可是,这里应该是「武道位面」,而不是仙道位面,应该不存在仙术才对?”

闻言,楚离大笑,道:“这哪里是什么仙术,不过只是一个的障眼法罢了”其实,楚离方才所发挥的正是从太平要术「天地篇」中记载的一种幻术,楚离以肉体力在诏表面构成一层光膜,并留下肉体印记,使得人看到的诏,只能是楚离以肉体印记烙刻的文字

不过,这幻术并不能持久,十二个时辰之后,楚离的肉体印记流失,诏的内容又将恢复原样,不过这一刻距离早朝也不过两个时辰,而十二个时辰之后,大事皆已底定,有无诏已不重要了

武幻轮回第131章改换诏注释〖 w w w.h a o 1 2 3.s e 〗

第132章 朝堂之争

临安城

晓色朦胧中,从城里各处街道,有数火光渐渐向皇城方向会聚

在宫门前的广场,火光会聚,数百人依次陈列,立在御道两侧的待漏院中,不敢有丝毫喧哗,只是偶然有熟习的官员以眼神交流,传递心中的隐忧,毕竟这次朝会,每个人都能感觉得出它的不寻常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从东方天际撒落上去,宫门「吱呀」一声渐渐大开

“奉皇后谕旨,昔日朝会在「含元殿」举行——”

忽而,一个声响从宫门内远远传来,在整个皇城中回荡

话音方落,随着一声鼓响,百官踏过金水桥,依次步入皇城,沿途每个人莫不是面色庄严,步履稳重,不敢有丝毫懒散,谁也不知道在这宫门内外能否有担任纠察风纪的御史正盯着本人

穿过「紫宸殿」,百官只听得「轰隆」一声,久闭的「含元殿」中门大开,殿中燃起灯火,将整个「含元殿」照得透明透亮

这「含元殿」位于「紫宸殿」之后,并不常常开启,只因自高宗赵构以来,五日一次,或三日一次的朝会都是在「紫宸殿」中举行,只要遇到了正、至大朝会,才开启「含元殿」,而今,先皇方逝,新皇未立,一众朝臣莫不心中惶恐,这时再听得内侍宣旨在「含元殿」举行朝会,各人心中多少已猜出将会发生什么事情了

“百官入殿”

蓦地,一声高呼从殿内传来,文武百官闻言,整理衣襟仪态,依次缓步走入殿中

与「紫宸殿」相比,「含元殿」更显得宏伟辉煌,而殿中并未有太多的装饰,则更显得大殿内里的空间庞大,百官步入其中,顿觉得有一股本身渺的感觉,再加那高高在的御座,俯视着众臣,更彰显出皇帝无的威望

这时,御座前垂下一道珠帘,随之,内侍高声宣道:

“皇后娘娘到——”

话音甫落,谢道清缓步走御座,在御座右侧坐了上去。提供〖 w w w.h a o 1 2 3.s e 〗【“疯狂”获取更多章节】

“娘娘千岁,千岁——”

众文武百官山呼,跪地拜道。

“众卿家平身”

谢道清抬手道。

“谢娘娘”

众官谢恩,纷纷起身;贾似道位列百官之首,离得皇帝的御座也是最近,乘着这起身之机,低头向珠帘后望去,却恰恰见到谢道清的目光亦同时向本人望来,贾似道赶紧发出目光,若无其事的低头盯着阶前的一只铜鹤

这时,谢道清的声响从珠帘后传来,道:“先帝大行,新皇未立,哀家昔日代行天子事,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昔日朝会之议,便是立新皇之事——”到此处,谢道清停顿了片刻,眼神隔着珠帘在众臣身扫过,继而道:“先帝在时,已册封皇子赵禥为太子,依祖制,太子赵禥当承继大统,众卿家可有异议?”

百官闻言,莫不沉默不语,心中却纷纷揣摩着谢道清话中的意思,毕竟立新皇乃是大事,万一站本人错了地位,可是关系到身家性命、会掉脑袋的事情

谢道清见众臣无语,道:“既然众卿家无异议,那么哀家便要宣旨了——”

“娘娘且慢”

忽而,一个声响在沉寂的大殿中响起,百官闻之心头莫不一颤,这几日朝中风云变幻,文武百官皆已感觉到了风雨欲来之势,方才没人敢话,一则是在思量本人该站的地位,另一个重要的缘由则是不想做那「出头之鸟」,这时听到终于有人发话了,百官心中莫不长嘘了口吻。

谢道清闻声,眼神向百官之首的地位投去,问道:“丞相有何话?”

贾似道出班恭声道:“娘娘,先帝血脉尚在,为何废嫡立庶之举?”

谢道清闻言不由得皱眉,还未来得及启齿,忽而另一个声响冷笑道:“贾丞相先帝血脉尚在,不知有何凭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