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木迁的整个伏击方案最终完成,虽然,在平原地带上的确不易设伏,不过,木迁还是做到了,将这不能够变成了能够,在陆营集,木迁先垒尸以筑京观,其实就是木迁在「驻马坪」设伏的第一步,目的便是为了激怒阿里海牙,以木迁在鄂州之战中对阿里海牙的了解,一旦阿里海牙被激怒,性子便会变得极度的暴躁,如此一来,阿里海牙便会命令部队极速行军,而没有工夫派出更多的斥候,打探宋军的兵力布署,为本人的设伏添加筹码。
而后来的不战而退,却是木迁的娇兵之策,令得阿里海牙以为宋军还是与从前一样,不堪一击,显然,木迁的目的是达到了,甚至于,阿里海牙都不屑于派出斥候去搜索宋军败兵的踪迹,而震怒之下,却是一味的追击在宋军身后,连最根本的警觉都得到了。
木迁此次设局可以成功却是有几分运气在其中,需知行兵事地利、地利、人和不可不察,而驻马坪之战,地利虽有,却于木迁来并无助益,而地利更是半点皆无,唯人和尚可,不过,木迁却充分应用了阿里海牙的心情,针对其性情布下此弥天之局,将不能够变成了能够,正是符合兵法所云——兵者,诡道也,以能示之以不能,用而示之不用的精髓要义。
大战从午后不断持续到傍晚,单方多有死伤,不过,宋军在人数上占据相对优势,兼且士气正宏,因此在战阵中完全占据了下风。
阿里海牙看到身边的兵士越来越少,心中顿觉不妙,本人这次南取襄阳,只带领八千人马,昨日前锋营就折损了近千人,如今麾下剩下了七千人马,战到如今,阿里海牙初略估量已损失了一半左右,而宋军仿佛照旧源源不断的从五湖四海涌来,阿里海牙知道,再这样下去只会是全军覆没的结局。
“退”
阿里海牙只得无法的承受这个理想,随即组织身边仅剩的千余骑兵,向身后左侧翼前方,宋军兵力最薄弱处冲击,但是,在这战场上,阿里海牙的这千余骑却是转眼淹没在人海中。
“杀,杀”
阿里海牙在战阵中左奔右突,却恍如身陷泥沼,无法动弹,无论他冲向哪个方向,都会同时招来十数柄陌刀的攻击,即使是阿里海牙勇猛无比,但是面对这十几柄犀利的陌刀,也只是徒叹奈何。
这一刻,阿里海牙只觉得浑身力气无处释放,登时心中怒火冲天,大喝了一声,手中的「赤血金镗」迅猛向前横扫而出。
「当当当——」
随之,一连串声响爆起,沉重的金镗砍在马前的数柄陌刀上,瞬工夫,那几个陌刀战士不由面绽红潮,身如雷击,身形踉跄着前进数步。
而这一退,本来致密的「陌刀阵」立时出现了一丝缝隙,阿里海牙大喜,登时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时机,带领身后仅余的数百骑兵从这处缝隙冲了出去。
但是,在「陌刀阵」外,却是枕戈待旦的「疾风军」骑兵,看到这一幕,阿里海牙的面色骤变,心登时沉入了谷底。
可是,此时已容不得阿里海牙细心思索,身后的「陌刀阵」已转变方向,重新结阵,并迅速向阿里海牙这数百骑兵碾压过去,一旦两阵合围,那时,阿里海牙再想逃脱,却是难如登天了。
“大汗的胆小鬼们,随我冲出去——”
想及此处,阿里海牙蓦然大声呼喝,双手挥舞着「赤血金镗」,狂催坐下战马向「疾风军」极速冲去。
但是,令阿里海牙万分诧异的是,当这数百骑冲到「疾风军」阵前时,「疾风军」却并不迎战,而是突然从中分开,向两侧如潮水般退去,让出一条大道。
阿里海牙见状却是惊疑不定,旋即勒马驻足,却不敢再越前一步。
这时,从「疾风军」的战阵中渐渐走出一人一骑,行至阿里海牙马前十丈外停驻,那马上的骑士却是不屑的望了阿里海牙一眼,冷笑道:“怎样?大名鼎鼎的阿里海牙大将军就这么点胆量?”
“——”
阿里海牙闻言,心中不由得恼怒,狠狠瞪了那宋将一眼,喝道:“来将通名”
那宋将淡淡道:“某家杨破虏,奉我家大帅之命,恭送阿里海牙大将军回返「南阳」,阿里海牙大将军,请吧——”
杨破虏罢,驾驭坐骑向前进了几步,手中银枪一挥,让出路来,那神色却是对阿里海牙万分的不屑。
见状,阿里海牙登时面露红潮,怒火似乎从双眼中出来,宋军此举,无异于是对阿里海牙极大的欺侮,尤其是杨破虏这般神态,更是彻底点燃阿里海牙心中压制已久的怒火。
“、——”
阿里海牙气得仰天大叫,随即挥舞「赤血金镗」,打马向杨破虏冲杀过去。
速如疾风,转眼间已杀至杨破虏跟前,杨破虏面色一冷,手中银枪嗡的弹射刺出,正击中阿里海牙手中的「赤血金镗」,「嘭」的一声将其震开,而这一枪的反震之力,迫使阿里海牙向前进去几步,但是杨破虏并未乘胜追击,反而再次退开数丈,厉声道:
“阿里海牙,并非某家怕,而是我家大帅有令,昔日放尔等归去,阁下若要战,往日「南阳城」下,我再战——”
罢,杨破虏却是头也不回的退入阵中。
阿里海牙见状大怒,催马要想追击,却见一阵箭雨射来,阻住了阿里海牙的去路,阿里海牙虽心中怒火冲天,面对宋军的强弓劲弩却也只得作罢,旋即狠狠的瞪了阵中杨破虏一眼,转身带领一群残兵败将,从「疾风军」战阵中冲出,直奔南阳方向狼狈而去。
但是,却在这时,阿里海牙只听得身后传来一阵呼喊声,道:“恭送阿里海牙大将军——”
“恭送大将军——”
……
阿里海牙闻言登时气血盈胸,怒气灌顶,忽地眼前一黑,却是摇摇晃晃的堕下马来
更多到,地址〖 w w w.h a o 1 2 3.s e 〗
第149章 兵锋北指
‘驻马坪’大战,「烈火军」歼敌五千余人,最终只要千余骑随阿里海牙前往「南阳城」,如此战果真实是出乎一切人预料。提供〖 w w w.h a o 1 2 3.s e 〗
首战告捷,登时「骧龙军」上下士气为之一振,而远在千里之外的临安,当这一音讯传来时,满城惊动,其中更有不少祖辈父辈乃是随高宗南渡而来的人士,无不北望中原,思念故土,仿佛看到了克复中原的希望。
不过,朝堂之上的反应却是很安静,在赵禥看来,有楚离亲身出马督战,有这样的成功却是再往常不过了,反而,输了才是不正常。
驻马坪大捷后的第二日,「疾风军」、「豹林军」、「烈火军」相继推进至郑县、南关郡一带,这里距离南阳城已不足三十公里。
南阳素有南都、帝乡之称,乃五圣之故里,昔日诸葛武侯躬耕之地,在其《出师表》中,便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之句,千年工夫过去,昔日武侯的足迹早已不见,眼前只余下一片饿殍遍野的凄惨现象。
而南阳城久历烽火,城中百姓死的死,逃的逃,如今,已只剩下城中的蒙古驻军,至于南阳城周边三十里内,亦是人烟稀少,常常数里不见人迹,随着「骧龙军」的到来,这片区域内仅存的百姓亦纷纷弃家而逃,遁入山野之中。
「骧龙军」在郑县并未停留太久,午饭当时,兵锋直指南阳,估量天亮前便可兵临城下,不过,到了南关郡后,「骧龙军」却似偃旗息鼓,停驻了上去,只派出数百精骑,直奔南阳城而来。
登时,南阳守军不由得松了口吻,不过,宋军昔日虽暂时无攻城之意,却难保明日还会如此,于是,守城将领赶紧差遣飞骑前往亳州求援。至于阿里海牙,却是怒火攻心,至今苏醒不醒,这无异于给南阳守军将士们心头上雪上加霜。
南关郡县衙,楚离面前的沙盘已换成了「南阳」与「亳州」之间的地形。
南阳与亳州,二者相聚七八百余里,不似南阳与襄阳之间,一望无边,无险可守,而是多山川河流,路途不只悠远而且险阻重重,在楚离看来,亳州之兵想要西援南阳,却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抵达的。
就在这时,展风忽而入内禀道:“大人,南阳派往亳州的求援信使曾经出发了,年北海亲率『荒』字组曾经跟了上去”
闻言,楚离悄然颔首,目光却未分开沙盘,这按照真实比例绘制的沙盘,正是这两年来,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的产物,它将南阳与亳州之间地形的复杂,真实的反应了出来;楚离的目光在沙盘下去回逡巡,在沙盘上,可用于设伏之地,就有不下于五六处之多,不过都不是楚离想要的地方。
亳州蒙军统帅伯颜,乃是忽必烈手下有名的大将,其机智、用兵之手腕,绝非阿里海牙可比,乃是楚离在战场上也不得不正视的敌手,而楚离更置信,以伯颜之能,定然够看出本人的手腕和目的,因此,楚离并不打算用什么阴谋多端,而是真正的阳谋。
楚离在驻马坪放走阿里海牙,此时又兵指南阳,目的便是要将亳州蒙古军引出城高墙厚的亳州城,虽然伯颜明知到楚离的真正目地意图,但是,伯颜却有不得不出兵拯救南阳的理由
只因南阳乃是蒙古人钉在南宋身上的一颗钉子,一旦这个钉子被拔掉,蒙古人的阵线便会向北回缩,而且更是切断了东部大军伯颜部与西部大军阿术部的联络。
而一旦东西两部大军被分割开,势必会影响忽必烈整个南并吞宋的方案,因此,伯颜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必须得保住南阳,虽然,伯颜明明知道这是个圈套,却也不得不一头栽出来。
而在楚离看来,且不论伯颜如何反应,亳州援军在数日内必来,楚离想要在半途伏击援军,须得尽快制定出一个完美无缺的方案来,但是,这却并非易事,沿途那些可以用之伏击的地形,伯颜以异样看得出来,因此,必会步步心,不给楚离半点时机。
“传令下去,并进南阳——”
楚离忽而沉声喝道:“命令「豹林军」甲、丙二营攻东门,乙、丁二营攻西门,「烈火军」甲、丙二营攻南门,乙、丁二营攻北门,「疾风军」居中策应,机动行事,寻觅战机”
展风闻言却是沉吟,道:“大人,齐攻四门恐怕会激起蒙古军的誓死之心,那时想要攻取南阳,却是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不若「围三阙一」——”
楚离淡淡笑道:“「围三阙一」固然能消磨蒙古兵的斗志,但是,本帅真正的目的并不是要真的攻下南阳,而是要敦促亳州伯颜减速来援,若阿里海牙真的弃南阳而去,本帅倒真的无计可施了,这也是为何要将阿里海牙放回去的缘由”
‘围城打援’——才是楚离的真正目地之所在;想及此处,展风幡然醒悟过去,于是道:“大人,属下明白了”
楚离挥了挥手道:“赶紧去执行吧,围城之后,命令「断锋卫」紧守南阳周边各处要道,切断南阳与外界的联络,务必做到连一只鸟也飞不出去”
“是,大人”
展风恭声应道,旋即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