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传讲到这的时候,张大少爷插话问道:“肖大哥,既然熊廷弼是被东林党的人陷害入狱的,那魏公公怎么也会恨上熊廷弼呢?按道理来说,魏公公既然视东林党为眼中钉肉中刺,就不应该恨上被东林党陷害的熊廷弼啊?”
“没办法,熊廷弼没有王化贞聪明啊。”肖传苦笑道:“王化贞知道自己死罪难逃,又知道东林党的一部分也想杀他,就主动投向了魏公公,揭露了一些东林党人贪污辽东军饷的事情,让魏公公有了借口向东林党下手,所以魏公公当然得保他了。还有一点,魏公公最恨的东林党人杨涟和左光斗都站出来给熊廷弼说公道话,虽然这些人是良心发现,知道熊廷弼可能是蒙冤,可这么一来,魏公公恨屋及乌,当然想杀熊廷弼了。”说到这,肖传又神秘兮兮的补充一句,“还有,听说熊廷弼下了大牢后,又干了一件非常得罪魏公公的事,所以魏公公已经扬言,不杀他难消心头之恨。”
“熊廷弼又干了什么?这东西都快被杀头了,还敢继续得罪九千九百九十九岁?”张大少爷惊讶问道。肖传苦笑着一耸肩膀,答道:“这个我是听我姐夫锦衣卫指挥使田大人说的,他没说详细,我也没敢多问。上面的事情,知道得越少,脑袋长得越牢。”
张大少爷沉默不语,半晌才喃喃道:“复杂,真他娘的复杂!东林党有人想杀熊廷弼,又有人想救熊廷弼,魏公公本来不恨熊廷弼,后来又恨熊廷弼恨到想杀他,这其中的恩怨关系,怕是比一团乱麻还要复杂一些。”
“张兄弟说得对,上面那些复杂关系,我们这些小人物还是别参合的好。”肖传附和道。张大少爷沉默片刻,又问道:“肖大哥,那天牢不许探望熊廷弼,这又是为了什么?”
“这个倒不复杂。”肖传解释道:“熊廷弼下狱后,他的两个儿子来了京城想办法救他,又买通了一个叫蒋应旸的天牢狱卒,经常下到天牢去探望熊廷弼,商量如何逃脱牢狱。后来事情败露,蒋应旸被抓了,魏公公也下了命令,不许任何人探望熊廷弼,免得他和外面串供。”
“哦,这个倒好办。”张大少爷点头,又追问道:“那么肖大哥,你知道熊廷弼的儿子女儿现在住在那里不?我想去和他们见见面。”
“这个我真不知道。”肖传摇头,又说道:“不过我们东厂的其他人肯定有知道的,我帮你打听一下,应该没问题。”说到这,肖传又好心提醒道:“兄弟,不是大哥唠叨,熊廷弼的事,你最好别掺和进去。否则一旦出事,轻则误了你的前程,重的话——就得大哥想办法去天牢探望你了。”
张大少爷打了寒战,心说这个银子买来的锦衣卫大哥说的倒是实话,老子别熊廷弼没救出来,自己也陷了进去,熊瑚虽然漂亮,但怎么也没自己的脑袋漂亮,熊廷弼的事,老子最好还是别掺和了。
第十四章 路见不平少爷铲
(ps:在新书榜上接连被爆菊花,差点掉出榜单,请各位朋友支持啊。提供今日二更。)
肖传说话还算有信用,到了当天晚上,肖传就让人给张大少爷送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个地址——不用说,这当然是熊瑚兄妹在京城的住所了。可是已经大概了解了熊廷弼案来龙去脉的张大少爷却半点乐不起来,犹豫再三都拿不准是否去见上熊瑚兄妹一面,倒是张石头不知死活的大叫,“太好了,总算找到那只母老虎的下落了,少爷,我们明天就去找她们吧。”
“去找个屁!”张大少爷没好气的喝道:“上次在临清码头上的事,咱们可干得不地道,就这么去见她,还不是送上门去给她揍啊?”
“可少爷你来的时候不是说过吗?只要功夫深,棒棒磨成针,一定会有办法把姓熊那个小妞带回临清。”张石头不乐意了,质问道:“如果我们不去找姓熊那只母老虎和她那个温柔漂亮的丫鬟秀儿,那我们不是白跑一趟了?”
“谁说白跑一趟?”张大少爷转移话题道:“今天白天肖传不是已经来送信了,本少爷已经被内定为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
“真的吗?”张石头从一开始就对这件事将信将疑,狐疑说道:“那天进考场的时候,少爷你一个字都没写,怎么可能会中探花?依小的看来,那个肖传十有是来骗少爷你的喜钱,所以才胡说八道捏造了这个名次哄少爷你开心。”
“去你的,你小子乍这么多疑?你当人人都象少爷我和你啊?”张大少爷用扇柄敲了一下张石头脑袋,哼道:“你要是不信的话,明天你就去打听打听什么时候发榜,在什么地方发榜,到时候咱们去一看就知道。”说罢,张大少爷和身躺到床上,躲进被窝里继续盘算到底去不去见熊瑚兄妹了。张石头无奈,只好嘀咕着躺到另一张床上,“好吧,明天我去打听打听——肯定是骗人的,如果一个字不写都能中探花——那我也可以去混一个进士了。”
张大少爷营救熊廷弼的决心之所以动摇,确实是被肖传的一番话给吓的,但这也不能怪咱们的张大少爷胆小如鼠,毕竟咱们的张大少爷只是一个乡下土财主家的少爷,小有钱财却毫无权势,搅和进熊廷弼这样的滔天大案里,陷害熊廷弼的阉党和东林党两派,不管谁站出来,用一个小手指头都能把咱们的张大少爷捏成齑粉,张大少爷冒冒失失的掺和进去,不是找死是什么?所以咱们一贯自私自利的张大少爷胆怯之下,难免生出这样的想法——要不熊廷弼就别救了,等以后混上个一官半职,再想办法去救袁崇焕,还不是照样可以挡住满清鞑子入关?盘算着,在苏淮院连续奋战三天三夜疲劳过度的张大少爷逐渐进入了梦乡……
打定了主意不去淌熊廷弼案这道浑水,接下来的两天里,咱们的张大少爷就彻底清闲了下来,每天只是领着张石头在京城里到处游玩,欣赏京城风光,等待考场发榜。虽说期间张石头不断催促张大少爷去探望熊瑚兄妹,早些想办法熊瑚主仆弄回家中为妻,但咱们的张大少爷根本置之不理,每天只是吃饱了玩,玩累了睡,东游西逛的吃喝玩乐,倒也找回不少前世担任公务员时的感觉。
这一日正午过后,张大少爷主仆来到北京什刹海,准备欣赏燕京八景之一的银锭观山风光,谁曾想这对活宝主仆刚刚上到银锭桥,还没来得及欣赏湖光山色,桥的另一边就是一阵喧哗骚动,大堆游人飞快象蚂蚁一样聚了过去,张大少爷心知定是有事,便也领着张石头凑了上去。
挤进人群一看,却见一帮子家仆打扮的人正围着一个儒衫长袍的中年书生乱打,口里还乱骂不止,“小杂毛,吃了豹子胆了,敢拿假画到当铺骗钱?爷我揍死你!”那二十多岁的书生则死死抱着一个卷轴,一边躲闪着毒打一边委屈的大喊,“这副王摩诘的《雪溪图》是我的家传之宝,不是假的,是你们不识货!”
“原来是拿假画去骗钱被发现了。”张大少爷看出名堂,可目光一转间,张大少爷却又发现情况有些不对——打那青年书生的人全是家丁打扮,并不象是当铺伙计。不过虽然看出了这点不对,咱们的张大少爷却一向懒得管闲事,只是躲在人群中看热闹,谁曾想该来的麻烦始终都逃不过,那被打得鼻青脸肿的中年书生不堪毒打,竟然强忍着疼向张大少爷这边冲了过来,那十几个家丁也是嚎叫着追了过来,人群纷纷避让间,那中年书生走投无路,居然又将身藏到张大少爷身后,嘴里还叫道:“请兄台救我。”
“你又不是我大舅子,我干嘛要救你?”张大少爷心中有气,正想把那书生推开,那十几个家丁已经将张大少爷主仆和那书生包围。其中一个为首的家丁指着张大少爷的鼻子骂道:“小杂种,不想死就给老子滚开,否则老子连你一块揍!”
“操你娘的,你骂谁?”无缘无故挨骂,张大少爷脾气再好也按捺不住了,将手中春宫画扇一合,往手心一拍,指着那家丁的鼻子喝道:“光天化日之下,你们不仅行凶伤人,还口出恶言,辱骂无辜路人,还有没有王法了?大路不平旁人铲,少爷我今天管定这个闲事了!”
“好!”围观的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没办法,既然是游玩,当然是能看的热闹越多越好。那中年书生也是感动得热泪盈眶,向张大少爷哽咽道:“多谢兄台,多谢兄台为小生做主伸冤。”那帮家丁则勃然大怒,纷纷叫嚷道:“他娘的,小杂种吃了豹子胆了,敢管老子们的闲事?一起打!”
叫嚷着,那帮家丁撸起袖子就又冲了上来,可就在这时候,一队顺天府的衙役恰好闻讯赶到,及时把那伙家丁给拦住。为首的衙役班头威风凛凛的喝道:“干什么?干什么?天子脚下,首善之区,你们当街斗殴,想造反?”那伙家丁并不害怕,开始那个为首的家丁还兴高采烈的叫道:“差役大哥,你们来得正好,我们抓到一个卖假画的骗子。”
“卖假画的骗子?”那班头狐疑的上下打量张大少爷——很明显,咱们张大少爷身上那股子独特的yin荡气质已经在一瞬间就成功的抓住了那班头的眼球,背上了兜售假货的骗子嫌疑。还好,为首那家丁很快指着那书生叫道:“就是这个家伙,拿着王摩诘的假画到万源当铺骗钱,被我们发现要抓他见官,他就逃到了这里。”
“冤枉啊。”那书生带着哭腔喊了起来,“差役大哥,我这副画是真的,是我的家传之宝,只是我们兄妹在京城没了房钱和饭钱,所以才拿出来当了换钱,将来我还要想办法赎回去。”
“是不是冤枉,到了公堂上再说。”那班头冷哼一声,挥手下令拿人。那伙子家丁马上欢呼雀跃,个个都是一副奸计得逞的奸笑模样。事情到了这步,本来咱们张大少爷懒得管这样的闲事的,可那伙家丁竟然又不知死活的指着咱们张大少爷主仆叫了起来,“差役大哥,卖假画的还有两个同伙,也应该抓起来。”那衙役班头早就觉得咱们的张大少爷不象是好人,马上便点头道:“好,一起拿下。”
“他娘的,看来今天不给这帮家伙一点教训,他们就不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张大少爷终于动了怒气,冲着那衙役班头喝道:“很好,既然你不分青红皂白就随便抓人,那我就让你抓,不过我可先警告你,只怕抓我容易放我难!”说罢,张大少爷转向张石头,傲然喝道:“石头,马上去镇抚司衙门,给我那个当锦衣卫的大哥送信,请他到顺天府衙门来给我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