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异能古董商 > 第 8 部分阅读

第 8 部分阅读

这个世界难道真的疯狂了吗,看看东南各省的盗墓人,那简直就是夹着尾巴做人,生怕被国家发现。但是在祖国的大西北。却有着不一样的天地。

直到后来,乔迁才知道,真正比较有价值的墓地,县里的官员是给下面打多招呼的。哪个给我捅了漏子,老子就要收拾哪个。看来,靠山县的官员,是比较懂得官场之道。只要不触犯国家底线,适当的让老百姓有点收入,国家还是可以理解一个贫困到以盗墓为第三产业的县长的难处的。

所以历年下来,靠山县不过是出土了一些瓷器,玉器,还有就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金银货币。并没有什么惊人的稀世珍宝出现。

正文 第二十一章山村的鉴定会

第二十一章山村的鉴定会

乔迁答应了要帮赵喜将古董卖个好价钱,先不说看他们家祖孙三代都是住在三间房子里,就是看在赵老汉和乔迁父母的关系。提供这件事情乔迁就不能不管。

赵家洼实在是穷啊,赵喜在村里是村长,还算是比较富裕的呢,住的是三间大瓦房。其他村民,大部分还住在土坯房里面呢。一家小子娶婆娘,往往是一村子的人都来帮忙。穷的二十几岁的女娃娃,连一个大字都不认识。女娃娃嘛总是要嫁人的,上学做什么啊。这个是靠山县农民的普遍认识。甚至是大环境下大家都遵守的一条乡约民规。

农村的人都很朴实,对待乔迁一家都是非常的好,天京来的人,还是当年**派来的知青。那文化可大着呢。在赵喜的要求下,乔迁在村子里免费给大家鉴定古董。村民对乔迁小小年纪表示怀疑。农民就是这样,他怀疑你,就把表情挂在脸上,不会藏在心里,尤其是对待知道的客人,更是从来不做伪,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看乔迁是个小娃子,那就一定会怀疑他的能力,尽管乔迁是天京来的娃,但是怀疑还是要怀疑的。

在场院上,村民的怀疑,让身为村长的赵喜很是下不来台。***,赵喜也沉不住气了,他跳起来,站在主席台上脸红脖子粗的骂着说:“你们他娘的是傻了吗?咱们村就是因为没有人认识古董,在县城让人家坑了多少回。***你们是不是都忘了。老子今天把话撂这儿,今天谁他娘的不给我小叔面子,就是不给我赵喜面子、、、、、、文化,你们懂个屁,告诉你们,我小叔现在可是大学生。懂不懂,神童啊。要不是今天与老子的面子,我小叔会给你们看货。在天京,有大把的人拿着票子请我小叔去看货。他都懒的去。”

为了验证自己所以言非虚,赵喜还把乔迁的少年大学班的通知书拿了出来,嘿嘿,大红的印章,在村民的眼里可是神圣的,那就是官家的代表啊。这个印章,看来比县里的要大,这大学一定小不了。

主语乔迁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那是和大学课本一起放在书包里,才被乔迁带到赵家洼的。被赵喜发下后,赵喜向自己儿子脸上啪啪就是来年感下,笨蛋,看人家天京的娃娃,和你一般大,现在都上大学了,不争气的东西,往后可要好好的学啊。

“天京的娃子就是厉害啊,我们那娃,和这个天京娃差不多。但是现在还在小学溜西瓜皮呢。”一个村民感慨这样说。

溜西瓜皮,意思就是留级。一旁的另外一个村民,大概是和讲话的村民有点矛盾。立刻嘲笑说:“就你家那娃,一个月下来,连aoe都认不全,还好意思和天京的娃娃比。你也撒泡尿看看你的脸。”一言不合,两个人可就要撸了袖子干架了。

赵喜那个气啊,你们把我们赵家洼的脸都给丢到天京去了。他大含一声:“狗剩,二蛋,你们他娘的是不是皮痒了,信不信老字将你们两关到洞子里去。”赵家洼外面的山上有的山洞,在文革的时候,那是预备关地主、走资派和特务的地方。但是县里来人一看,全村上下,穷的是叮当山响,别说地主了,连粮食都快没有了。全部是清一色的贫农,连个一中农都没有。所有人祖上八代都是贫农,绝对的根红苗正。后来,甚至工作队带来的口粮都被农民给分吃了。自此以后,就再没有人想着来赵家洼开展伟大的文化革命了。

于是,那个洞子,就有了其他用途。村民进山打猎的时候,捉到的野兽幼崽都是关这这里养着,等冬天再开荤。还有,那就是村里的二流子懒汉,同样是有机会进去享受一番的,赵家洼历来的懒汉二流子,凡是进了那洞子的,出来都成了勤劳的庄稼人,从来没有人想进去第二次的,比那监狱还管用,懒汉可不犯法,监狱可关不着,但是,赵家洼的懒汉,就都是要进洞子的。

所以,赵喜提了洞子,那就表字他现在非常的不爽,想找其他人的晦气,想往洞子里关上个人。这个时候,大家都老实了。赵喜很满意的看了看下面的村民的表现。感觉到自己这个村长的面子上很是光彩,我在这个赵家洼的一亩三分地上,还是有一句算一句的。我赵喜的小叔,那自然更是有一句算一句。

天京大学,那可是天子门生啊。让天子门生看看货,那一准的错不了,乔迁要是知道他们只人天京大学的印章,那还不给气晕过去啊,可以说,北大物理系的研究生,拉出来,在古董的鉴定方面,都不会比潘家园一个练了四年地摊的人高明,不为别的,隔行如隔山而已。

不多久,有人搬来了桌子和椅子,对待乔迁那个非常的恭敬,客气的请乔迁坐下,然后有一个扎着麻花辩的姑娘,端来了一碗红糖水,那姑娘看了乔迁一眼,似乎是有什么话要讲,但是红了红脸。终于没有讲出来,飞快的逃跑了。

村长的小叔,少年大学生,那就是神童。文曲星下凡啊。在农民看来,上了大学,那就是文曲星下凡。这样的人,那就怠慢不得了。所以,还有几个村里的张者陪着乔迁坐在主席台上,、。乔迁那个别扭啊,就别说了。他和这些满青出生发人,根本就没有共同语言。

村民们将自己家藏的十分严实的宝贝一一拿了出来,个个都是小心翼翼的,拿在手里。生怕是一个不小心,失手摔在地上了。

不过乔迁只是站在主席台上大约看了一眼,就知道为什么文物贩子给村民的价钱是那么的低了,根本没有什么好的货色。那么价格自然就高不上去了,瓷器,大部分都是明清时期民窑的产品。做工粗糙,上釉不均匀是重要问题,大眼一看,光泽度都不够,那么,文物贩子就很难给你高的价格了。

但是,人家高高兴兴的来了。也不能太打击人家的积极性不是。怎么说还是明朝的东西,还是能卖几个钱的,所以,乔迁揣摩了文物贩子的心理,想着自己是外贩子,最多能给多少钱,然后尽量合理的范围里,给个高价。这个合理的范围,那是指,文物贩子用这样的价格卖回去,虽然不会赔钱,但是亦赚不了多少。但是其中的利润,刚刚好让文物贩子不能舍弃。这样的价格,就是合理的价格。或者是叫内部价,意思是古董界的内行定的价格。通常,这样的价格,是很少能改动的。但是,制定内部价格,那是要有很专业的眼光,非常了解国内的行情。

好在,潘家园市场,天南地北来的客商不少。乔迁对各地古董的行情好是比较熟悉的。所以,他制定的价格,再往上涨的几率已经非常小了。

不是吧,乔迁看了几件古董以后,非常吃惊的发现,一个村民带来了一个很奇特的东西,至少乔迁是没有见过的。

正文 第二十二章 你……

第二十二章 你……

咦,奇怪了,看了看桌子上放的物件,这个是一个叫赵馒头的村民拿过来的。提供他老子怕他挨饿,所以就给他取了个赵馒头这个别致的名字,实际上,赵馒头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虽然没有象他的名字一样天天吃馒头,但是靠山县一来不用交公粮,二来国家有救济。所以,赵馒头也没有挨过饿。

就是整日的吃粗粮,啃窝头,赵馒头还是长的很富态,脸型活象一个馒头一般,只是,这个馒头上有五官而已。用赵喜的话讲,赵馒头是那种没心没肺的一类人,心宽体自然就胖。就是喝凉水,赵馒头依然是会长膘的。不过,正是因为没心没肺,所以小伙现在二十三了,还没有结婚呢。在城市二十三没有结婚的多的是,但是乔迁是知道的,在农村,要是一个男的,在二十三还没有结婚,过了二十四,那就不好找老婆了。要是找不到老婆,那简直就是大逆不道,是很不孝的表现。因为,在农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不结婚,那就不会有后,没有后,那自然就是大不孝了。哎,封建思想害人不浅啊。

但是,在回去的时候,乔父告诉乔迁,在农村,因为种地要劳力,在一个家庭,一个男人的儿子多了,就表示家庭的劳力就多。这个家庭在村子里的地位就会高。而男人以后养老送终就有了依靠。这个,和城市的具体情况不一样。城里人有退休金,有单位报销医疗费。但是在农村,一个人年纪大了,那就全指望儿子了,所以,农村的孩子多,而且一定要有男娃,并不是一定要和国家的计划生育对着干,情况不同而已。

说起来,赵家洼的人都是从陕西迁移过来的人,大多数都是赵姓一族,这个赵馒头就是赵喜的一个本家堂兄弟。他今天拿来的是一个生了锈的长长的铜家伙,头步有个尖尖的突起。看样子象是商朝时代晚期出现过的一种祭祀用的器具。这样的玩意,乔迁感觉洛阳博物馆好象有一件类似的古董,要真是这样的话,那就不是用钱能衡量的了。绝对大熊猫级别的国宝啊。只是不过生锈生的太厉害了,乔迁也很难看门道来,要是能除去上面的铜锈,那就好说了。

眼下看不出来是什么物件,不过按照乔迁的推断,不是商朝的,就是周朝的。总之很值钱就是了。这个的古董,还是值得乔迁用一下他的异能来看一看究竟的。

赵喜见乔迁看了半天还没有讲话,同刚才看一眼就知道是什么货的情况很不一样。于是就在一旁问:“小叔,你看这个是不是一个宝贝。”乔迁在鉴定前几个的时候,报了价钱,可不县里的文物贩子给的多。有两个人不相信,乔迁当场就从口袋里拿了一摞钱,将两个人的一个玉佩,一个铜壶给买了下来。

乔迁临行的时候在银行取了八钱多多块钱,倒不是要去赵家洼显摆,而是怕万一自己遇到什么古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