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骗子世家 > 第 27 部分阅读

第 27 部分阅读

甄永信稳了稳神儿,把事先编好的话,背书一样说了出来,“报告师长大人,小人是东北辽南人,家境小康。自打日本人占领辽南,家乡父老便成了亡国之民。小人心有不甘,却报国无门,因清庭实在没有指望了。日前风闻革命党人在南方反清救国,小人才见到了希望。于是变卖了家产,凑得现银两万两,直奔广东来,想为革命尽绵薄之力。”

听到两万两现银,陈师长眼中就放出光亮,脸色倏地温和起来,连声称道,“忠义之士,勇气可嘉。”跟着又问,“两万两银子,一路上带着可不容易啊。”

甄永信见时机已到,从贾南镇怀中取过衣服,撕开衣袖,从中取出银票,敬献给陈师长,“请长官查收。”

陈师长接过银票,看清上面确是两万两,嘴角不再紧绷,松驰下来,又开始了夸奖,“真是国之栋梁啊,我四万万五千万同胞,若能十里有一,像仁兄这样,革命何患不成功?列强岂敢欺凌于我。人才难得呀。”陈师长冲着身边的军官感叹。

类似的话重复说了几遍,问甄永信说,“不知二位接下来有何打算?”

“小人散财报国,已是毅无反顾,如今找到革命的队伍,如承不弃,愿效犬马之劳。”

“好!”陈师长霍然站起,“革命就需要这样的人才,陈某人想招纳的,就是这样的仁义之士。我看这样吧,先委屈仁兄,到军需处挂个职,任军需少校副处长,”说着,转头问贾南镇,“这位仁兄是……”

甄永信赶忙说,“是小人的家仆,愿随小人共赴革命。”

“噢,义士,这样吧,就让他做你的副官,仁兄意下如何?”

“多谢大人栽培。”

人事安排妥当,陈师长转身问旁边站着的军官,“你的新兵连训练得怎么样啦?”

那军官立正报告,“一切进展顺利!”

“好,要抓紧训练,革命正亟需人才。”嘱咐了一句,又说,“你去把军需处长李六序找来。”军官说了声“是!”转身出去。一会儿功夫,带着另一个军官进屋。这军官身材偏矮,微胖,生得细皮嫩肉,双眼皮,颇有女人相,两目有神,眼珠子转动极快,像枝头上机警的小鸟。陈师长见人进来,就开始吩咐,“李处长,这位甄义士,是我安排给你的副手,他新来乍到,不谙军务,待会儿你带他去换了军装,这段时间,先领他熟悉一下军需事务。”

李处长立正应了声“是!”领着甄永信二人下去。几个人来到军需库,打开库门,按二人的职级、身材,分别配给了两身合身的军装,每人一把德国造二十响驳壳枪,接着又给二人安排了住处,在军需处为二人添置了办公桌椅。因为是师长亲自吩咐的,李处长不敢怠慢,一切都办得熨帖。看看事情已安顿好了,李处长就亲自给二人沏了茶,坐下和二人闲谈。这时,甄永信才发现,李处长虽面善,却不会笑;说话声音不高,却让人感觉是发自肺腑的交心话,这让甄永信想到了贾南镇在杭州结识的表子春江月,便相信此人城府极深,不敢等闲应付。

“像甄兄的职位,一般士兵做得好,没个十年八载的,是熬不上的。”李处长低声板着脸说,话里却隐含着对甄永信的恭维,“足见师座对甄兄的器重。往后,这军需处一应事务,还需甄兄帮着拿主意,师座那里,少不得甄兄多多美言才行。”

甄永信知道这李处长在探他的口风,笑了笑,说,“处长言过了,刚才师座已交待清楚,再三叮嘱我是来给处座打下手的,再说,兄弟素来不识军务,还需处座多多指教才是,怎么说起见外的话来?兄弟是个直人,往后相处,难免有冒犯之处,处座只管指教,不需客气。”二人又扯了些闲淡,觉得相互难见底细,便托辞离去。〖/odules/article/packshow.php?id=26110

骗子世家txt下载〗

第十七章(3)

!!!!夜里在灯下,贾南镇摆弄着驳壳枪,兴奋异常。“哥,这人啊,真怪,走出家门闯江湖,真的就跟做梦似的。想当初,在东北,小打小闹,饥一顿饱一顿的,哪里会想过,有朝一日,还能弄把枪背着?可自打结识了哥哥,不要说银子啦,更别提山珍海味,光是见过的世面,兄弟就知足了。官差也干过,如今又做了军官,舞枪弄炮的。”

“先别乐,”甄永信沉着脸应着,“这军营中,水浅王八多,不是好玩耍的地方。”

“怎么,哥的意思是……”

甄永信将食指放到嘴唇上,示意他放低声音说话,“哥是凭这个吃饭的,”甄永信指了指脑袋,“舞枪弄炮,岂是哥的强项?眼下只好随遇而安,虚与委蛇,记着,这阵子,你不可多与人接触,话要少说,事要多听,凡事看我眼色行事,不可鲁莽。”

贾南镇知道,甄永信又要有大动作,便紧起精神,小心行事。

第二天下午,新兵连搞打靶座训练。李处长撺掇甄永信二人去靶场过过手瘾。贾南镇听了教官的指导,举枪就射,噼哩啪啦,一梭子弹瞬间打光。甄永信举枪瞄了一会,扣动了板机,子弹炸响,手都震麻了,便不再射击,退下子弹,送给了贾南镇。贾南镇得意得像个孩子,举枪又是一通乱射。

走出靶场,一个下级军官等在门口,见甄永信二人走过,迎上前打了个立正,行了军礼。甄永信看时,原来是昨天在城门口遇见的军官,左手拎着昨天抢去的包裹,难为情地责怪自己有眼无珠,得罪了师座的红人,今天是特地赔礼道歉来的。甄永信笑了笑,指着包裹说,“弟兄们平日里辛苦,不知者不为过,一些碎银,权当弟兄们的酒水钱了,不需还了。”那军官执意不肯,非要把包送还才行,一再哀求甄永信别把事情说到师座那里。甄永信只好接过包裹,答应了那军官的求情,年轻军官才肯离去。甄永信拍了拍包裹,看着李处长说,“这可是倘来之物,走,喝酒去。”说完,拉着李处长去找酒家。

军营里杂事不多,二人很快适应下来。白日里除了应付些许事务,闲下来时,二人就看看报纸,读读闲书,品品闲茶,遇上休息日,二人就到城里各处走走。福州地处闽中,商贸兴盛。城区不够宽敞,可游览的地方不多。闽地方言,聱牙难懂,走在街上,形同身临异邦,时间一长,二人连街也懒得去了。

月底到了,军饷拨发下来。军需处忙碌起来,为各部门做帐核算。帐簿做好,李处长拿去给师长审批,一个时辰后,李处长又把帐簿拿回来,为难地说,“做冒了,师部公务开销,都是师座筹措来的,没把这部分打进核算里,这些钱都要还的。”一干人员只好从军饷中把师长筹措的钱扣除,再重新核算做帐。甄永信心里清楚,这是师长想法儿在剋扣军饷。帐目重新做好,师长就签了字,开始向下发放。按照职级,甄永信领到一百块大洋,贾南镇职级低,只领到五十块。

领了军饷,手里有了钱,平日里提头带枪混饭吃的兵爷们,就管不住自己了,三五一伙地到街上找地方扔钱。一时间,兵营里每天都能闻着酒味。

找准一个机会,趁师部没有外人,甄永信求见了师长。师长正襟危坐,面无表情。见到甄永信进来行了军礼,铁着脸问,“有事吗?”

“一点小事。”行完军礼,甄永信从兜里掏出饷袋,恭恭敬敬递到师长身前的茶几上。

“呕?这是什么?”师长指着饷袋问。

“卑职这个月的饷钱。”

“这是为什么?”师长一脸茫然,“嫌少?甄副处长,军饷是按职级发放的,有严格的规定,不是我想给多少就能给多少的。”

“师座想过了,”甄永信解释道,“师座,卑职变卖家产南下,投身革命,可不是为了赚钱来的,图的是国富兵强,匡复河山,有朝一日,驱逐列强,兴我中华。说实话,如果为财,卑职只要保住家产,一年进帐,不下万两,何必历辛受苦,冒着风险当兵赚钱呢?卑职素无嗜好,平日里聊无开销,一个月有两块大洋,足以应付,身边带着钱也无用,听李处长说,师部公务开销超支不少,都是师座个人出面筹措的,卑职想把每个月剩余的钱,捐给师部,不知师座能否成全。”

“这如何使得?”师长站起身来,情绪激昂,“当兵打仗,提头带枪的出生入死,就是为了养家糊口,你也是有家有室的人,总不能让一家老小饮露喝风呀!”

“师座请放心,家中所剩产业,足够一家老小开销,师座不必惦记,眼下卑职身赴国难,不计较个人得失,还望师座成全才好。”

“义士,真乃义士!”师长急走过来,双手搭在甄永信肩上,摇了两下,“人才难得呀。我四万万五千万同胞,若能十里有一,像仁兄这样,何患我中华民族不能早日崛起。”

甄永信想起来,类似的话,第一次见到师长时,曾听他讲过,那时他献的是两万两银子,而这一回所献,只不过是九十八块大洋,便猜想,这句话,在师长接受献金时,已被说滥了。而参加革命党,也无外乎学说这样一两句口号就行。

“我马上传嘉奖令,号召全师官兵向你学习,让那些天天为了军饷满腹牢骚的人看看,什么才是中华民族的精英。”

“千万不可!”甄永信一时吓得脸色煞白,忙劝止师长,“卑职所做,实为力所能及。而弟兄们提头带枪的浴血沙场,也是为了讨个生路,如今一旦要他们像我这样,不光会断了弟兄们的财路,令卑职招人忌恨,也会引发弟兄们违犯军规,还望师座明察。”师长眨巴了几下眼睛,说,“理儿是这么个理儿,只是仁兄如此雄心宏愿,煌煌大义得不到宣扬,本座确实心有不甘。”

甄永信赶紧接话,“难道师座没听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知己者容。卑职之心,能获师座相知,便死也知足,哪里还求亮晒于光天华日之下。”

师长沉吟片刻,叹息一声,“咳,也罢,只是往后,仁兄要留足己用,实在多余,再捐。千万不可亏着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