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我从前就在一家小酒馆干过跑堂,成亲后就回家种地了,当时也学过那么几个字,大多认识就是不会写。”罗江面不改色地说道。
可不是干过吗,上到星级酒店,下到学校门口的小餐馆,罗江都打过工,中西餐礼仪熟稔于心。
面对着掌柜怀疑的眼神,罗江又补充道:“报菜名我也行,您听听,本店的菜色有脆皮乳鸽、白切鸡、野笋炒肉、蜜汁火方、碧螺虾仁、粉蒸肉、油爆虾、干炸响铃、枣泥拉糕……”
罗江一口气把刚才听到的几十个菜名全报了出来,连顺序都不带错的。
“咦,你是怎么知道我们酒楼的菜名,还记得这么熟的?”一个声音突然从后面传来。
罗江转过头,看到一个眉目俊朗身穿绸衫的男子,大约二十来岁,正略带惊讶地望着他,显然是听到了罗江刚才跟掌柜的对话。
“二少爷!”掌柜的看到这男子后,连忙走上前叫道。
被叫做二少爷的人朝掌柜点了点头,又看向了罗江,还在等他回答。
罗江眨了眨眼,对男子身份大概有数了,就回道:“刚才进酒楼的时候,听到那边那个小二哥报了一遍,就记住了。”
“听了一遍就能记住?你以前来过我们酒楼吗?”那二少爷和掌柜的都一脸惊奇,那几十个菜名虽然不算特别复杂,可要记住也是要花点时间的,以前的跑堂有些要花两天才能记全呢,何况罗江只听了一遍,连顺序都不带错的。
“不瞒这位公子,在下家贫,这酒楼是第一次来。至于听过的东西,短时间内能记住个八九不离十。”罗江从容又不失礼貌地回道。
那二少爷越发惊奇了,若真如罗江所说,这么个人才是怎么想不开回家种地的,最奇特的是罗江的气质和谈吐跟他的外表十分不搭。
这二少爷本来是约了人来酒楼谈生意的,没想到碰到罗江这么个有意思的人。他想了想,对掌柜的说:“刘叔,让他留下吧,交代他一些需要注意的事。”
掌柜的点头答应,待二少爷上楼后,转头对罗江道:“咱们东家姓方,刚才那位是东家的二少爷,这次是来文溪县巡店的,能让二少爷留下你,你这后生走运了。”
“那还不是托了刘掌柜的福,您看我什么时候能来上工?”
刘掌柜笑着看了罗江一眼,心想这人能留下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自己也算眼光老辣了,到底还是以貌取人了,这后生哪是憨厚老实的,分明是个聪明圆滑的。
他让罗江先歇两天,等伤口不显眼了再来上工,又交代了需要注意的地方,就让罗江先回去了。至于工钱一个月1200文,这在县城的酒楼算是最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