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一家子。
“娘啊,你这跟着大江一去县城就去了这么久,我们想去看你也不容易,你看要不以后还让我们跟在你身边伺候吧。”钱氏红着眼睛说道。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真的有多孝顺呢,也不知道当初是谁不愿意伺候罗母来着。
“大嫂,县城离咱们村子也没多远,你想去看随时都能去,没人拦着你,这么些年也没见你上过门,现在来装什么孝顺!”白氏讽刺地说道。
要知道这些年给罗母喂饭喂水、洗衣擦身、端屎端尿的人可都是自己!罗江的要求还格外的高,每天回来都得去罗母屋子里转一圈,见罗母干干净净,精神也好才能放心。
想起这些白氏就一把辛酸泪,伺候个下不了床的病人,她容易吗!罗母能恢复成这样,全是自己的功劳。
眼看着罗母现在已经能走了,钱氏想来摘桃子,门都没有。
罗母心绪复杂地看了罗大山和钱氏一眼,这些年她也看明白了,真正孝顺的只有大江。
从前她跟着大房一家过活,也是没少为大房付出的,结果生了病就被钱氏硬推给大江,她每每想起也很是寒心。
现在看大江家有了钱,这钱氏又想靠上来了。所以罗母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就让白氏扶自己回屋了。
罗大山两口子尴尬地站在原地,不知道说什么好。
罗江开口道:“大哥大嫂想要继续跟在娘身边伺候她也不是不行,只是娘每个月光吃药补身体就要花3两银子,大哥还是先跟我平分了药钱,再说尽孝的事吧。”
钱氏一听,3两银子?这是每天吃的什么山珍海味,他们哪里出得起这个钱,她直接拉着罗大山要回去,一边往外走一边说道:“娘,等你收拾好了我们再来看你。”
罗江没再管他们,而是拿出了50两银子,看着跟过来的村长说道:“村长,我这几年在外面侥幸挣得了一点银钱,当然跟富裕人家比还是差远了,这50两就当我为村里的族学尽的一点心意。”
村长很是欣慰,拍着罗江的肩膀道:“大江啊,我替族里谢谢你,你是个好的,你娘有你这个儿子,是她的福气。”
很快村里人都知道了,罗江给族里捐了银钱的事。他们看大妞几人穿着谈吐都变了很多,深刻地意识到罗江家是跟从前不同了。
几个好事儿的妇人逮着机会对白氏道:“大柱娘,你在县里是不是过得穿金戴银、山珍海味的日子?”
“看你身边还有个婆子跟着,你平日里是不是像大户人家的夫人一样,什么都不用做,等着人伺候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