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先拿了新得的首饰送给梅芳,再提了一嘴今儿蒋氏送来的慰问信,“梅芳啊,家里的男孩吃穿用度都是充裕的,你如今是大姑娘了,不好总往前头走。若是只有自家兄弟倒是没什么,但如果有个外男,别人指不定怎么误会你。”
发现蒋氏在信中只字未提膝下的两位女儿,苏氏就明白,蒋氏是暗示亲事作罢。她和蒋氏三十几年的情谊,互相都很了解,做不成儿女亲家,继续当朋友也行。
早前纵着梅芳去前院,是知道和孟家的亲事十拿九稳,如今蒋氏都暗示了,苏氏只好提醒下梅芳。
梅芳最期待的就是和孟家的亲事,可母亲让她别去前院,话里的意思已经够明显。
不能和孟家结亲,往后该怎么办?
即使是大热天,梅芳这会的手脚也凉得厉害。
过了好一会儿,梅芳才开口道,“我只是看哥哥们读书辛苦。”
苏氏瞧梅芳抿紧唇,她也有少女怀春的时候,往边上瞥了眼,李嬷嬷带着屋里的丫鬟们都退出去了。
“孟家向来和林家交好,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孟夫人没有结亲的意思,我们是女儿家,总不能上赶子贴着热脸去求。”苏氏握住梅芳的手,发现梅芳手冰得厉害,有些心疼,“没了孟家的亲事,以林家的家世,还是会有好男儿的。你还没有及笄,不用着急。”
林梅芳恨不得咬断牙咽下去。
什么叫不用着急?
如今她身世大白,京城的人都在看她笑话,哪里还有好人家愿意要她。
而且满京城里放眼望去,再没有比孟家更好的儿郎,本来唾手可得的亲事就这么没了。她好恨,要是竹芳死在外面多好,为何偏偏要回林府和她抢位置。
即使心里再不情愿,林梅芳也不敢在苏氏面前表现不满,只能依偎在苏氏怀里低声抽泣。
苏氏一连三叹气,却也无可奈何。
林梅芳哭了好一会儿才走。
李嬷嬷进来时,看到夫人脸色有泪痕,拧湿帕子递给主子,“方才四姑娘来了一趟,说给您炖了新的汤,不过知道三姑娘在屋里,便没有进来。汤在小厨房热着,您是这会用,还是待会呢?”
苏氏听到叶欢来过,有些意外,“让小厨房端来吧,不过竹芳过来,怎么不进来呢?”
“怕打扰您和三姑娘说事吧。”李嬷嬷低声细语,“奴婢瞧四姑娘虽然单纯,却也谨慎,重新换一个地方生活,总是会害怕不小心犯错。”
苏氏听得心揪揪地疼,“怪我当初不够仔细,让那贼婆娘得逞,害了我好好的女儿。”
“这事怪不了夫人,您生产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