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刘晴媛家里的电话被她霸占着,不是别人打进来就她拨出去。
第一个打通的是顾侨安,这货报喜来了:“晴媛,除了数学太难,其他我考得还不错,总分511,加上民族风就是531了!”他这样的成绩当然不能算优秀,可是已经超过去年理科一本线,按照今年的难度,一本线肯定会降几分,自己好歹踩在一本线的尾巴上,自己很满意这成绩,“昨晚11点多才查出来的成绩,晴媛你呢?肯定高分了!”
“晴媛吗,我是孟芳芳,悲剧了,堪堪490,估计上不了什么好学校了……”
“大青圆子,我刚刚查出来自己的成绩,加分601,你咧?”
“有没有搞错,累死累活考出来的分数还没你一半多!!!!”
“晴媛吗?是我,张淼淼,576,还不快自动报分数!”
“我晕,本来以为自己牛气了,跟你一比简直泥牛入海小巫见大巫!”
成绩出来,必然得几家欢喜几家愁。
“呜呜,太可怕了!有一天晚上,我一夜睡不着觉,迷迷糊糊之间怀疑这一切都是在做梦,梦醒时发现自己回了高考考场上,忽然场景一换,却看见有一个人站在3年来一直不屑的本地任何一所一本学校面前,瞬间变成了丐帮一员,仔细一看,那个乞丐就是我自己,我就吓醒了,太吓人了!”
那种患得患失的忐忑刘晴媛当然知道。
害怕3年来的努力欢笑激情,都化成流水,永远无法收复……
这整个暑期生活里,绝望与希望相伴,消沉与兴奋交织。沉重的心理负担是一副卸不掉的枷锁。相信,沉浸在紧张中,揣测着高考与高中三年的意义,并不是一种浪费,反而是一种对自己即将逝去的幼稚年华的再体验。暑期里,很多人仿佛又经历了一次高考。
不过,考到刘晴媛这个分数段,那一本厚厚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上边儿琳琅满目的学校与专业其实已经没多大用处了。她再次遇到和文理分科时候同样的迷茫,全国上百名校,上千专业,五花八门。不能选择的时候痛苦心酸,选择太多也是纠结迷茫。踩线的分数填志愿固然棘手,然高分时目光基点不一样,想要的也在更高的位子。所以说,不管到达什么样的高度,烦恼尽各不同,但是凡人自扰都是一样的。
想想上辈子的尴尬,现在总是好太多了。那时候想去古都的x1学院,爸妈一口否决挂”学院”尾巴的,师资力量大多不咋地!想去最北的黑龙江x2大学欣赏从未见过的冬日雪景,爷爷奶奶一声长叹那地方太遥远了!又还想去广东的x3大学y分校,想着广东经济发达,观念超前,就业前景好,老师善意提醒这学校的名字一听就给人一种三本院校的感觉,再者广东压力也大!他们都劝自己留在广西,可是自己怎么愿意?那时候心里就想着一辈子也许只有这么一次机会出去晃几年,还在本省也太憋屈了,后来呢,哎,不提也罢。
话说回来,不管考生的分数是哪个分数段的,高考志愿填报都是要召开家庭会议经各方深入探讨并交换意见的,总有那么几个三叔公六姨妈家的亲戚是“高级知识分子”,知识面广,阅历丰富,被爸爸妈妈奉为上宾,讨教自家孩子应该报哪所学校哪个专业。毕竟全国1000多所大学,家长和考生都难免眼花缭乱。
然后,三叔公家的亲戚说了,填报志愿,首先要了解高校的办学层次和专业优势,从高校的办学水平师资社会影响力看,要认清高校三六九等,从中择优二取!
可是,六姨妈家的亲戚却说,大学分为综合性大学专门性大学,近年来我们国家还逐渐扩增很多非专门学科。小语种尤其是西语系列,其中阿拉伯语好是热点。但是我们报考专业,一定要谨慎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热门的专业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的。 “人不一定要做到金字塔顶尖的人,只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就好。”学校学科如何取舍?选读一个好专业对个“适合的位置”影响至关重要!
这时候,还有从小到大的个别老师也会出来佐证,专业一定要选择强势的热门的专业,填报志愿一定要注重现实,经济发展需要经济人才,报经济类能“赚大钱”,而且报读经济学专业是为以后继续深造报读工商管理专业考mba做准备!
学长学姐在论坛里沸反盈天,鞋子们,报考志愿一定要结合自己的优势选择专业,读起来比较轻松有自信,对自身优势的发展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无论是处于哪一个成绩级别的考生,只要能把握好自己的优势,选择一个特长专业,也同样能成才。不然不管高中成绩棒,上了大学还是白渣!
考生们晕头转向了。
刘晴媛苦苦坐等着排名信息,按照经验,这个分数学校老师不会不管自己的,现在先思考究竟该报哪个专业。这几天,她把《招生目录》和《填报志愿手册》翻来覆去看了好多遍,也上网查看了不少招生信息。实行知分报志愿,高分扎堆现象自然就严重了,网上有很多文章都在分析“高分扎堆”现象,了解越多她就越考虑得越多:“自己这个分数虽然不至于扎堆,但是要报考自己心仪的学校还是要和老师好好商量才行。”
不过,有一点她已经确定了,不能报语言学校,更不能报那些虚无缥缈的空洞专业,前者已经成为她的孽障,后者是太难就业了。
父母对此一窍不通,两人凑到块翻看那本厚重《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只一会儿就甩手了。
“晴媛呐,我看这书头都晕了,听你们裴老师说你这成绩还不赖,你自己看着喜欢什么学校该怎么填就怎么填就填什么学校吧!”妈妈有点沮丧。
爸爸倒是乐呵,也跟着连连点头:“你妈说的是,我们懂的不多,那些亲戚各说各的,说法都不一样,搞得我和你妈头昏脑涨的。等排名下来,你就和你们老师好好商量,我看你们老师可负责任了,你可不能任性,想填什么学校还得听人家的金玉良言啊!不过,要我看,你三叔公说得也挺对的,你成绩看着就很好,肯定能拿县里第一名,志愿可以填得大胆一些,听说县里每年都有人考上清华和北大,要不,你填一个试试?”
刘晴媛的三叔公也就是爸爸隔房的堂叔,在县里一个清水衙门当个中层领导,算是家里最出息的高官了,大事小事都喜欢听他意见。
小妹抢着答道:“就是,老姐,以前从来没有谁有你这么高的分数,要是考上了一个清华北大那才叫拉风呢!老姐你的成绩这么好,就试试看呗,说不准就考上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