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高延福悄悄地挨过来,递给母亲一张长帛。我伸着脖子一看,原来正是场中士人的履历及三代内的家世——母亲面前本已有一份简略的名册,按着座次序列,有几个名字下已被母亲留了墨点,等这履历一来,母亲又比照着再看了一遍,改了几处,我好奇地盯着母亲点过的地方,照着位置看去,发现方才喜怒形于色的几个都被划了一条,文章颇佳,被父亲称赞过的两个则是被留了墨点。
母亲见我盯着她手边的名册看,竟考起我来:“兕子觉得,这些人授何官为好呢?”
我冷不防被这样一问,嗫嚅道:“我不知道。”
母亲似乎心情甚好,将那名册向我挪进了一些,又一一将这些名字与人物向我讲了一遍,道:“又不是考试,不论对错,试为一说就好。”
我歪头想了想,觉得母亲既然问的是“授何官”而非“授官与否”,自然便是要把这些人都封官了。平心而论,这十余人的文才还算不错,却远未到个个都能中进士的地步,遑论做官了。父亲和母亲之所以看重他们,多半还是为了做个礼贤下士的姿态,收买收买人心,如此,便该给清贵却没什么实权的官,譬如御史、校书郎、秘书正字、著作郎、卫佐之类,等他们历练几年,再视才能或升或黜即可。我将自己的想头向母亲一说,但见她赞许地点点头,又问我:“那兕子觉得,何人该任何官呢?”
我受了鼓励,便继续想下去,过了一会,将母亲方才让特地留心的几个名字划出来,道:“这几个人着实古板,又喜怒形于色,不能让他们做御史。”这样易怒又古板的人做了御史,整日对着的是正经皇帝还罢,母亲乃是代父亲听政,在如今的年代来说属于“牝鸡司晨”,岂不是要被这帮人烦死?
母亲追问道:“只是不做御史么?”
我挠了挠头,诚实地道:“我真想不出来了。”又扯着母亲道:“阿娘告诉我嘛。”
母亲没回答我,却侧头对父亲道:“三郎,我看这几人行事颇有些耿直,可以试为太子正字。那两个文章好的,可以选为秘书正字。余人可试校书郎。”
父亲正与许王叔商讨新曲,被母亲一叫,回转头来,想也未想便道:“依你。”
独孤绍笑吟吟道:“舫子倒有,只怕你们冷,所以先还只在那里备着,且也怕河上人多,往来繁琐,二娘以为呢?”
我怔了下,才省悟她在问我,观此地景致已然看过,并无甚新鲜之处,便道:“好啊。”独孤绍方引我们上马,一路骑到一处庄园,庄丁们接我们进去,绕过里面一大片曲水楼台,便到一处码头,码头上停着五六只舫子,其中一只里艄公水手都已预备停当,还有专门随船的乐伎舞伎。
独孤氏的部曲不等吩咐,便笑嘻嘻陪着我的府卫们依次上了旁边的船,这些船上也设了宴,只是没有酒,为首的校尉看我,我道:“你们辛苦了一天了,好好歇一歇罢。”他方命府兵们轮番在船头当值,自己依旧亲带着八个常在我跟前走动的军卫候在我身边。
我们依次上了船,玩耍这么些时候,我竟有些饿了,不待开口,独孤绍身边的侍女们便已上了宴席,这回却是正常的筵设:
先上干果四种,有荔枝、银杏、榧子、榛子;继而是雕花蜜煎四样,有雕花梅球、雕花笋、雕花金桔、雕花姜;继以砌香咸酸四种,紫苏奈香、砌香萱花柳儿、砌香葡萄、甘草花儿;正菜八样,羊舌签、鹌子羹、肫掌签、鸳鸯炸肚、沙鱼脍、炒沙鱼衬汤、羊豕牛熊鹿五生盘、红羊枝杖、春饼、生菜;下酒菜是姜醋香螺、煨牡蛎、江瑶生、蝤蛑签;另有脯腊、鸡腊、鸭腊、蒸胡、汤饼、古楼子、胡麻粥、杏仁饧粥、冷蟾儿粥配食。
我方才饿,看了这宴席,却又无甚可吃之处,便只胡乱喝了几口粥,听见外面热闹,索性走去船头向外看。今日立春,无论高门富贵,抑或寒门士子,乃至市井小民,都涌到了这洛水之滨,水上游船如梭,寒碜些的船上头尾都站满了人、满船皆是笑闹之声;清雅些的,可听见里面吟哦颂咏,船上人个个激扬指点、逸兴遄飞;若如我们这等富贵舫子,便是远远已可听乐声悠扬,近看时不是有舞伎,便是有伶人,两船交汇,船上人还难免要走出来,隔水互问寒暖。
我见这景致,竟动了几分诗兴,待要拟一韵时,又不大做得来,便回身去寻崔明德,想让她来起一韵,我只跟着联一联便罢,谁知回头时崔明德却不在,连独孤绍这主人也不知去了哪里,倒是裴兰生在我身边,指着一处向我道:“二娘你看,那仿佛是太子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