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红楼]二月是许愿的时节 > 第36章 贾惜春(1)

第36章 贾惜春(1)

“别急着走啊,”一个身上披着兽衣的彪形大汉叼着根草,呵呵冷笑着,从土丘后转出来,一脚踩出一个土坑,“一个尼姑,一个小白脸儿,”他扭头朝身后招呼,“兄弟们,你们今天能爽了!”

玄奘听着脸色惨白,握紧了锡杖。担忧的看了眼惜春。

哪还有惜春的身影?

嗯?惜春呢???

土堆后的兄弟嘿嘿笑道:“僧侣要取经?取什么经,既然传佛是为了让天下人快活,那先让我们快活快活吧!”

回应他的是喉咙被隔开的“咯咯”声,还有咕噜咕噜冒水泡的声音。

血腥味蔓延开,绿地多了大片红色,亮眼的很。

惜春站在尸体前,把饮血小刀重新挂回腰间,拔出彪汉腰间的大砍刀,直直再朝那嘿嘿怪笑的人砍去!

那人倒地的时候,脑子最后一个念头是惊愕。

——尼姑什么时候变的这么彪悍了?

惜春若知道了他的想法,定是一嗤而过。成了尼姑独自过活后,谁管她是男是女,是人是妖?生存才是第一要义。

她握着滴红色液体的砍刀,眯起眼看着土堆后仅存的两个人。

只有两个人,看来盘踞在这的土匪认为抓他们两并不用多少人手,随便指派了几个小兵,又或者是土匪数量并不多,只能派出这些人。惜春思量着。

“你……你现在放下刀!能保证你死的没有痛苦,我兄弟十数人,难道对付不了你区区女子?”其中一个拔出刀后,声音居然还有点抖。

“十数个人?”惜春死捏着刀,挤出个笑道,“圣上统治清明,你们这些渣滓居然还能凑到十几个人,挺不错的。”

贾家女没有不好看的,她这一笑,令对面两个小贼都呆了一呆。

下一刻,闷响声响起,刀光闪过!

两个小贼,一个当即身首分离;一个闷哼一声,倒在地上。

惜春朝玄奘笑了笑,眼神中满含赞赏。

原来,玄奘不知何时摸到了两个小贼的身后,拼尽全力举起锡杖,对其中一个小贼展开偷袭。

惜春趁机把另一个也解决了。

玄奘对她点点头,道:“我们赶紧去找一个地方休整,先歇一下。现在这情况,也不好去村庄借宿的。”

惜春应是,手起刀落,把被敲晕的那个斩首,再把手上的刀和他手上的刀换了,放到先前那彪汉的腰间刀鞘上。

“现在可以走了。”惜春道。

玄奘面有不忍:“他既然已经晕了,何必……”

“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醒,”鉴于他先前的帮忙,惜春耐心解释了两句,“坑里的命也要他以命相偿。”

玄奘便没说话,算是默认。如果只是害他,他甚至会帮这伙贼人收尸,但那尸骨空洞的头盖骨还看着他。

……

玄奘和惜春原先骑的马已经受惊,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惜春从树林旁找到了被捆在树旁的四匹马,俱是好马,解了绑,都牵了来。

玄奘两匹,惜春两匹,一匹跑累了还能换一匹脚力,简直妙极。

要不是那些贼人不怀好意,她几乎要谢他们送马之恩了。

天边隐有瑞云,又有一光闪过,瑞云翻滚聚雨,隐有雷光闪过。片刻后,云朵散去,消弭无踪。

玄奘眼看着,没放在心上,却还是被惜春催了一句:“快走吧。”

走了一段路,出了那片地,到了一山脚。

马脚颇快,又是山地,惜春怕山匪驻扎在此地,只要疾行。

忽然,地里冒出人参一样矮矮胖胖的土地公,拦住了他们的马脚,憨态可掬的朝玄奘鞠躬道:“恭迎圣僧。”

又有声音在山脚嚷道:“都五百年了,有缘人还没来吗!土地公,如果你敢诓骗俺老孙,我的金箍棒可刚好想用你的脑袋挠痒痒!”

土地公苦笑一声,胖胖的小手一挥,朝那山脚下晃悠的毛茸茸的玩意儿一指:“观世音菩萨有言,孙大圣与圣僧有师徒缘,还请您去见见。”

玄奘听了,面色一肃,恭恭敬敬道了声佛,才下马,走到那毛茸茸的玩意前。

那原来是个猴头。

孙悟空听得土地公言“缘分”云云,又听得“菩萨”二字,心知这被称为“圣僧”的凡人要成他师父了,又喜又忧。

这时,一片阴影罩来,带着一股隐约的人血气息。孙悟空鼻子一嗅,惊得缩回山脚底下。

好圣僧!手上竟沾了人血!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玄奘:惜春好厉害!

孙悟空:师父居然杀了人,好可怕啊啊啊……

惜春:我好累(死鱼眼)

————

私设:贾惜春是宁国府老夫人和一个文字辈结合生下的女儿(配合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这句话,养字既有糖的意思也有生的意思),为遮丑明面上说是贾敬嫡女,贾珍胞妹(也的确是一母同胞的妹妹)。因为身份尴尬,所以才会自小寄养在荣国府。【之前王熙凤(3)章里已经写过惜春的这个私设,本章第一二三四段再概括了一次,所以没有放文前预警啦。】【这个骚操作以后不鼓捣了,写着自己都难受t_t】

————

说一下这个西游记世界的设定。《西游记》原文里唐太宗准玄奘西行,并配了几个人陪行。但历史上是没有的。这里为了剧情好写,就没唐太宗事了——并且才派几个人随行也太小气了叭!遇到一个贼窝就全灭了。

唐僧就自己西行啦,然后遇贼,菩萨安排悟空等等——在这种世界设定下,惜春来了。某鹤很喜欢看透世情冷心冷肺的她,又能苏一个(。)

这个世界会发很多便当!预警!!!不接受惜春怎么可能会杀人啊这类评论,我!不!听!哼唧!

————

“粗知信义、不甚欺诈”。这是《大唐西域记》里的,形容睹货逻故地的百姓,非原创,在此引用标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