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蓁忽然发现自己家的门口站着几个人,还有一个小孩儿,定睛一看,原来是月儿和他们家的几个家丁。林蓁忽然想起前一段时间林老太太所说的话,知道这些人是孙家从沙溪镇派来教他们种桑养蚕的,于是他赶紧走上前去,请他们进院,月儿两眼含笑看着他道:“林二毛,你去我家都好几次了,我可还没来过你家呢!”
说罢,她目光一转,又惊奇的看着林蓁身后扭着屁股一摇一摆往里走的那一只只小鸭子,道:“哎呀!这些就是你养的鸭子呀?”
还不等林蓁开口,她伸手就去抱其中一只,母鸭子一回头,差点啄到她的手,林蓁赶忙去拦,月儿还是吓了一跳,急匆匆往后退了一步,喊道:“二毛,这鸭子怎么这么凶呀!”
林蓁笑道:“你要当着母鸭子的面去抱走她的小鸭子,她怎么能不凶你嘛。来,你要先跟她打个招呼。”
林蓁拉着月儿的手,走到母鸭子面前,摸摸它身上的毛,喂了它几粒食,月儿在一旁照着做了,鸭子们很快都凑了过来,围着月儿“嘎嘎”的叫。林蓁趁机把一只黄绒绒的小鸭子抱了起来,放在月儿怀里,然后把其他的鸭子都关了起来。
孙家的人进屋子和林毅斋商量事情,林蓁想起今天叶桂文给他起名字的事,来了精神,一边搬来小竹凳让月儿坐下,一边对她道:“告诉你,我现在不叫林二毛了,今天叶先生给我起了个名字,叫林蓁,你以后要叫我林蓁!”
月儿好奇的凑上来问:“哪个蓁?真假的真?珍珠的珍?你会不会写?快点写给我看!”
哎呀,林蓁忽然觉得有点得意,月儿不是整天笑话自己不如她读书多吗?让她猜去吧!林蓁故意拖着声音,道:“桃之夭夭,其叶蓁蓁……好了好了,我没工夫跟你瞎扯,我要清扫一下鸭寮,你自己琢磨吧……”
林蓁回过身,嘴角露出一丝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微笑,慢慢的朝鸭寮走去。
林蓁和月儿(2)
这天林蓁把自己做的文章摆在面前看了又看,总觉得还是差那么点意思。于是他便从他爹的书格子里抽出了几本程文,打算再好好琢磨琢磨。就在这时,门口又响起了月儿清脆的声音:“林蓁,阿蓁在家吗?”
林蓁爬起来跑到门口打开院门一看,月儿穿着身绫白的小袄,碧蓝的裙子站在门口,身后跟着两个孙家的仆人。她一见是林蓁开门,气鼓鼓的道:“阿蓁,说让你去我家里玩,你怎么这么久都没去一次?!”
程氏这时也停下了手上的活计,扶着腰从屋里走了出来,看见月儿,欢喜的请她进门,又给了大毛几文钱,让他跑去村头的镇子里买些点心。
月儿忙摆手道:“不用不用,我带了些来……”
说罢,她身后的仆人抱着个小箱子进了院子,程氏吓了一跳,道:“月儿,这里面是什么呀?”
月儿粲然一笑,道:“没什么,阿婶,我爹听说二毛爱读书,就把家里存的一些书拿来给他读读,反正我和几个姐姐将来也不会去科考,这些书我们都读不下去。”
程氏满心感激,和迎出来的林老太太一说,两人急忙去鸭寮里挑了只最肥最大的番鸭麻鸭混合品种,林老太太拿到厨房里去宰了卤上,留下两个孩子在院中玩耍。
林蓁谢了月儿,打开那箱子一瞧,先是一盒玫瑰饼,下面摞着二十来本书,都不是程文八股,不知道是什么古书,林蓁心里好奇,拿起一本来,随便翻开两页,读道:“故先王者,见终始不变,知存亡之由。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
等等,听着有点耳熟,林蓁一看书名《文选》,似乎是一些杂文散文的合辑,再一看文章名字,哎呀,这不是贾谊的《过秦论》嘛,这文章可比林毅斋买回来的那些程文写的好多了,可见,自己文章写不好,还是读书太少,不,读好书、好文章读的太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靠从前读的杂七乱八的程文,自己能写出好文章来才怪!
月儿静静坐在一旁,等了一会儿,抱怨道:“二毛你怎么不读了,你接着读啊!我给你的书好不好?”
林蓁这会儿也不跟月儿计较她叫自己二毛的事儿了,他点点头,一边翻,一边接着读给月儿听,读到最后一篇,他扫了一眼就情不自禁站起身来,道:“好,月儿,最后这篇写的最好,我读给你听听……”
“治天下者定所尚,所尚一定,至于万千年而不变,使民之耳目纯于一,而子孙有所守,易以为治。故三代圣人其后世远者至七八百年。夫岂惟其民之不忘其功以至于是,益其子孙得其祖宗之法而为据依,可以永久……”
半天读完之后,林蓁激动地问月儿:“怎么样……怎么样?要是我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我立马就去考秀才……”
月儿捡起块石子往林蓁身上一扔,笑道:“瞧瞧你这点儿出息!考秀才有什么了不起呀,我告诉你,我大姐定亲啦,我那姐夫就是咱们潮州揭阳县人,他姓翁,虽然家境也有些贫寒,却很有学问,他今年才十八岁,我爹说了,他将来一定会高中进士的!”
林蓁嗯嗯的听着,他其实不太知道月儿的姐夫中进士和他自己有什么关系。他现在才刚开始学八股文,他一直在想,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这年头也没有什么国图、北图的,有估计也不让他进,家里这些书看看就看完了,水平都很一般,加起来还不如月儿带来的这本《文选》有用,可是《文选》读完了,他再到哪儿去找点类似的书来看呢?
“我说你,阿蓁!你听见没有呀!”林蓁正在那儿苦思冥想,忽然月儿抬起小手,拽了拽他的耳朵,林蓁恍然回过头来,道:“啊……听,听见了……”
月儿两道淡淡的柳眉一竖:“你听见什么了?我正跟你说呢,我也是有大名的,我叫月华,我大姐叫婉华,二姐叫素华,我说你到底记住了吗?”
林蓁一笑,故意道:“记住了,记住了,你叫婉华……”
月儿一下子就生气了,跳起来在院子里追着林蓁,林蓁抬腿往鸭寮那边跑去,月儿怕鸭子跑过来啄她,不敢动了,站在原地指着林蓁喊道:“林二毛,你过来,不,你别过来了,我不和你说话啦!”
林蓁心思一转,故意从鸭寮里挑挑拣拣,找出了一只最可爱的小黄鸭,抱在怀里,道:“哎呀,小鸭子,我给你起个名字,叫月华吧,你看你黄黄的,亮亮的,就像月亮照下来的光一样嘛……”
月儿踮着脚看了半天,她也很想把绒绒的小鸭子抱过来玩玩,听见林蓁拿她的名字打趣,她忽然也不恼了,笑道:“你拿过来给我玩,我就原谅你。”
两个孩子说说笑笑大半天,林老太太那卤鸭子也卤好了,还捡了几枚新鲜鸭蛋,交给月儿带来那两个仆人,让他们一并带回去,把月儿送到院前,林蓁忽然又想起了什么似的,回家把那只小鸭子抱了出来,交给月儿,道:“我这些日子被这个八股文弄得焦头烂额,没空去找你玩儿,这小鸭子送给你了,我教给你,怎么喂他……”
林蓁絮絮叨叨对月儿说了半日养这小鸭子的办法,月儿则喜滋滋的把小黄鸭抱在怀里,头一点一点的听着。小鸭子也很老实,最后才“嘎”的轻轻叫了一声,算是和林蓁告别。
“二毛,你就叫二毛吧……咱们走啦!”月儿轻轻摸了摸小鸭子头顶的绒毛,得意的抱着鸭子,带着两个仆人慢慢的迎着天边一抹微红的夕阳落霞,往她村头的家里走去。林蓁则锁好院门回到家里,接着看书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