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别管这些, 反正是帮了你的。”面对高小诺的闹肚子疑惑,冯氏是这么说的。
这个向来温柔柔顺的女人,好像突然多了些大将风范。
高小诺一想也是,虽然说她本人其实也不太在意这些流言, 但是被人说坏话实在也不是什么好体验。
“你这倒是因祸得福了。”冯氏笑着说。
这么一来, 高小诺就能光明正大的进入郡城的社交圈了, 在冯氏看来, 高小诺未免也过的太孤立了,基本上没有参加过什么宴会什么活动。
冯氏虽然也不爱参加这些活动, 但是她并不是与社交圈完全断绝了联系,高小诺就不是了, 去冯氏所知,高小诺交好的女人除了自己就没有其他人了。
反正冯氏是没有办法理解高小诺的,她不能理解一个女人没有社交圈是什么感觉。
高小诺但笑不语, 虽然说仅有一次接触是大家对她的一致夸奖, 但是高小诺对这群人的印象并不是特别好, 自然也没有那个意向跟人交朋友。
不过连她母亲钱氏都没有办法理解她的想法,她就更不会跟冯氏说了。
时隔几天, 赵乾熙吃完饭, 又在内监的陪同下走了一圈消食。
别人若只是以为当皇帝只需要每天吃好喝好, 睡最美的女人, 批最多的奏折,那可就错了。
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当朝皇帝的生活习惯健康的可怕, 每天按时睡,按时起,吃的饭营养搭配,连一个月几次房事都无比规矩。
在这样的生活习惯下,赵乾熙明明是将近知天命的年纪,看起来却如同三十多岁的人一样。
赵乾熙坐在自己惯常批奏折的桌子跟儿上,桌子上还放了几个省的省报。
看见这个赵乾熙就有点糟心,他是一个颇为心大的帝王,平常朝廷上出现了什么反对他的声音,或者是御史参他什么事情,他大多都不放在心上。
说呗,爱说就说呗,反正受两句怼又不会有什么,他是皇帝,他想要做的事情依旧必须做,谁也拦不住他。
不过这几天因为这事儿朝廷内外反对的声音太大,平时他的休闲乐趣就是看各省省报,看看这个国家又有多少人才,不过这几天他不是很乐意看这个东西。
他烦躁地让人把报纸拿下去,旁边的罗大伴陪着笑,说这回的省报有了些不同的东西出来,说着指了指张甫远的文章。
然后几个内监就发现,本来脸色还有点阴沉的主子看完了报纸就阴转晴了。
“这个张甫远不错,不过什么我以前没听过?是哪家的弟子?”他问。
罗大伴伺候他十几年了,就知道主子看了这个报纸会开心很多,顺便把人背景都给调查了一遍。
“张甫远他并非哪家子弟,他从师于一个举人,目前在淮阴郡郡学读书。”
于是皇帝就更开心了,他把这人放在了心里,觉得若是这个张甫远能够考上举人,那以后说不定还能够重用。
朱三忧心忡忡的看着张甫远,嘴里埋怨着他这回实在是太冲动了:“你平时那个淡定劲儿哪去了?”
朱三是知道张甫远的志向的,因此对于他这回的行为也就格外的不赞同。
看着张甫远不以为意的样子,朱三以为他不懂得其中道理,把事情掰碎了跟他讲。
这不仅仅是发表一个文章的问题,而是代表了站派,大多数读书人都是站在批评的角度上的,然后突然出了张甫远。
这个文章一发表,不知道有多少读书人能够看到,将来,张甫远又会因此多了多少阻碍。
这还没有进朝堂呢,就先惹了一堆敌人,想起来这个朱三就觉得有点头秃。
张甫远就笑了笑:“发出去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了。”
他又不是真傻,虽然说看着不识人间烟火的样子,但是实际上他对人情世故有一种来自骨子里的敏锐。
明明知道他还这么做了,并不只是单纯的为了高小诺而愤怒,高小诺的事情只不过是个诱发剂而已,只是他的本心就在这里。
他是这么看的,也是这么写的,如果因为想要做官,就要改变自己的想法,那他宁愿像老师一样,这辈子都不入仕。
这是高举人的骨气,这些东西高举人并没有教给张甫远,但是他已经无师自通。
朱三也明白了,他摇了摇头,无奈的叹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