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我和夫君飙演技 > 第65章 9.3(二更)

第65章 9.3(二更)

秦莞被“梁大将军”强行带回将军府, 原本有点生气, 不过很快就被他买的那些好吃的、好玩的给哄好了。

更何况, “梁大将军”还承诺等忙过年尾这阵就带她去庄子里泡温泉,秦莞两辈子加在一起都没泡过温泉, 自然十分期待。

转眼就到了腊月初八。

就在汴京百姓窝在家里喝着香甜软糯的腊八粥时, 一个天大的馅饼砸到了纪氏头上。

安国长公主, 今上嫡亲的姐姐, 贵妇圈里的领头人, 主动来到定远侯府为她的侄女——安华县主提亲。

安华县主赵攸宁是今上唯一的同胞兄弟,已故肃王的独女, 也是今上最亲的侄女,这样的身份几乎是全天下的男子任她挑,而她偏偏看中了秦修。

秦修只是定远侯府的次子, 将来没有爵位可以继承,学业不上不下, 母亲又出身商户,这样的人怎么看都不是良配。

其实赵攸宁早就求过安国长公主,长公主却没答应, 说到底是怕侄女将来吃苦。

这次之所以会同意,还是因着纪氏的行事。

秦家和宋家结亲的详情哄得了旁人, 却瞒不过安国长公主。

长公主把纪氏的所做所为一一看在眼里,瞧着她心地善良,做事大气,这才消了固有的成见, 又瞧着秦修性子豁达,待人和善,心下不禁暗赞。

于是,赵攸宁再次求到她跟前的时候,安国长公主终于肯了,转天便带着媒人和登门礼去了定远侯府。

当时,侯府上下听说安国长公主来了,全都蒙了,又听说她是来替赵攸宁提亲的,彻底傻了。

安国长公主是个果断的性子,直截了当地问秦三叔:“这桩婚事你可愿意?”

秦三叔愣愣地指了指纪氏,“我听我家大娘子的。”

安国长公主笑笑,看向纪氏,“三大娘子可有意见?”

纪氏傻傻地点点头,反应过来又连连摇头,“妾、妾身没意见!”

“二郎呢?”长公主看向秦修。

“……没。”秦修脑子里反复回忆着赵攸宁的模样,脸色古怪。

安国长公主笑笑,“那就这么定了。”

于是,两家当即换了庚帖,定好了下聘的日子——秦修那份是纪氏早八百年前就准备好的,赵攸宁的是安国长公主临时写下的。

直到把长公主的銮驾送出街口,纪氏依旧愣愣的。

看着手上还散着墨香的庚帖,她捏了捏秦修的脸,又扯了扯耳朵,直把秦修疼得呲牙咧嘴,才终于确认了这不是在做梦,她真把儿子“嫁”出去了——“嫁”的还是皇家贵女,堂堂县主!

这下,纪氏真真是扬了眉,吐了气。

皇家都肯把女儿许给她家,看谁还敢笑话她出身低贱,不堪为配!

安国长公主满意于秦家的态度,直接乘着銮驾入了宫。

一个时辰之后,赐婚的圣旨就送到了定远侯府。

赵攸宁那里也得了一份,她摇身一变,从县主升成了郡主——按大昭的宗法,除非官家特许,只有太子之女才可称为“郡主”。

官家原本要封赵攸宁为公主,赵攸宁硬是不要——若成了公主就得跟驸马分府别住,她才不乐意。

纪氏可谓是欣喜若狂。

这些年,秦修和秦三郎的婚事成了梗在她心头的一根刺,如今这根刺被一道圣旨轰成了渣渣,纪氏就像脱胎换骨一般,浑身轻松。

她也不再低调,就着下聘礼的日子将整个樊楼包下,把朝中的同僚、生意上的伙伴,以及安国长公主府、肃王府、梁家、宋家、纪家、韩家、顾家二房等所有的姻亲都请了来,足足摆了几十桌。

长辈们在大堂中吃酒,小辈们在楼上说话,跑堂的伙计忙不过来,樊楼的掌柜又从别处调来一些。

这一日,全城的目光都汇聚在秦家人身上。

秦耀看着此等情形,闷了许久才憋出一句:“委屈你了。”

宋丹青拿帕子掩着嘴,盈盈笑道:“郎君这是哪里的话?”

秦耀抿了抿嘴,沉声道:“当初我下聘时……忒寒酸了些。”

宋丹青弯着眼睛,温温柔柔地说:“郎君舍得把辽东海战的战船模型、龙舟竞标的彩头、漠北王庭的朝珠、官家赏赐的青铜古器充作聘礼,若这还叫寒酸,奴家不知什么才叫‘不寒酸’。”

秦耀眼中闪过一丝异色,“你识得?”

“郎君说的是哪样?”

“战船……还有竞标的彩头。”

宋丹青笑笑,在心里默默回道:关于你的一切,我都牢牢地记着。

秦耀看着她,深黑的眸子里映着小娘子娇笑的模样。

他情不自禁地搭上她的手,飞快地握了一下,又连忙放开,无比郑重地说:“我会好好待你。”

宋丹青轻轻地嗯了一声,面上飞起两片红云。

看着她那张温婉端庄的脸,秦耀这颗稳了二十年的心生生漏跳了一拍。

另一边,秦修也寻了个机会,把赵攸宁约到观景台上。

他终于问出了那个憋了许久的问题:“县,不,郡主为何会瞧上我?”

——这话当真直白,若放在别的小娘子身上,八成会惹出一串眼泪或两个巴掌,赵攸宁却不然。

她就像在谈论“今晚吃什么”一般,用十分平静的语调说:“我喜欢看画册,尤其崇拜那位叫做‘大将军’的画师。他的画风细腻,故事也别致,我禁不住好奇,便去印局打听他的身份……”

听到这里,秦修突然生出某种不好的预感。

果然,下一刻赵攸宁便盯着他道:“印局的人告诉我,画稿是定远侯府的二郎君送去的——你,就是那位‘大将军’吧?”

秦修整个人僵在原地。

在那短短的一瞬间,他的内心经历了极其激烈的思想斗争——说出实情,这桩婚事可能会告吹,他母亲会无比失望;倘若不说,这个谎言会一直梗在他和赵攸宁之间,这对赵攸宁不公平。

最后,秦修还是咬了咬牙,道:“郡主误会了,那些画稿不是我画的,我只是代人送去刊印……”

看着赵攸宁震惊又失望的神色,秦修突然说不下去了,不知怎么的竟有点心疼。

他沉默了片刻,忍着心内的异样,低声道:“抱歉,我事先并不知道……倘若你不愿意,我这就去恳求母亲——”

“不必。”赵攸宁打断他,心里想说“其实你也挺好的”,然而说出口就变成了“那个人是谁”。

面对未来大娘子的逼问,秦修毫不犹豫地把自家妹妹卖了,“是我大妹妹,莞儿。”

“秦莞?!”赵攸宁先是震惊,继而想到什么,又松了口气。她歪头看着秦修,问:“你能第一时间拿到画稿?”

秦修虽然不明白她为何要这样问,还是老实地点点头,“是,除了大妹妹身边的丫鬟,我是第一个看到的——别人都不知道这件事,还请郡主也不要说出去。”

“好说。”赵攸宁豪爽地拍拍他的肩,有些霸道地说,“那以后你要第一个给我看。”

秦修好脾气地点点头,“好。”

赵攸宁又重新高兴起来。

秦修试探性地问:“那这桩婚事……”

赵攸宁挑眉,“你想退亲?”

“不不不,当然不是!”秦修怂叽叽地摇头。

赵攸宁哼了声,翘着嘴角看风景。

沉默片刻,秦修又道:“郡主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待你,我全家都会。”

赵攸宁白了他一眼,“啰嗦。”

秦修:……

拐角处突然传来一声轻笑,秦修和赵攸宁双双回头。

原来,秦莞一直藏在那里偷听,眼瞅着被发现了,她一心虚,想也没想转身就跑。

她却忘了此时待的地方是观景台,栏杆低矮,结果一不小心扑了出去。

观景台在三楼,底下是热闹的街市,若这么摔下去搞不好就要断手断脚。

观景台上的人们吓了一跳,对面的食客也发出阵阵尖叫。

就在这时,身后突然扑过来一个人,将秦莞严严实实地护在怀里,继而腰身一拧,在半空中翻了个身。

只见他一手抱着秦莞,一手扯住楼宇间的彩旗,就着布帛的缓冲稳稳落地。

楼上楼下一片欢呼。

秦修等人也大大地松了口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