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我以美貌宠冠六宫 > 第七十六章 心机

第七十六章 心机

严太医吓破了胆, 再也不敢声张。

也彻底看明白了一件事, 护着庚贵妃的人不只是皇上, 还有太后。

龙嗣有多重要,太后和皇上比谁都清楚, 皇上登基两年, 还尚未有龙嗣, 本就属于史无前例。严太医也知道后宫妃子不易有孕,前程就已经断送了一大半, 但太医院的人只讲事实, 不参与后宫的争斗, 这是铁定的规矩。

然而今日严太医这真话却完全没落到半点好处。

“庚贵妃能不能有孕, 大明国能不能后继有人, 这责任,如今就落到了你们太医院身上, 严太医可得用心些。”严太医走之前,太后又给他施压。

严太医便知道, 后宫里出来的第一个孩子,必须是庚贵妃的, 如论用什么法子, 太医院都必须要医好庚贵妃的身子。

将来的皇后, 必定也是庚贵妃,严太医的肩上犹如压下了一座山。

严太医走后,太后的脸色更差。

“后宫少了个主人当真不行。”消息一出来, 没个把门的,到时候还不知道会闹成什么样。

周贵妃死了,魏贵妃是魏家拿来充数的假货,人送进了大牢,如今宫里就只有庚星烟一个贵妃,正是圣宠当头,若是传出了不易有孕的消息,不用想,肯定会有一场争斗。

臣子们又该蠢蠢欲动了,好不容易平静了的后宫,必定会掀起风浪。

“如今皇上正忙地焦头烂额,哪里经得起后院起火。”太后对秦嬷嬷说,“你走一趟,去替哀家瞧瞧庚贵妃身子到底如何了,再顺便看看她身边的人靠不靠谱,千万别让消息传出去。”

太后倒也不担心。

如今伺候庚贵妃的几个人,她都很放心,采篱和杏枝是她从庚侯府带过来的亲信,素娥从进宫就去了后殿,除了伺候皇上,没占过其他人,心思纯净。

最让她放心的还是薛先生。

太后见过她面具后的那张脸,没设么特别的,就是个熟悉的面孔。

太后认识,皇上认识,所有人都认识。

但太后和皇上所认识的,和大伙儿所认识的又不一样,太后想皇上既然让她归了位,想必就是心里有了打算。

皇后之位定在了庚家。

也不枉庚太傅一番苦心。

太后同秦嬷嬷曾聊过此事,“庚侯府的侯夫人苏氏,仗着身后有将军府撑腰,在庚侯府硬是活地横行霸道,殊不知她这性子,竟成全了蒋氏,哀家这些年没见过几个聪明人,庚侯府那位蒋氏,倒是难得少见的聪明人。”

太后也是在最近,才知道了很多事。“一罐子汤,收买了一个皇上,一个庚太傅,这笔账谁有她会算?”

“由她养出来的女儿,能差到哪里去。”太后一双眼睛将后宫的一堆是是非非都看了个明白。

皇上选的皇后,她接受,但也不能说就无条件地接受,得要让她也满意了才行。

刚好,太后对庚家满意,对星烟也很满意。

“从她刚开始进宫当淑仪,到如今的贵妃,看似都是皇上的恩宠,实际上何尝不是她自个儿争取来的。”

“当初进宫,芳华殿里两个庚淑仪,她由着那一个作天作地,不声不响地就给解决了,苏氏和她那两个女儿骄傲了一辈子,最后还不是向她低头了?”

“虞梦颖的那事,不管她是怀了心思,还是当真只是巧合,只能说她有这个命,命里该让哀家欠她这么个人情,后宫里的嫔妃,谁不想来巴结哀家,有送东西的,有来说好话的,可你瞧瞧?她做了什么,她去帮了虞家,替哀家解决了一件哀家不好出面的事,既没到哀家面前来恭维,也没送哀家什么东西,却让哀家记了她两回恩情,一回是巧合,这第二回,还能有那么多的巧合?”

“再说那周贵妃多嚣张,周家得势那会儿,谁不害怕,回回在她身上找事,哪一回她败过阵?还有魏贵妃,一身的心眼,算计了她多少回,结果呢?该升的升,皇上也没见将她怎么样,反而越来越恩爱。”

“能屈能伸,能识时务。单凭着这两点,她做皇后,哀家没有任何意见,就算周家还是当初的周家,魏家不谋反,在后宫的一堆嫔妃里,最合适的人,也还是只有她。”

皇上选的这个皇后,她承认了。

既然两人都选定了,那就是她赢家的人,赢家的人出了事,第一时间可不是往外推,而是自己先关起门来想办法,有病就治病,治不了再说。

孩子多了又怎么样,先皇的妃子们当初怀的可不少,最后能生下来的又有几个?健全的又有几个?若不是先皇看重立嫡立长,她和皇上,谁又能保证不卷入争斗?

如今皇上登基,再看看他的兄弟,哪一个能用,残的残废的废,生那么多又有何用,生不出看着他们相互残杀,相互算计?

龙嗣不在多,在精。

有本事坐上皇位,自己的江山就该自己守,守不住靠谁都没用,靠兄弟也没用。

当年魏家的祖先和大明国的开国皇帝,关系比兄弟还亲,可如今呢?还不是说打就打,说造反就造反。

太后以为,只要庚贵妃还能生,就不怕,三两个龙嗣最合适。

庚贵妃年轻,三两个孩子总该能有,倘若真生不了,就看皇上的意思,要自己生,后宫里也有嫔妃,生出来养在皇后的名下也不是不可以。

倘若真认定那么一个人,眼里容不得他人,太后倒是高兴自己生了一个同先皇不一样的儿子,最坏的结果,就是从宗族里抱一个过来养。还能怎么样?天又不会塌。

将后路都想好了,再回头来看待这事,就轻松了很多。

如今最主要的就是安稳,不乱,给皇上减轻负担。

秦嬷嬷去了一趟后殿,找了屋里的几个丫鬟直截了当地摊开了说,娘娘屋里的话,在屋里说完,就在屋里消失,出了后殿的门,就不能提娘娘半个字,无心也不行。

秦嬷嬷说这是太后的意思。

三个丫鬟都点了头。

秦嬷嬷回来同太后禀报,“娘娘还在烧,不过比昨儿已经好了许多,奴才问了她跟前的采篱,听那话里的意思,娘娘还不知道太医说的话。”

“不知道,就先瞒着吧,熬过这阵子再说。”太后说道。

秦嬷嬷早就懂了太后的心思,“奴才也是这么同她们说的,先瞒着娘娘,等风寒一过,再让太医院那边慢慢调理身子,说不定还用不着她知道,就怀了呢。”

“你倒是个利索的。”太后挺满意。

秦嬷嬷和太后这边说着话,姚贵人便一直在屋里绣针线,说是夏季一过,翻了秋天气会渐渐地变凉,趁着日子还早,先给太后做一对护膝备着。

想是如此想,可当她一个人坐在屋里绣着针线时,心里就越来越不痛快。

太后对她再好,也不如庚贵妃,每回只要遇到庚贵妃的事,太后必定会防着自己。

姚贵人苦笑。

太后还是将她当了外人。

她长的再像安乐公主,可到底也只是像。

上回在逸清殿,魏贵妃出事之前,她同周大人已经说了虞家的事。

“如今周大人同本宫,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人,本宫不管将来能不能得到恩宠,若这虞家的身份坐实了,保你一个周家还是不在话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