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红豆已经冷却了,再用小火焖煮40分钟,这样煮出来的红豆才比较绵,口感好。煮好的红豆加入白糖,盛出来再加入刚才做好的芋圆就行了。
等都弄好之后,苏瑾就调了几种糖水,芋圆红豆汤,芋圆牛奶西米露等给家里人试吃。
“妈,奶你们尝尝看,做的怎么样?”苏瑾把做好的糖水让家里人试吃点评一下。
“这个比较q弹,有嚼劲,红豆也很绵密,很好吃。”苏奶奶首先说出看法。
“我喜欢这个牛奶西米露,有奶香味,香甜香甜的,姐你天天都做给我吃吧,我像今天一样帮你。”苏武一下子就喜欢上这些从来没吃过的糖水,平时家里就煮绿豆糖水。
“你听话就给你做。”苏瑾用美食使唤苏武。
“行,能天天吃到的话你叫我做什么都行。”
“真是个馋猫啊!”苏母打趣苏武,而苏武完全没有不好意思,他从小就喜欢吃。
苏父苏母尝过之后,觉得可以摆摊试一下,反正暑假了也是闲着,能赚到钱的话就兼大欢喜,没赚到的话也没啥损失,于是苏瑾他们明天开始去摆摊。
苏瑾将她们的摊位摆在苏父门口,一来苏父租的店面是个地段很好的位置,人来人往;二来收摊的时候可以把工具放在苏父店里就行,以后只有把做好的糖水提前带过去冰镇就行了。苏瑾她们睡前把红豆,绿豆和薏米泡好就去睡了。
躺在床上的苏瑾有点兴奋,有点期待。说起来这也是苏瑾两辈子头一回摆摊。以前一直按部就班地生活,顶多在大学的时候做过家教,第一次摆摊有点紧张有点兴奋,带着紧张兴奋的心情苏瑾去和周公约会了。
第二天苏瑾一大早就起来把泡好的绿豆红豆薏米捞起来开始煮,先把绿豆和薏米放到大砂锅锅里,加入适量的清水,先大火烧开,小火焖10分钟冷却后再小火焖半个小时最后加入冰糖放凉就行。
接下来就重点做芋圆了,由于现在还没紫薯,苏瑾决定做三种颜色:粉色、黄色和棕色。
苏瑾把芋头,地瓜都蒸熟然后捣碎,加入白糖还将糯米粉和木薯粉混合然后加入用开水融化的黑糖水就行。接着把它们揉成长条,用刀切成一节一节的,开水下锅,等到它们浮起来再捞出放到冷水里冷却,煮的时候得把不同色的芋圆分开煮防止混色了。
三种颜色芋圆做好后可以和红豆汤,绿豆汤配。苏瑾菜单就定了几种芋圆类的糖水:芋圆牛奶西米露,芋圆红豆汤,芋圆绿豆汤,这三种都撒上炸花生岁,再加上香芋牛奶西米露和绿豆糖水,有五种足够了。
做完这些准备工作已经到十点多了,放凉到十二点多了。苏瑾和苏二姐她们吃完饭之后就把东西搬到家里的三轮车上,跟着苏父去摆摊了。到了店里,先把把糖水用冰块冰镇,然后摆好桌子椅子,到一点多的时候就可以摆摊,开始吆喝了。
九十年代小县城里的人逛街几乎都是下午一两点才开始的,甚至还有赶集日,只是在县里不太明显,在镇上就很明显了,在镇上只有赶集日才有人逛街,平时都是很少人的。
现在苏瑾她们所处的这条街就有很多人开始逛街了,这附近有几个市场人流非常大。苏瑾她们摆好东西的时候就让苏玉拿着个小喇叭开始吆喝,苏玉嘴巴甜会说话宣传由她负责很合适。苏瑾让她把“新店开张有优惠,前20人可以享受5折优惠”,这一点加入就行了。
苏瑾拿了几个碗装了几种芋圆糖水摆在摊前,并且做了个简易菜单立在旁边芋圆类的糖水统一定价2.5元,香芋牛奶西米露定价2元,绿豆薏米糖水1元。准备工作做好之后苏瑾她们吆喝了:“大家快来看看啦,新出的糖水又冰又甜啦,先买的前20人有优惠5折,瞧一瞧,看一看啦,可以先尝,好吃再买。”
她们三姐妹年纪小,声音甜脆,加上糖水种类新鲜,路人又听说可以免费试吃,当下吸引不少孩子和妈妈。从碗里尝了几口之后,纷纷点头。
这时天气热,糖水好吃又冰凉冰凉的吃下去舒服极了,再加上价格不是很贵,买的人一下子多起来了。人多的时候苏父也帮着招呼客人,苏清苏玉负责上糖水,苏瑾负责收钱,不一会带来的几盆糖水去了一大半,其中芋圆类的糖水卖的最好,只剩下一点点了。接下来陆陆续续有人来卖,直到下午6点多的时候已经全部卖光了。苏瑾她们把桌椅收回到苏父的店里,收拾好东西就和苏父一起回家了。
到了家里一数却有190整,芋圆类卖了70碗158元,香芋牛奶西米露是25碗50元,再加上绿豆薏米糖水的15碗15元,总共是215元。因为打5折前20碗都选了芋圆类糖水总共减去1.25x20=25元,所以剩下190元。本钱主要是糖和牛奶,西米这些今天的成本大概是20几块而已,而且材料还没用完。
苏家一家人都兴奋起来了,一天保守估计利润150,一个月就有4500,在这个年代可是一大笔钱,要知道苏父一个月的收入也只是1200到1600之间,扣了房租其他费用也就800到1000的收入而已。
看到这个收入苏父就心动了,这可比自己卖菜赚多了,但还是打算再观察一天。
苏玉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钱兴奋极了,说到:“明天我们再多做点,今天芋圆类的糖水有点不够买了。”苏瑾阻止:“姐,今天是因为新店开张,糖水种类新颖又有优惠才那么多人买,糖水又不是主食,明天还是和今天差不多就行,不过可以多做点芋圆减少绿豆糖水。”
第二天一早,苏瑾她们也早早起来开始煮糖水了,今天还是有挺多人来买的,大多数是买芋圆类的糖水。估计是传开了,大家都想来试试吧,晚上回去数钱的时候比昨天多了,今天收入有265,除去成本个40多还有的赚。
苏瑾保守估计了一下每天大概有200收入,暑假还剩40多天左右,那就有8000多。苏瑾把这一分析说出来后,全家都兴奋了,苏父也不打算再观望了,打算把这糖水铺做起来,苏父打算在他的附近租个铺子专门买糖水,苏父现在租的铺子太小了,不然可以改卖糖水。苏瑾乐于这个安排,毕竟这样能固定点,不过苏瑾也有其他打算。
“爸,这几天你去弄好租铺子的事,等我们铺子开了之后还可以继续摆摊。”苏瑾现在可是有底气和。
“都有铺子了,开摊子干嘛?”苏父疑惑。
苏瑾就把自己的想法一一道出:“你们看,现在暑假人多,我们在县里开铺子卖糖水,可是我们县里有好几个镇,镇上也有很多人,主要是现在还没人在镇上卖糖水,我们现在卖可以说是完全没竞争力多好。
我们附近的镇的赶集日都不同,我们可以在赶集日去卖糖水这样附近几个镇的糖水市场都被我们占了多好。芋圆类的糖水过段时间肯定有类似是的出现,我们现在先把我们家糖水的名号打出去。”苏瑾一下子说这么多,苏家人都静静地看着她,眼神里都写着:你怎么会这么多。
苏玉就直接问出来了,“我前段时间一直在书店看杂志,看到的,看到的。”苏瑾干笑回答。
苏家人虽然觉得怪怪的,可怎么也不可能想到苏瑾是重生的,于是也不纠结。
他们细想了一下觉得苏瑾的想法可行,然后就开始安排了,糖水铺开在县里,苏母和苏玉,苏瑾负责。
苏文,苏清就负责在赶集日到附近三个镇上摆摊卖糖水而苏奶奶和苏武就在家做饭就行了,大概安排了之后。
苏家觉得既然得打出名气肯定得给苏家的糖水取个名字,一开始想了很多花里胡哨的名字,最好还是选了最质朴的:苏氏糖水。
既然打算大干一番,第二天苏父一早就去县里的电器城买冰柜了,这样以后就不用每天买大量冰块了,直接放进冰柜里冰镇就行了,这冰柜可花了1600多,可把苏父心疼了一会。
随后苏父就去租铺子的事,尽量今天把铺子租下来,明天整理一下就可以直接开铺了。苏瑾她们还是煮糖水,到吃饭的时候苏父回来了,之后就带着她们出发卖糖水去了。
今天她们也是大概下午6点多就卖完了,收拾完东西锁门之后苏瑾她们就到新租的铺子去帮忙了。打扫完之后苏父把墙刷白了之后看上去整洁多了。这个铺子30平左右,可以容纳30多人,算不错了,弄好之后就回去了,明天估计就可以在这个铺子里卖糖水了。
第二天是个吉日,适合开店,她们提前出发,挂上牌匾,放了鞭炮算是正式开张了。今天开张还是像以前一样给了优惠,再加上店面整洁,有风扇吹比较凉快,可以说今天的客人是最多的,幸好提前多准备了些。今天除了苏奶奶在家就连苏武也来凑热闹,帮忙擦桌子,苏瑾她们也忙得团团转,苏父更是直接关了自己的店过来帮忙。
幸好付出有收获,苏瑾他们晚上回去全家吃完饭后苏父就把今天的收入拿出来准备算。不得不说苏瑾家这每日一算这的是很刺激人,很激励人就是了。今天他们所得是330元,扣掉水电房租和成本大概有280,这是他们目前最高利润了,苏家人都兴奋不已,这种兴奋一直持续了几天才冷静下来。
“爸,不然你关店来帮我们吧,我们现在人手不够。”现在赚到钱,苏瑾也有底气和苏父这样说了。
苏父卖菜并不能赚很多,而且很辛苦,每天早上四点就起来摘菜,洗菜等。
而这段时间通常水雾都很大,每天早起去摘菜,常年累月下来对苏父的身体伤害很大。冬天的时候就更不用说了,早上是最冷的时候,每天要在那种时候用冷水洗菜,想想都难受。
上辈子的时候,苏父老了之后就有很多小毛病,为了健康着想,苏瑾就不想苏父继续去买菜了。
“行,这几天我看看先把那边的处理了再过去。”苏父想想现在确实这边赚的比较多,而且孩子不久久开学了,到时肯定还得他们来,还不如趁现在暑假人多的时候就开始,赶早不赶晚。
等苏父把那边的店面的事都处理完后,苏父也过来糖水铺帮忙了。
第二天苏父一觉睡到大天亮,真的舒服了不少。
从他开始买菜开始,每天都是四点多起来,一年365天除了春节那几天不去卖菜外,其他时间都是四点钟起来的,很少能睡个好觉。
过了几天,苏母也学会煮糖水,苏父也关了自己的店打算专心卖糖水,一切上了轨道之后苏大哥和苏大姐就开始在附近几个镇上去卖糖水了,他们在镇上卖糖水每天都收入大概是70多。日子就一天天过去,快到开学前苏瑾就白天煮糖水,晚上学四五六年级的语文。
铺子每天收入在300左右,再加上在镇上的收入,除去成本每个月有9000多的收入,这在九几年真的算是巨款了。
很快就开学了,以前每年的二月和九月开学季,苏父他们就会为学费而焦虑,有一次还得向亲戚借钱。
这时虽然物价不高,但学费是真的惊人。每学期学费在180到200左右。
苏家几个孩子一起上学对苏父来说真的是很大的压力,苏瑾那时就好想好好读书报答父母,好在现在都好了,苏父他们今年终于不用为学费担忧了,算是解开了苏父心中的大石头了,苏瑾相信他们会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