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谋能挽危局乎
●王朝覆灭梦碎江南
每年的春末夏初正是江南的“梅雨”季节。
1949年的“梅雨”似乎比往年来得要早。”刚进入5月,准确地说还只是4月下旬,舟山群岛就已屈服在梅雨的yín威之下。天气整天闷热cháo湿,好象xiōng腔里有一团永远也倾吐不尽的郁气,浑身上下感到粘乎乎的,恨不能把身体泡在水缸里才感到稍稍舒适些。
舟山群岛就象是撒在东海里的一串宝珠。往年的这时节,正好是捕捞的旺季。中国沿海各省——北国的辽宁、山东,南国的海南、广东、福建的渔船云集于此。这里是全国最大的海洋渔业基地,号称“中国的鱼舱”。这里盛产黄花鱼、带鱼、对虾、螃蟹等,这些海货无一不令内地人唾涎欲滴。可是今年已大不一样了。开春以来,海面上已不见了捕捞渔船繁忙的景象,只有四处游弋的军舰和炮艇,偶尔能见到一二艘渔船,那也是在被征作运送兵源之用。海面上再也见不到渔歌互答的欢乐场面,只有偶尔闻到的轰轰炮声。
1949年,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年代。
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较量,国共两党的军事力量出现了实质性变化。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向全体指战员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刹时间,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突破国民党构造的长江天险,以排山倒海之势,一举攻占了国民党盘踞了20余年的南京。以此宣告,统治大陆三十余年的蒋家王朝彻底覆灭。5月初,东方最大的都市——上海市落入了人民解放军的包围中。
南京被攻占后,国民党南京政府迁移广州,军事机关移入台湾孤岛。舟山群岛刚好介于台湾和上海之间,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国民党部队力求占据舟山群岛作为战略“跳板”,败可退守台湾,进可反攻大陆。舟山群岛此时还成为了国民党军队占据大上海的后勤基地。在人民解放军的猛烈攻击下,国民党军队在上海构造的坚固防御工事也未能阻挡住解放大军的攻势。眼看大势已去,国民党军队一方面作顽固抵抗,一方面开始撤退上海的重要物质和设备。舟山作为后勤补给基地就更加忙乱起来。
5月zi日,东方大都市——上海被攻下。解放军鞍马未卸,就立即挥师南下,所向披靡,锋芒直指闽浙。至此,国民党据守江南一隅的梦想破灭了。
●莫测高深的特级绝密
定海县是我国东海上的一个海岛县,居民散居在各个岛屿上。战时的定海县城早已成为了国民党军队的军事基地。大上海被攻陷后,定海县实际上已无屏障可依靠,全部bào露在解放军的炮火之下,定海县城的攻陷已指日可待。定海县城内到处是一片兵荒马乱的景象。溃退的残兵败将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纷纷伺机逃往台湾。
此刻,在整座县城里,只有一座庭院内安静得出奇,这里就是国民党军队舟山警备司令部的所在地。国民党军统特务也在此安设了办公室。一些国民党高级官员从大陆逃出后惊魂未定,何去何从还无计可施,也只有来此处栖身。这些人大都不甘心眼前的军事和政治失败,渴望有朝一日反攻大陆。但铁的事实已经不能不使他们信服,在强大的攻势下,反攻复国的希望非常渺茫。这些人同命相怜,整日寻思着对共产党军队发动反扑的计策。此时他们心中也知道军事上的正面对抗显然已无能为力,于是,他们把眼光盯向了共产党的薄弱环节——经济领域,并且绞尽脑汁策划了一起yīn谋企图在经济上把新生的共和国扼杀在摇蓝之中。
还是在5月2o日上海城中巷战正酣的时节,舟山群岛的国民党军政要员似乎对发生在隔海相望的大城市里的那场殊死搏斗漠不关心。虽已是掌灯时分,喧嚣了一天的海岛上仍不见有半点安宁的迹象,人吼马嘶,汽笛长鸣,把寂静的大海上空搅得沸沸扬扬。海岛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着伤者的呻吟声和败兵的呵斥声。过去宁静的岛屿,此时彻夜喧嚣。
舟山警备区驻地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整个营区都被士兵警戒得如同铁桶一般,营内除有战马的长啸声和吃草的咀嚼声,似乎不再有别的响动。就连进进出出的参谋和勤务兵也只是蹑手蹑脚地行走。这只有最高级的军政首脑的驻地才有的情景,此刻在小小的警备区大院出现,莫非是国民党的某位大人物逃难到此,过路人全都这样猜测。其实,这里没有国民党的头头脑脑光顾,只是在这座小小的庭院里正在举行一次事关国民党的反攻计划的秘密会议。
会议在一座小洋楼的二层会客室召开。到会者虽没有军界和政界的重要人物出席,但因会议研究的问题属于绝密,因此,会议是在极其保密条件下召开的,这当然会使局外人莫测高深。
这次会议是传达国民党政务委员会第6次会议的内容。
其实这时的国民党行政院早在解放军横渡长江前夕就已南迁广州,并也作好了随时移往台湾的准备。这次会议,行政院只派来了三名委员。虽说来者只是三名无足轻重的小字辈委员,可是,这次他们从广州随身带来了国民党行政院的官方公函。有了这玩意儿,jī毛也可以当令箭使用了。
国民党海军副司令兼舟山警备司令黎玉玺对这几位委员自然不敢有所怠慢。再说,这次会议也是在黎玉玺的提议下召开的。黎玉玺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3名“小字辈”冠冕堂皇地是中央的特派代表,据说这次会议还得到了总裁蒋介石的首肯。说不定,这三名小人物还负有别的特殊使命呢!
每思至此,黎王玺感到脖子后有一股凉气掠过。尽管说在舟山这块地盘上,自己是一方诸侯,可对钦差大臣还只得屈尊就驾。需低头处且低头,在官场混过几十年,这点气量还是有的。那三名委员来到舟山后,就一直被奉为岛上至高无上的贵宾。这三名委员在兵荒马乱之时,能得到一方诸侯给予他们在平常从未有过的高规格的礼遇,心中自然感激不尽。他门对这位海岛上的诸侯表示出极为尊敬。会议的主动权自然无条件地全交给了黎玉玺。
出席这次会议的自然少不了军统代表。军统局长毛人风本来计划亲自来舟山一趟,为这次会议撑腰打气。可到临动身时,上司有要事召见,只得放弃此行,于是指派一名处长参加。
秘密会议就在行政院、军队、军统三方的吆喝下开幕了。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早已定下的。
那还是在1948年,淮海战场上,国共双方军事力量正在江南大地较量的时候,当时任海军参谋长的黎玉玺就已预感到国民党军在大陆穷途末日的来临。远离战区的海军将领冷眼旁观,当然对陆地上的这场大规模战争中的双方布阵、进攻、成败看得清清楚楚。国民党的80多万军队对付共产党的6o来万军队,无论从兵员数量和武器装备来看,已占了绝对的上风。可是战火刚刚燃起,国民党军队好似秋风扫落叶一样纷纷败下阵来,战争的胜败已不可逆转的倒向一边。黎玉玺从未与共产党的部队交过手。眼看着整个战争成败已成定局,这位职业军人心里仍感到有些不服气。此刻,他心中也明白自己不是那种挽狂澜于既倒的盖世英雄,匹夫之勇终究不能阻挡住势若山洪的急流。军事上的复国彻底无望,开始寻视共产党的薄弱环节,力图在败亡的最后时刻猛然咬向共产党的脆弱机体,妄想时局能就此出现戏剧性的转变。经济是共产党的致命弱点,黎玉玺就选择了这个薄弱的地段,准备向共产党人发起最后一次反扑。在这种心态的背后还有一层更隐秘的感情因素在支配着他,它是难与任何人言说的。黎玉玺决心要把它深深地埋藏在心中,直等到成功的那一天。
话题还得从1947年说起。该年的9月,将介石突然颁布了一道令军界人士颇感荒唐的命令:任命陆军出身的桂永清为海军副总司令,代总司令职务。桂永清何许人也?他究竟有何背景?国民党海军上下一片茫然。
桂永清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步兵科,一直都在陆军中带兵打仗,是地道的“旱鸭子”。这位身材矮胖、吃过洋面包的海军总司令尽管对海军的训练指挥知之甚少,但对拉山头,搞宗派却轻车熟路。桂永清上台后,竭力排斥异己。他采取打击马尾系、扶持电雷系、拉拢青岛系的作法;还tiáo来大批陆军“干战团”的亲信,建立海军内部的特工组织。对于异己分子不择手段地排斥,哪怕是高级将领,他也不放过。在训练指挥上,桂永清一窍不通,却常一意孤行,搞瞎指挥。英国海军曾赠送给国民党海军一艘战舰,桂永清竟自作主张,无端撤了舰长的职务,并tiáo换了舰上一半的水兵,换上大批生手。为此事,当时任海军参谋长的黎玉玺与桂永清的意见相左。黎玉玺提出:军舰短时间内更换大批新手,恐怕会发生意外,导致事故。桂永清根本不听,还振振有词地说:“我在陆军时就常常这样tiáo换部队,效果不错。”果不其然,这艘战舰不久就在航行途中被商船撞沉。当时国内舆论哗然。桂永清感到难辞其咎,确实紧张了一阵子。风波平息后,桂永清的乌纱帽也没有被摘去,又开始忘乎所以起来;不但事后没有对参谋长的正确建议表示感谢,相反,在他心中,参谋长被打入了另册。
桂永清在海军中的所作所为,激起了海军上下的强烈不满,人心浮动,上告者甚多。而真正扳倒桂永清的却是太子蒋经国。桂永清擅自在海军中安排自己的特工人员,自然触犯了当时任台国防部政治部主任的蒋经国。蒋经国私下授意有关海军将领联名写信告发桂永清。
黎玉玺眼见反扑的时机已到,第一个带头发难。电雷一期的将领紧跟其后。由于电雷一期全是由黄埔八期转过来的,因而也算作是蒋介石的嫡系,上告的状子自然要比马尾系、青岛系更有份量。这无疑是在背后捅了桂一刀,而他本人几乎完全被蒙在鼓里。
蒋介石收到状子后,恼怒万分,当即下令将10位由桂永清带进海军的亲信全部停职。由此,桂永清的地位岌岌可危。果然没有多久,桂永清退出了海军,总司令职由副总司令马纪状升任。蒋家父子为感谢黎玉玺对蒋家王朝的忠心,把他从参谋长的位置升迁为副总司令。
当时,黎玉玺也知道要告倒桂永清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电雷系虽是蒋家的嫡系部队,告状有一定份量,可毕竟桂还是蒋介石的一名得意门生,弄不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黎玉玺必须在军政界寻找到有力的同盟军,他自然把目光投向了太子蒋经国。
黎玉玺冥思苦想,终于炮制出来一份“伪钞”计划,希望以此来吸引蒋经国的注意,伺机靠拢蒋经国。黎玉玺有了这层意图,仿佛看到实现期盼指日可待。他马上就要飞黄腾达了。不论何时何地,黎玉玺从不向任何人吐露半点自己的心迹,只是口口声声宣称是为了党国的复兴。若干年后,黎玉玺确实飞黄腾达起来,桂永清也死于非命,这可以说是蒋介石对这名忠实信徒的恩赐吧。
伪造假币是战争双方惯常使用的一种非攻击性谋略。这种谋略可以说是自有纸币以来,人类战争中敌我双方就从未忽视过的一招。
●人类自造伪币旷世悲剧者谁
遥远的如美国的解放战争。英国殖民者在行将败退美洲大陆的时候,大量伪造美元广为散发,结果使美元变得一文不值。也只能说是大英帝国的劫数已尽,在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正处于经济崩溃的边缘时候,它已经无力再组织反扑。假如大英帝国能重整旗鼓组织起这次反扑的话,美国的历史也许会重写。
近的说到刚刚硝烟散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战场上,1942年,法西斯德国靠“闪电战”直bī莫斯科时,德国党卫军就已开始伪造卢布、美元、英磅。战争期间,数以亿计的假钞通过空投和偷运投放到前苏联境内和英伦三岛。在国内经济极端困难的时刻,伪钞的出现等于在伤痕累累的经济肌体上抹上了一层盐,使脆弱的国民经济更加困苦不堪。前苏联和英国国内一些地方由此出现了市场混乱、人心恐慌的危情,严重影响了军队后勤供应和战争动员。随着战局的迅速逆转,盟军反守为攻,战争快速推进到德国本土。庆幸这次德国对苏联和英国的伪钞大战刚刚开始就被制止。不然的话,在世界的历史上一钱不值的卢布、英镑的惨剧就要出现。二次大战盟国转入反攻后,美国战略情报局效仿德国党卫军的做法。数以亿计的假马克从美国和其它盟国运出抛撒到德国领土上。还未等假马克发生作用,德意志帝国就已被毁灭。
不管怎样,盟国也算报了一箭之仇,以牙还牙。
眼下,在国民党武装溃不成军的时刻,黎玉玺猛然想起了这根救命草。于是在他的策划下,联合政界的蔡智、堪君(两人系政务委员)等人炮制了一份《关于大量印制伪人民币,以扰乱匪区金融的议案》。此案提交国民党行政院和军事部门时,马上得到了军政部门的一致叫好。恰逢赶上国民党政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会议专门对这项议案进行了讨论。无可争辩,这项议案迅速在全体会议上通过。会后,这份决议案作为国民党政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议案下发各战区和各政府部门。自然,这份头功非黎玉玺莫属。
黎玉玺不是政务委员,不可能参加这次会议。会议内容,行政院专门派人到舟山传达,足见国民党集团对黎玉玺的赏识。
三名政务委员来到舟山后,立即向黎玉玺宣读了国民党政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的决议案。决议案内容如下:
国民党政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议案,关于黎司令玉玺及蔡智、堪君建议由政府广印jiān匪伪人民币,以扰乱匪区金融一案,谨签具意见如下:
一,此事确属重要应做,但未做之前,必须详细计划考虑。
二,欲达到扰乱匪区金融目的,必须大量印制伪币,数量既大,运用颇难,而本身亦必须付出大量代价,必须计效果,可以相抵,始值一做。否则徒劳无功,不如不做。
三,此事颇易发生流失,实行时必需严格监督。
四,此事欲达目的,必须对于伪币之印制、运用、运送、掩护四项均有很好的设计及布置。
1.印制方面:
甲:印制地点,可设在台湾或定海,不宜设在日本(蔡智、堪君主张在日本)或香港,违犯他国法律的事,我们最好不要做。
乙:印制技术须请专家研究,先试制样品。果能乱真,方大量印制。
2.运送方面:
甲:我政权区,(子)利用公营、商业交通工具,及军用飞机,必要时并设法利用外国商lún(藉中国海员关系),(丑)与检查机关密切联系。
乙:匪区,(子)利用外国商lún(藉中国海员关系),(丑)另觅偷运线路避免匪军检查。(寅)飞机送到敌后我游击区空投。
丙:港澳,(子)直接秘密运往港澳,(丑)经过王区转入港澳。
3.运用万面:
甲:发交临近匪区”我前线部队(蔡智、堪君有此建议)及当地政府,设法运用。
乙:发交敌后我游击部队,设法运用(黎玉玺有此建议)。
丙:在匪我交错及匪我两辖区际之真空地带设法运用。
丁:在匪区各大都市,利用商人关系套购外币、黄金、银元及物资。
戊:在香港、澳门设法运用,套购外币、物资,促使伪币贬值。
4.掩护方面:
甲:在匪区、匪我交错区及真空地带,设立商店、商行作为掩护。
乙:以经营商lún(小型的)、渔船为掩护。
丙:以跑单帮为掩护。
五,执行机构:
1.由财政部、国防部、保密局、东南军政长官公署、政务委员会各派高级职员一人成立三人小组,专
门策划此项工作。
2.计划成熟,由三人小组提出适当人选为执行人,征得财政部、保密局、政务委员会之同意,由国防部核派之。
3.三人小组继续在为此项工作之决策机构并监督执行人之实施。
4.执行人受国防部指挥,关于工作之布置,工作人员之配备及实际行动,均由执行人负责。
六,此项工作应极机密地进行,主管机关及联系机关内,均限于极少数人知道。
七,此项工作虽需相当经费,但运用得宜,尚可增加收入……
在战场上,国民党军队节节溃退,已到了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时候,希望能达到回光返照的种种手段都设想过,但都因溃不成军而作罢。最后,国民党军政当局想起了这最后一计,尽管明知反攻大陆复兴党国的希望已不存在。但是,当局中的一部分人仍然在企盼冥冥中出现奇迹——希望用伪钞把这个从炮火中夺取政权的新生儿活活地扼杀在嗷嗷待哺的摇蓝。这一招看似yòu雅,却实在凶狠。
◎第一个回合
●诈伪于千里之外
我国的货币是人民币。它是在长期的斗争中逐步形成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个时期,在各个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政权,为了抵制敌占区货币的入侵和掠夺,各
自都建立了自己的银行,并先后都发行了自己的地区性货币。如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的银票、银元和铜币。陕甘宁边币(陕甘宁边区)、晋察冀边币(晋察冀边区)、西北农民币(晋绥边区)、北海币(山东解放区)、中州币(中原解放区)、南方币(华南解放区)、东北币(东北解放区)等等。由于那时的根据地和解放区都是处于被包围和武装分割的状态下,各根据地和解放区的货币发行和管理既不统一,也无必要。1947年秋天开始,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进攻,各解放区逐渐连成一片,同时也出现了物质的交流和经济往来。但因各解放区的货币不统一,比价不固定,给开展经济贸易带来很大的困难。解放军转入全线出击后,各兵团开始协同作战。因货币的不统一,给后勤供应带来了十分不便。各新解放区,恢复生产,扶助工商,安定百姓生活等方面工作都需要解决货币统一的问题。因此统一货币,整顿金融秩序,是当时新生政权经济工作中的一项特别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务。
我国的货币统一工作首先从统一各解放区的货币开始。在邻近或连接解放区之间,把几种不同的通货实行固定比价流通,或实行混合流通,或以一种通货为主,然后逐步合并统一。如1948年1月,西北解放区停止了陕甘宁边区币的发行,而以西北农民币作为西北解放区的主要货币。在东北解放区,规定东北币、关东币、长城币三种通货混合流通,以东北币为主等。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刚刚解放的石家庄市宣告成立,并在成立的当天发行新版人民币,以此作为全国的统一货币。这就是新政权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各解放区已初步归并统一的货币,先与人民币固定比价流通,最后以人民币代替。
中国共产党从国民党手中接管的确实是一个经济烂摊子——工业基础薄弱,农业落后,市场物质匾乏,民不聊生,通货膨胀严重。严峻的经济形势新政权提出了生死考验。“马背上得天下,但不能在马背上治天下。”失败的国民党当局瞅准了共产党经济这一薄弱环节,力图在新政权立足未稳的时期,用制造、投放假人民币的手法,制造经济上的通货膨胀和政治上百姓对共产党的不信任心理,挑起内乱,趁机反攻大陆。这一招可谓煞费苦心,yīn谋已极。
1950年春夏,解放军攻占了舟山群岛。国民党力图在定海县印制假人民币的yīn谋未来得及实施就慌忙溃逃。解放军在定海县银行办事处的保险柜里缴获了国民党政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的决议案。这份重要情报为以后我公安部门打击国民党的伪钞侵害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刚刚成立的新政权处在西方列国和国民党势力的团团包围和封锁中。经济建设百废待兴,方方面面都需要资金和扶持。当时人民币的发行不可能象现在这样通过大众传媒手段广泛地向民众宣传。对于衣不遮体、食不裹腹的大多数中国百姓来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一版人民币的图案式样特征,很少会有人去关注。百姓只听说有新币发行,但不知道何时能拥有几张新币花花。因此,在那时,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伪钞的流通是轻而易举的,更何况是伪造技术极高的人民币。贫穷的百姓更难分辨其真伪了。
国民党在定海县的印制基地被解放军摧毁后,军统特务在台湾岛内建起了一个庞大的印制基地,几乎搜罗了所有能找到的造伪专家专门印制假人民币。美国、英国等西方列强对新政权早已咬牙切齿,因此,对伪造人民币一事和国民党一拍即合,不仅在技术和人员上提供援助,而且美国特务在日本也开始亲自印制假人民币。国内不法之徒趁新政权立足未稳之际,也大发不义之财。国内外两股势力遥相呼应。面对气势汹汹的造伪势力,共产党在风雨飘摇的大地上迎接了这场挑战。
本人走访了当年参加反击国民党伪造人民币的公安干警翻阅了当年的公安史档案。下面不妨摘录几例案卷,可见当时伪钞严峻形势之一斑。
例一:(1950年3月2o日)中央公安部案情通报我政府拟用港币和黄金吸进美钞,台湾特务已制造拾圆与伍拾圆面额的伪钞分运我大陆各地行使,套取港币和黄金。该项钞已于2月下旬由华中区分发该区之特工人员于市面秘密投放。3月6日有一批数额10o万元已运抵澳门交由麦英干(英国特务)保管,计划分发华南区各区土匪以充粮饷,并扰乱金融,图谋民反。
例二:(1950年7月20日)中央公安部案情通报近两个月来,浙江绍兴、江苏。上海均发现5000元伪券,成都、昆明市发现10oo元伪券正面系双马耕地图,及50o0元曳引机图券。
定海破获台贩运案1起,共319万元。胶南破获一案系3、4个特务每人均带有七、八十万元,系千元双马耕地图。据称,台派来八九十人都带有大宗伪币是蒋匪为开展敌后游击及倒乱我货币之用。
例三:(1950年8月20日)中央公安部案情通报7月12日上海市公安局破获行使千元票面假人民币案一件,据人犯梁义、李贯照供称:该项伪钞系彼等在香港时,受港友梁卓之托携带来沪(计梁义50万,李贯照百万元)又称梁卓共有同样钞票五千万元,正在托人陆续携带往各地行使。
例四:(1950年5月21日)中央公安部案情通报西南公安部破获李时民、李正民、帅青荣(从犯8名)伪造人民币案,获假币500张400万元,石印机2部,石板6块及全部印票子用具。经初审该犯等于去年农历12月初印了360万元(1000元面值)。于今年yīn历正月26日又开印5000元面值2100万元。该犯企图大量印造,运往西安及宝蓉线推销。这次印造二千余万元是先作一个试验。
例五:(1950年8月5日)中央公安部案情通报辽西省绥中县局发现卖假票犯共十人。据供,该已贩卖假人民币四十余亿元。等以一亿元真币购买假票十亿元。造假票者系北京前门外崇贞观二十九号增兴阁鸿记印刷所,现彼等携款四亿前往北京购买假票。
从以上案情报告可以分析:国民党政务委员会的决议案已落到实处。国民党军统迁移台湾后被改组成保密局。伪造人民币的计划仍由保密局承担。台湾特务在台湾岛内和香港大批量地印制伪人民币。采用的投放手段为:将假人民币运往香港,再在香港由国民党特务带给大陆上还没有被剿灭的土匪区,一者充当土匪的粮晌,二者假借土匪之手把伪钞投放到商品市场。还有在香港按一定比例以真换假抛售给商人或者港人,然后由这部分人带回内地花销。这一时期,国民党特务的造伪活动还只是一个试探性阶段,规模较小且行动谨慎。但由于有大陆造伪分子充当马前卒,为台湾特务的的伪钞大举进犯大陆“趟路”。此时,虽然国民党特务的造伪活动只放出了一个试验气球,但在谨慎的背后正酝酿着一场更大更险恶的计划。
●以顺击逆布阵深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