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人民币史迹
我国的货币是人民币。它是在炮火声中诞生,并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统一和形成的。
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协会就已经建立了银行和信用社,并发行自己的货币。如湖南平民银行于1927年发行的临时兑换券,湖北黄岗县的“农民协会信用合作社通券”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在全国各地都开创了自己的根据地,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为了支持战争,发展生产,各苏维埃政府都发行了自己的货币。如1928年海丰劳动银行的银票。1929年江西东古平民银行的钞票。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的钞票、银元及铜币。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各根据地的货币全部采取独立发行的原则,由根据地内自己的银行发行钞票,只允许根据地内的钞票流通。因此,那时的货币币制极不统一。在当时,各根据地被分割被包围的情况下,货币的统一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在这一时期出现的根据地货币有:陕甘宁边币(陕甘宁边区)、晋察冀边币(晋察冀边区)、西北农民币(晋绥边区)、北海币(山东解放区)、中州币(中原解放区)、南方币(华南解放区)、东北币(东北解放区)等等。
从1947年秋天开始,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进攻,各解放区逐渐连成一片,同时也出现了物质的交流和经济往来。但因各解放区的货币不统一,比价不固定,给开展经济贸易带来很大的困难。人民解放军转入全线出击后,各兵团开始协同作战。国货币的不统一,给后勤供应带来了十分不便。各新解放区,恢复生产,扶植工商,安定百姓生活等方面工作都需要解决人民币统一的问题。因此统一货币,整顿金融秩序,是当时新生的人民政权经济工作中的一项特别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务。
1947年12月2日,董必武向党中央发电,建议中央批准成立中央银行,发行统一的货币。
12月18日中央回电,批示:“目前建立统一的银行是否有点过早,进行准备工作是必要的,至于银行名称,可以用中国人民银行。”
董必武接到回电后,立即着手组建中国人民银行的筹备工作。
不久,在董必武、南汉宸领导下的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宣告成立。参加的成员主要是从晋察冀边区银行和晋冀鲁豫的冀南银行抽tiáo的干部,如何松亭、武博山、孙及民、石雷、秦炎等,解放后,这批同志都成为新中国金融战线的领导骨干。
为了统一全国的货币,首先从统一各解放区的货币开始。在邻近或连接解放区之间,把几种不同的通货实行固定比价流通,或实行混合流通,或以一种通货为主,然后逐步合并统一。如1948年1月,西北解放区停止了陕甘宁边区币的发行,而以西北农民币作为西北解放区的主要货币。在东北解放区,规定东北币、关东币、长城币三种通货混合流通,以东北币为主等。
7月22日,在石家庄市联合办公的冀南银行和晋察冀银行正式合并,成立了华北银行。总经理由南汉宸担任。原冀南银行行长胡景云和原晋察边区银行行长关学文任副总经理。这就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
1947年的冬天,辽沈战役结束。东北获得全境胜利。百万大军挥师入关,直取京津。江南的淮海战役已是胜利在望。
1948年11月18日,董必武主持召开了华北人民政府第工次政务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统一的货币。
在会上,董必武再一次慎重地询问南汉宸:“汉宸,眼下已是时不我待呀!你们的筹备工作做得怎么样了?可不可以明天就把人民银行的牌子挂出去呢?”
南汉宸xiōng有成竹地回答:“我看可以了!经过这一年来的筹备,各项工作都已经就给了,12种面额的钞票版面,已经请中央几位领导同志看过,我们已托晋察冀边区印制局给印制出来了,存放在发行准备库里,明天就可以把钞票发行出去。为了准备北平解放后立即有我们的人民币占领市场,我们城工部的同志已经派人携带印版进入北平,同那里的一家印制厂谈妥,已秘密地代我们印出一批钞票,等我解放军一进城,人民币就可以在市场上流通。”
董老当即拍板:“好!马上对外宣布中国人民银行成立。”
会议最后形成的决议如下:“发行统一货币,现已刻不容缓,应立即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并任命南汉宸为中国人民银行总经理,一面加紧与各解放区银行的磋商,一面加速准备人民币的发行。”
华北人民政府政务会议的决议递送到中央。中央有关领导全部同意。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正式宣告成立。南汉宸出任第一任行长。董必武亲笔题写了行名。现在的人民币票面上的“中国人民银行”的隶书字样就是出自董老之手。
这一天,华北人民政府贴出金字第四号布告,说:“为适应国民经济建设之需要,统一华北、华东、古北三区的货币,决定:一、华北银行、北海银行、古北农民银行合并为中国人民银行,以原华北银行为总行。所有三行发行之货币,及其对外之一切授权业务,均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承受。二、于本年12月1日起,发行中国人民银行钞票(下称新币),定为华北、华东古北三行的本位货币。统一流通。所有公私款项收付及一切交易,均以新币为本位货币,新币发行之后,冀币(包括鲁古币)、边币、北海币、古农币(下称旧币)逐渐收回,旧币末收回之前,旧币与新币固定比价,照旧币末收回之前,旧币与新币固定比价,照旧流通,不得拒用……”
就在这一天,第一批伍拾元票面的人民币,由河北省平山县银行正式对外发行。
第一张面额5o元的人民币的印号为00000001。钞票的正面底纹为浅蓝sè,花边为高粱红sè,图景为黑sè。正上方印有当时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正楷书写的“中国人民银行”字样,中间印有“中华民国三十七年”等字样。左边主图为水库,
右边为煤矿。背面底纹为黄茶sè,正上方也有“中国人民银行”及“五0”字样。
建国伊始,政府立即废止了国民党遗留下来的的各种货币,用人民币占领市场。坚决取缔了外国银行在我国发行货币和垄断中国外汇经营的特权,禁止一切外国货币在我国的流通和私下买卖,由国家银行规定合理的牌价收兑外币,加强了外币的管理。取缔了金银市场,禁止金银计价流通,不得私下买卖。国家对金银生产和销售,按严格计划管理,金银的收售和兑换,统一由人民银行经营。通过采取这一系列措施和步骤,稳定了货币,并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货币制度。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国至今已对人民币进行了四次改革。这四次改革主要是改革人民币的价格标度及票面设计,都不影响货币的流通。通过改革,进一步完善了人民币制度。
解放以来,我国政府已先后发行了四套人民币。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市成立后,发行了第一套,共有12种面额62种版别。
1953年3月1日,我国发行了第二套人民币,共11种。
1962年4月15日,我国政府发行了第三套人民币,共有13种。
1987年4月27日,我国政府发行了第四套人民币,共有9种。
第一套和第二套早已退出了我国的金融市场。第四套人民币发行后,与第三套人民币在市场上混合流通。第四套人民币分1980年版和1990年版两种。主币有l元、2元、5元、10元、5o元、10o元六种,辅币有1角、2角、5角、豆分、2分、5分。
●新版人民币特征
第四套人民币发行后,在4月25日的《人民日报》上详细介绍了新版人民币的特征。文章是这样介绍的:
从1987年4月27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将分次发行第四套新版人民币(198o年版)。这套人民币共分九种面额,每一种面额上都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正面上方都有隶书“中国人民银行”行名。背面有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壮文和汉语拼音书写的行名和面值。主币正面还印有盲文面额符号。
现分别简介如下:
主币:
壹圆券:用满版古钱水印纸印制。幅长14o毫米,宽63毫米。主sètiáo为深红sè。面面右侧主景是瑶族、侗族人物头像,中间偏左是多sè图案衬托的面值“壹圆”两字,左上角有国徽,背面中央主景是长城。
贰圆券:
用满版古钱水印纸印制。幅长145毫米,宽63毫米。主sètiáo为绿sè。面面左侧主景是维吾尔族、彝族人物头像,中间偏左是多sè图案衬托的面值“贰圆”两字,左上角有国徽。背面中央主景是南天一柱。
伍圆券:
用满版古钱水印纸印制。幅长15o毫米,宽7o毫米。主sètiáo为棕sè。面正面右侧主景是藏族、回族人物头像,中间偏左是多sè图案衬托的面值“伍圆”两字,左上角有国徽。背面中央主题是长江巫峡。
拾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