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邓小平和世界风云人物 > 中美关系的“领航人——邓小平和卡特(5)

中美关系的“领航人——邓小平和卡特(5)

邓小平在华盛顿收到了毛泽东42年前写给他的信。

值得一提的是,邓小平在华盛顿访问时,意外地收到了一份非常珍贵的礼物———一封毛泽东在1937年8月19日写给他和任弼时的亲笔信。

事情是这样的:邓小平在华盛顿先后在会见尼克松、基辛格和前驻华联络处主任布什等人物的同时,他还会见了一位非常有传奇sè彩的女性,她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毛泽东的老朋友埃德加·斯诺的第一位夫人海伦·斯诺。

海伦也是著名的美国进步记者,笔名尼姆·威尔斯,绰号佩格。1907年9月21日生于芝加哥,父亲是个律师。她怀揣埃德加·斯诺文章的剪报本,于1931年乘美国“林肯”号海lún来到中国上海,在美国领事馆当秘书。1932年与埃德加·斯诺结婚。1937年4月她在斯诺的影响下,只身前往西安,并成功越过国民党的封锁进入延安,写下了她的成名代表作《红sè中国内幕》(中译名《续西行漫记》),是《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的重要补充。在中国期间,她和斯诺在北京还参与策划了“一二·九运动”和“中国工合”运动。她一直关注中国并热爱中国,写了17部有关中国的书,但大都未能出版。

1937年,海伦到达延安后,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40多个中共领导人和著名的红军将领。但是,遗憾的是她没有采访到邓小平和任弼时。因为他们已经率领部队离开延安前往云阳镇,待命开赴抗日前线。但海伦并不甘心,她的目的就是要把中共的所有高级将领采访到,给他们写上一笔。于是,她就找到毛泽东,请求毛泽东给她想办法。毛泽东拗不过她的“穷追猛打”,只好答应给她写封介绍信。

弼时、小平同志:

斯诺夫人随部队一起赴前方,作为战地记者,向外写报道。请在工作、生活诸方面予以协助和关照。

毛泽东

1937年8月19日

而当海伦拿着毛泽东的亲笔信兴致勃勃地赶到云阳时,任弼时和邓小平却已离开了云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斯诺多次来过中国,因为她与斯诺在1949年已经离婚,故而未能转交这封信。海伦一直没有放弃要把这封信交给它的主人。任弼时于1950年去世后,海伦就始终期待着亲手把这封信交给邓小平。然而天遥地远,时空阻隔,再加上中美两国长达30年的政治隔绝、对立,直到这次邓小平来到美国,海伦一下子喜出望外,立即从家乡康涅狄格州赶来,向美国国务院提出了会见邓小平的要求。经过多方努力,她得到了满意的答复,终于如愿以偿。

当她和邓小平握手的时候,海伦激动地说出了第一句话:“你真难找啊!”

是啊!这一找,等了42年!而毛泽东主席也已经在3年前逝世。

邓小平热情地握着海伦的手,亲切地说:“你可是大名鼎鼎的记者啊!我听说过的,听说过的,遗憾的是,我们今天才见面。”

然后,海伦兴奋地将这封尘封了42年的信郑重地交给了它的收信人邓小平。摄影记者们也纷纷抢着拍下了这个中美友谊史上十分珍贵的镜头,后来许多报纸也在显著位置报道了这个非常有意义的消息。

“我永远不会忘记你对美国的访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