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
“俞”韵悠然
俞老师的人生教案
让强大的内心支撑一切
倾心投入相信未来
行路:
一个梦想
一个有价值的梦想
为一个有价值的梦想去勇敢经历
为一个有价值的梦想去勇敢经历、充分体验
为一个有价值的梦想去勇敢经历、充分体验、寻求升华
永恒:
无尽的路途
我心永恒
##启航
“俞”韵悠然
2008年2月26日夜,《赢在中国》第二赛季36强进12强的比赛已经进入了最牵动人心的时刻。
评委俞敏洪此时开始对今天的一位参赛选手进行点评,当时,他也许还并没有想到,不久之后,他点评中的这段“论草与树的人生”将会激起多少人内心的狂澜:
“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方式是像草一样活着,
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
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
你吸收雨露阳光,
但是长不大。
人们可以踩过你,
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产生痛苦,
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
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
都应该像树一样地成长,
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
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
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
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
自己成长起来。
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
遥远的地方,人们都能看到你,走近你,
你能给人一片绿sè。
活着是美丽的风景,
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
活着死了都有用。”
……
片刻的寂静后,响起近乎狂热的掌声。
一个月之后,在所有人长时间的关注和等待中,《赢在中国》第二赛季36强进12强的烽烟终于落下了战幕。所谓你方唱罢我登场,也许很快,那10场曾经扣人心弦、意犹未尽的比赛,36位激情飞扬、风采奕奕的勇士,都将随着比赛的落幕而淹没于纷繁扰攘的尘世,甚至被人们忘却。
但恰恰相反的是,俞敏洪,在这段历程中所带给人们的思索与感怀,却已如同一石激起了千层浪,他的评语被竞相传颂,久不平复,甚至于还在比赛的进程中时,就已经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了。可以说,这些点评已经让这项比赛远远超越了它本身展示、竞争和发现的目的,点评提升、拓展、成就了比赛,智慧频繁地短兵相接,思维的活力被不断激发,几个人的赛场也因此成为了更多的人心灵成长的课堂。
比赛可以落幕,转瞬间,胜败就已成人生的当初,但对于追求梦想的人们来说,奋斗其实一直都在持续,惟有初衷不改,步伐如初,心无旁骛在直指尖峰,才不负人生。
其实,创业本来就与人生紧密相关,甚至它们本来就是同一个过程,点评创业无异于点评人生,而点评人生的人也必然曾更深邃地领悟过、更敏锐地体验过世间百态。在这10场比赛颇具观赏性的点评中,俞敏洪的确也多次提及自身的创业经历、以及人生规划和自我实现的等等主题,这让他的点评似乎更像是一门关乎创业与生活的重要课程,这门课程无疑被他讲授得提纲挈领、游刃有余,以至于人们几乎很难分辨俞敏洪是在评点创业,还是在评点人生。那些闪烁在话语中的人世智慧,常常让人不得不放下紧张的比赛,开始反观自己的心灵和人生,惊讶、恍悟、感叹、思索和长久地回味。
人们可能很难想象,说出这番话的这个人,这个打扮随意、身形瘦削、文气略重、戴着近视眼镜的中年男子,也曾经经历了怎样一个从草到树的历程。
而事实证明,俞敏洪也恰恰是在自己的人生历程中,探索到了人生课程的jīng华。
从一个农民之子成为中国的“教育首富”,俞敏洪只用了13年的时间,《时代》周刊是这样描述他的:“……这个一手打造了新东方品牌的中国人是‘偶像级的,像米奇或者小熊维尼之于迪士尼’。”而这个偶像级人物除了个人财富在不断增加之外,他还改变了中国学生的英语教育方式,他很早就被冠以“留学教父”和“创业英雄”的名号,也是公认的中国英文教育行业中独辟蹊径的领袖人物之一,俞敏洪也因此被《亚洲周刊》评选为“21世纪影响中国社会的10位人物”之一。
这个历程,从农民、北大学生、北大教师、新东方直至上市公司董事长的历程,屈指数来仿佛仅是寥寥的几个字,却沉甸甸地包含了人生的太多可能:如果俞敏洪高考落榜、留学失败、被北大处分之后接受了大家的劝说安静地过日子,那么他有可能会一直是个农民,也有可能会是一个外语系副教授,或者也有可能和很多人一样,过着被单位、社会设计好的被动生活。
人生会有很多“可能”,人生却从来没有“如果”,关键在于我们该如何从那众多的“可能”之中为自己做出选择?
俞老师的人生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