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听到反对的人多,也有点动摇起来。他又找姚崇来问,姚崇从容不迫地回答说:ldquo;做事只要合乎道理,就不能讲老规矩。再说历史上大蝗灾的年头,都因为没有很好扑灭,造成严重灾荒。现在河南河北,积存的粮食不多,如果今年因为蝗灾而没收获,将来百姓没粮吃,流离失所,国家就危险了。rdquo;
唐玄宗一听蝗灾不除,要威胁国家安全,也害怕起来,说:ldquo;依你说,该怎么办才好?rdquo;
姚崇说:ldquo;大臣们说我的办法不好,陛下也有顾虑。我看这事陛下且别管,由我来处理。万一出了乱子,我愿意受革职处分。rdquo;
唐玄宗这才点头同意了。
姚崇出宫的时候,有个宦官悄悄扯住他的衣袖,说:ldquo;杀虫太多,总是伤和气的事,希望相公好好考虑一下。rdquo;
姚崇说:ldquo;这件事就这么定了,请你不必再说。如果不杀蝗虫,到处都是荒地。河南百姓,统统饿死,这难道不伤和气吗?rdquo;
由于姚崇考虑到国家的安全、百姓的生活,不顾许多人反对,坚决灭蝗,各地的蝗灾终于平息下来。
姚崇办事干练是出名的。有一次,姚崇家里有丧事,请了十天假,朝廷的公事就积压了一大堆。另一个宰相卢怀慎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急得团团转。过了十天,姚崇回朝,没有花多少时间,就把案头的积件处理完了。旁边的官员看了,没有一个不佩服他。姚崇自己也有点得意,问一个官员说:ldquo;我这个宰相,能跟古代什么人相比?能不能比得上管仲、晏婴?rdquo;
那官员说:ldquo;跟管仲、晏婴似乎比不上,但是也可以称得上lsquo;救时宰相rsquo;了。rdquo;
唐玄宗在他即位以后的前二十多年里,除了姚崇以外,还任用过好几个有名的贤相,像宋璟、张说、韩休、张九龄等,他还比较肯接受宰相和大臣们的正确意见,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这个时期唐朝国力强盛,财政充裕。据说,当时各州县的仓库里都堆满了粮食布帛,长安和洛阳的米和帛都跌了价。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ldquo;开元之治rdquo;(ldquo;开元rdquo;是唐玄宗前期的年号)。